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听众,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今日的热点十分钟,我是今天的广播员小梁。”
校园广播夹杂着脚下落叶的破碎声,伴着太阳下落灌入夏苏瑞耳中。
“下面带来科研中心取得的最新进展:自2040年以来,全球海平面上涨问题持续加重。据观测,近日全球海洋气流处于活跃期,海平面或将于近日达新峰值。”
一片落叶掉到夏苏瑞肩上,她停止脚步,将落叶抖落,又将双肩包向上提了一提。
广播站主播的温柔声音让本就人烟稀少的校间小路染上一股神秘色彩,实验室到宿舍的这条路,夏苏瑞已经走过不下千遍。
在夜晚,她还是会被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吓到。
她加快脚步,广播中温柔的女声渐远:“今夜天气预报有中到大雨,建议各位老师和同学出门随身携带雨伞。以上,就是今日广播的全部内容,我们明天同一时间再见。”
走路间,她的手机接连不断弹出来自“姜善师姐”的消息:“江湖救急!我忘记保存实验数据了!”
夏苏瑞感到身后的背包更重了一层,她单手拿着着手机,望向不远处的宿舍。
此时,她已经能看到宿舍楼的门禁。夏苏瑞以一副咬牙切齿的表情,恶狠狠在手机上敲下:“芝士鸡肉焗饭加大杯桑葚果茶。”
“谢谢!”师姐的回复十分迅速,夏苏瑞叹口气,扭头返程。
昨天,师姐正沉迷在实验数据的浩瀚海洋,导师延远在师门小组群发话,将师姐派去参加一场紧急会议。出发前,她已经在实验室连续奋战30小时。
实验室三楼的军用床是这位工作狂人师姐的御用宝座。
或许是走得太急,一向谨慎的姜师姐,竟然会忘记保存备份实验数据。
夏苏瑞胡思乱想不停,走在路上,秋风吹过,伴着湿润的空气,勾起她旧时的记忆。
夏苏瑞从高中毕业,迈入高等教育殿堂,算到今年已经是直博第四年。
独自一人时,陈旧的记忆会趁虚而入,正如现在孤身走在学校内的她,被迫回想起,用手机仅剩的最后一格电,将所有志愿改成海洋相关的那个夏天。
八年前。
结束高考后,生活在沿海小城河森县的夏苏瑞,每天捧着西瓜,与路边的小黄狗一言一语地讲话。
她将西瓜发芽变成西瓜神的故事讲到一半时,倾盆大雨和迅猛海水如神降般坠入这座城。
一人一狗从一楼爬到二楼,二楼爬到三楼,三楼爬到屋顶,又沿着窗台,抱住老槐树的枝干。
三天三夜的大雨后,她只记得屋边的槐树撑得住自己的体重,记得慌乱中远处划来的橙色皮划艇,记得醒来时刺鼻的消毒水味。
……
“你可算回来了!”回到宿舍已经是深夜,同宿舍的舍友李晓安摘下耳机,将大包小包的外卖提到她面前。
食物香气扑面而来,夏苏瑞想起师姐一贯的大手笔:多份外卖轰炸弹,师门人口中的“给工具人的糖衣炮弹”。
“你师姐又安排你加班加点了吧。”李晓安,夏苏瑞同年级直博生,古海洋生物方向,日常兴趣是研究海洋化石和纸片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宅女。
夏苏瑞点头表示肯定,将米饭塞进嘴里。
“真相只有一个!今天,我们的瑞宝当苦工拉磨赢得的猎物,正是双份芝士鸡肉焗饭,两人份。”
舍友尾调上扬的声音暂时扫去了夏苏瑞的疲惫,她挑眉接话:“还有双人份的果茶。”
自气候异变引发的洪水灾难后,蓝星土地耕种面积急剧减少,陆上的家禽家畜价格疯长。几年间,陆生肉类和水果价格已经翻到平日难以承受的程度。
海洋动物养殖和藻类养殖,是堪比旧时土地耕作和陆上养殖场的大型食物来源。
从全社会高度关注海洋问题后,夏苏瑞所在的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每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夏苏瑞是被调剂到这个实验室的,那年冲动更改志愿后,她如愿进入京城科技大学的动植物研究所读书,但被调剂到西部动植物研究所,以各类鱼为链接与海洋产生联系。
“嘿嘿,感谢辛勤宝宝的馈赠。”李晓安将吸管插进插孔,“你家最近是不是要打算发展农牧业哇?”
茶杯在二人手中完成交接,夏苏瑞猛吸一口饮料,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什么?”
“最近发掘的古生物遗骸,照片我看了,挺像我研究方向的物种。提供线索的是一家新农业公司的负责人。”
夏苏瑞听到这种好消息,由衷为朋友高兴:“那要提前祝贺你顺利发表论文!”
李晓安咬着吸管:“这个公司与我们学校动植物育种实验室多年合作,最新驻地就在你家附近。”
夏苏瑞摇摇头,表示不了解这个消息。
“呀,只想着和你聊天,我今晚还要打游戏的活动!”李晓安慌忙打开手机,“你慢慢吃,桌上还有我新买的零食。”
话题就此打住,李晓安说完后,躺在沙发上进入打游戏的备战状态。
……
深夜。
忙碌一天,夏苏瑞睡得很沉。
连续不断地报警声响让她从睡梦中惊醒,夏苏瑞感到自己身体猛然被一股蛮力拽起。
她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室内漆黑一片。
“洪水!是洪水!”是李晓安的声音,昏暗的宿舍里,李晓安发疯一般拽起夏苏瑞:“快,我们走!”
两人披头散发,身着单薄,顾不得拿什么东西,气喘吁吁向顶楼跑去。
秋季的深夜露水重,整栋楼里在住者不多,步梯中声音嘈杂。
不同于八年前夏日炎炎里的暴雨如注,秋风与水汽拂过大地,夏苏瑞感到脸上扑面而来的凉意。
汹涌的水流喘着沉重的呼吸,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水面没过远处的土地,无言地上升。
她感受到周身彻骨的寒冷,李晓安在她耳边说着什么,如同隔着一片薄膜,皮肤不由自主起了鸡皮疙瘩。
“夏苏瑞!”
夏苏瑞终于回过神来,她蹲在顶楼的角落,抬头看向李晓安。
“别害怕。”人类肌肤的触感在这种情况下,再冰冷也比不过远处涌来的,反射着月光的黑漆漆水面。
李晓安一手扶了下黑框眼镜,又急急忙忙地把手放回夏苏瑞的手边:“我陪着你。”她知道夏苏瑞多年前的经历,当年的洪水几乎淹没了那个海边小村。
就如同地震高发地出生的人,总是对楼房的晃动格外敏感一般,夏苏瑞对大片的水,有时候会由内心深处涌起一片恐惧,带着钻心刺骨的痛。
“这次,是内陆。”李晓安知道夏苏瑞所说的意思,上次洪水后,沿海地区陆地被海洋大片吞并,中央政府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全球专家们竭尽全力寻求海平面上涨的真相,到如今也没有定论。
灾后的重建工作,夏苏瑞见得不多。
那时候她已经到了大学,她在一片狼藉的废墟外告别故土,来到这个内陆城市求学。
她用了很久,从新闻中一遍遍看到家乡重建的楼宇,重修的公路,异地搬迁的亲人。
而同样的灾难,竟然在八年后的今天,在这个内陆城市重演。
她不相信,但她经历过,所以不敢不相信。
“喂——喂——各位同学们。”远处传来声音,是从天空飘荡而来,带着电流爆破声的广播音。
“我是学校的校长,陆云。”声音有些模糊,屋顶的人们在辨认声音来源。“由于高纬度雪山融化,本市周围河流决堤……”
……
一声巨大的电流爆破声,声音就此中断。
在宿舍楼常住的人不多,此刻楼顶大概有十几人,他们的脸上除了震惊外,更多的是诧异和不解。
“雪山融化?”
“现在这个季节?”
夏苏瑞所在的研究所a栋宿舍楼是直博生的双人间宿舍,不少人就读生态学或是环境学。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瘦弱男子,唯唯诺诺开口:“我想……可能是外力导致的气候异常现象。”
“哦?”旁边一人倒来了兴致,他肩上披着毯子,凑到金丝眼镜男旁:“仔细讲讲。”
“大家都知道八年前的海平面上升事件…”眼镜男顿了顿,“有人观测到,当初是因为海洋气象洪流导致云层异常运动……”
另一女生插嘴:“这也没下雨啊?”
李晓安见他们讨论到当年之事,心中着急,想与夏苏瑞远离。可狭小的楼台,哪有听不到这件事的地方呢。
她索性压低声音,与夏苏瑞咬耳朵:“你要是不想听,我……我去和他说不要讲了。”
夏苏瑞笑笑,摇头:“我没事儿。”
她不至于那么脆弱。何况,当年缘由也是导致她进入这所研究性大学的直接原因。与一时的痛苦相比,她更想知道颠覆她科学认知的那场雨从何而来。
就算无法知道,她也想用自己的力量,让那场灾难不再重演。
李晓安刚鼓起的勇气,被夏苏瑞的微笑一下子戳破,一个平日里围着电脑转的宅女,需要做很久心理建设才敢与陌生人讲话。
周围人的眼神都集中在金丝眼镜男身上,那人持续不断:“我是海洋生态学方向,那场大雨,不是简单地在洋流作用下形成,而是受到不知名力量推动,经过长久汇集……”
“不知名力量?”没电没信号的夜晚,一群人,坐在顶楼激烈讨论旧灾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