柳如烟伸长脖子,骄傲道:“当然,今日皇上他为卫秦卫大将军设了一场鸿门宴,自然是没法来管你的死活。”
秦洛桑眼睛一闪,她低喃:“卫秦?”
是镇守北疆的卫秦卫大将军吗?
是当初与她有过一纸婚约的卫秦吗?
不过,宋景修为卫秦设鸿门宴是怎么回事?卫秦早已向他俯首称臣,宋景修又何必要杀害卫秦呢?
秦洛桑记得,宋景修与卫秦并未有过深仇大恨。
“是的,没错,就是曾经与你有过婚约的卫秦卫大将军。”柳如烟看出了秦洛桑的想法,忍不住怪笑:“怎么,好姐姐,难不成你还期望着他会来救你,与你双宿双飞?”
秦洛桑不理会柳如烟的挑衅,她眸中尽是冷淡:“从当初他卫家嫌弃我秦家开始,我和他便没有了婚约二字。”
更别说,她父亲与卫家向来不和,卫秦知道她死了之后不知道有多高兴,又怎会来救她。
秦洛桑说着又是吐出一口鲜血来。
在她还是少女时,曾与卫氏卫家三公子有过一纸婚约,说起来,这门亲事还是曾经的盛国皇帝顺德帝亲赐,无上荣耀。
那年秦洛桑被赐婚之时,父亲秦国忠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员,在军中是一个专门负责训练军队的将领。
后来在一次叛乱中,秦国忠平定叛乱后带着叛军首领带回了京城,朝堂之上,皇帝十分高兴他平定叛乱,为解决边境大患,皇帝高兴之下,便亲自破格将秦国忠从一个小小的五品官封为骁勇大将军。自从被亲封为骁勇大将军后,秦国忠一家才由不起眼的小门小户一跃迈入京城的官人圈子。
彼时秦洛桑只有十一二岁,十多岁的孩子,对于升官发财能有多少概念?小洛桑只知道,突然那么一天,家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全家突然搬到了一处很大很宽的宅子里,宅子很宽很大,大得出奇,家里的后院还有假山、有花园,有鱼塘,小洛桑整天就喜欢跑到假山的后花园里和兄长玩捉迷藏。同时,家里的吃食变得好吃了,每顿饭不再是喝清汤寡水的稀米粥和馒头,饭桌上,也不再只有寡淡的猪油炒青菜,取而代之的是软糯好吃的白米饭和各种香喷喷的烧鸡烤鸭炒鱼……洛桑每顿饭都非把肚子吃得圆圆滚滚地才肯放下碗筷。与此同时,家里也一下子多了七八个仆人随从,母亲终于不再那么劳累整日里忙个不停。十二岁的时候,洛桑脱下粗布麻衣,穿上了华贵的丝绸衣物,头上也由仆人给她认真梳上好看精致的发髻。
随着秦洛桑慢慢长大,她慢慢意识到家里一切的变化都与父亲封官有关。
而秦国忠乃平民出身,本身就比朝廷中的官员低了几等,加上他常年只待在军营中带兵训练,又是个只懂打仗带兵的武将,不与其他官员大臣来往交好。所以秦家自发迹以来,虽然名义上已经踏入了京城的官人圈,但秦家只是游离在京城的官人圈外而没有真正参与进去。因为这个原因,不管是的大臣官人圈子里,还是官家的贵女圈子里,从未接纳过秦国忠一家。
所以,在盛国顺德帝为秦卫两家约定儿女婚约之时,卫家对这份婚约很是不满意。
盛国众大臣皆知,秦国忠乃穷人出身,虽然发迹,可是比之世代功勋的卫家,简直是云泥之别。
有一年,在群宴大臣的中秋佳宴上,不知皇帝是喝醉了还是一时兴起,还是为了打压当时京城第一权贵卫家,顺德帝竟然在宴会上问起秦国忠他是否有一个女儿。
圣上问话,秦国忠不敢不回:“是,小人确实有个女儿。”
满头黑发的圣上盘着手里的核桃,微眯着眼,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难题:“小丫头几岁了?”
秦国忠:“小女今年只有十岁。”
“十岁?是小了点。”圣人借着酒意扫了一眼宴会上的大臣,忽然看向右相道:“卫相,朕没记错的话,你家三公子今年也才十多岁吧?”
众臣中立即有一个文气彬彬的中年官吏站起,卫相弯腰,恭敬回道:“承蒙皇上挂念,犬子今年十二。”
皇帝忽然放声大笑,“可有婚约?”
“没有。”卫相低头,战战兢兢解释道:“犬子年龄尚小,尚未及冠,婚配尚早。”
宴会上,众臣听着皇帝与秦国忠与卫相两个臣子的对话,眼睛不知道转了多少圈,众人心里立明白:皇上这是要给秦卫两家结为亲家啊!
只是,卫家乃贵族之后世代名门,如今更是盛国第一权贵,权势滔天,卫家能看上穷人出身的秦国忠秦家吗?还是说圣上给卫家定的这门与秦家的这门婚约,只是单纯为了打压卫家?
“如此这样,那今日朕高兴,就给你们秦卫两家结为亲家吧。秦卿,卫卿你们二人为朕的左膀右臂,为我盛京立下无数汗马功劳,今日朕便亲自为你们孩子定下婚约。待五年后,秦府千金年满十五,两家便喜结连理,共结秦晋之好。”果不其然,皇帝在知道秦卫两家孩子的年纪后,便作主张给两家结了亲家。
自古皇帝说话便是一言九鼎,更何况秦卫两家婚约乃皇帝亲赐,因此秦国忠卫相两人就算再不情愿也只得跪谢接旨。
而自皇帝亲赐婚约过后,秦卫两家依然是没什么往来。
如若不是两家婚约天下皆知,怕是盛国大臣都会以为这两家莫不是祖上曾经有过恩怨,不然,别说这是圣上亲赐的婚约,就是一般有婚约的寻常人家,有了这层未来亲家的关系,也难免会亲密许多,免不了到未来亲家来往走走。
可这秦卫两家倒是从来没有交流往来,真是古怪!
其实朝中大臣又何尝不知道卫家冷淡秦家的道理,卫家乃贵族后裔,世代名门,更别说如今卫家正是得圣上恩宠,无上荣光之际:盛国当今卫相生有一女三子,几个孩子都位极人臣,身份非同一般。大儿子是礼部尚书,长公主夫婿,在朝中势力颇大;大儿子一表人才,是新科状元,守礼懂法,是皇子少傅;唯一的女儿是皇上最最宠爱的静贵妃,独占后宫恩宠多年,可以说卫家权势与静贵妃的恩宠息息相关;而卫家三郎便是卫相最小的儿子,卫相老来得子,他五十岁时夫人突然有孕为卫家生下了最小的孩子,所以卫秦从出生开始,从小便是锦衣玉食在全家的宠溺关爱下长大,众人皆知,卫家三郎虽然年少,还只是个小孩童,但他小小年纪便才学出众。有一年,在由京城众文臣举行的诗会上,八岁的卫家三郎三步成诗,作出一首五言诗,震惊全场京骚客文人。自此,卫家三郎便有了神童的美名,京城大臣人人皆称赞他来日必定高中状元,是公主贵婿。
因此,当时的卫家看不上地位低下的秦家再正常不过。
只是后来有一年,皇帝在私下召见了秦国忠,解除了秦家与卫家的婚约。
秦家被皇上解除婚约的消息像是有飞禽走兽传递消息一般立刻传遍了整个京城,一时间,秦家立即沦为全京城的笑柄。
而秦洛桑更是沦为全京城的笑话,不少看笑话的官家夫人小姐都在私底下嘲笑她为卫家“弃妇”。
那年,秦洛桑已十五岁,对于婚约嫁娶已经有了了解。
自从秦洛桑被卫家退婚后,京城中的贵府王公之家全都嘲笑她未见过未婚夫一面便被早早地休了婚,因此,京城中不论是官家少年公子还是世家少爷子弟都无人向秦洛桑提亲,免得惹人嘲笑。
秦洛桑自知自己已经沦为全盛京的笑柄,卫家的退婚就像一根木刺扎在她心上,因着这个原因,她一直开心不起来,秦洛桑心中始终忧虑,身子自然也是跟着垮了下去。整个人瘦了一圈不说,就连身子也跟着坏了起来。
秦洛桑一天不是咳嗽就是感染风寒,要是遇上风季,她几乎是三天一诊脉一天三包药,几乎成了个药罐子,盛京有名的大夫更是三天两头地往将军府中为将军府千金把脉医病。秦洛桑的房间因为常年她常年喝药的缘故更是飘起了草药的苦香。
病得久了,久病成医,秦洛桑也稍微懂了一点医学药理。只是她只能浅浅地辨认出一些草药、说出这些草药的医药作用以及常见搭配,若是再让她往深处说,她便是说不出口了。
因为盛京名医天天往将军府跑的缘故,百姓也就知道了秦大将军唯一的嫡女秦洛桑是个只吃药不进食的药罐子:这样体弱多病天天把药当饭吃的女子,莫说她是将军府秦大将军唯一的嫡女了,她便是天子宠爱的高贵公主,也是不能娶进门的。
盛京百姓们心里明镜似的清楚:像秦洛桑这种泡在药罐子里长大的女人,是万万娶不得的。要是娶回家了,怕是娶进来的当天就要白发人送黑发人,更别说生什么孩子,怕是她还会把一身的病气传染给家里人。
因此,别说盛京的名门世族达官贵人嫌弃秦洛桑,就是最普通的人家都不愿意将将军之女娶进家门,生怕沾染了晦气。
人人皆道秦大将军唯一的嫡女身染重疾,恐怕不日就要离世。
因为无人上门娶亲的缘故,加上身体不好,秦洛桑在家中一待就待到了十九岁。
自从被退婚后,在家中一待就是好几年,因为染病,少女整个人慢慢地便浸染了病色。
而秦、卫两氏的恩怨也在此时结下。发展到后来,秦卫两家关系不和,已经是整个盛京人人尽知的事。而后,随着秦国忠立下赫赫战功而被封为大将军,掌管百万精兵,一跃成为皇帝最信任的武将。
盛京人人皆知,秦大将军与卫相,一个文臣一个武将,两人虽然同为皇帝的左膀右臂,没少一起为商议朝廷大事,然而下了朝,两人是不对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