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作历程中发现公众对精神分裂症错误的刻板印象颇多,实际上,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也可以同普通人正常生活,只有极少部分重症病人受严重幻觉干扰而出现攻击性行为,方才需要接受住院监护治疗。大众普遍将包括多重人格障碍在内的精神疾病与精神分裂症混淆。
二者均属于人类六大重型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以及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且发病机理目前暂不明确,可以借用形象的比喻加以区分:多重人格障碍患者会产生多个自己存在一个空间的错觉,例如有时成为老师给学生讲课,又有时作为学生认真听讲,也可作为校长指挥老师;而精神分裂患者常常感觉自己可同时存在于多个时空,例如可以同时坐在教室上课又在家中洗澡,多为两个空间的叠加,但并不局限于此。
部分多重人格障碍患者可以在主人格状态下察觉到副人格的存在,但在副人格状态时不会意识到自身的异常情况,而作一位“敬业的演员”;相反,精神分裂患者都可以清晰认识到自己的病症,但在发病时难以区分现实和严重的视听幻觉。所以相较而言,精神分裂患者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是否对他人产生危害,尽力隐藏自身精神病性症状,究其直接原因便是人群对精神疾病的错误认知和排挤。
目前临床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的药物包括奥氮平口崩片、阿立哌唑缓释片、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等,均以大量临床药物实验为研发基础,暂不清晰作用机理,难以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