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沿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前行,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一处摆满各种手工艺品的摊位前。
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物件,有精美的剪纸,每一刀都仿佛赋予了纸张生命;还有用彩泥捏成的小人,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李昭年的目光瞬间被一个用丝线编织而成的蝴蝶吸引,那蝴蝶翅膀上的纹路清晰可见,在灯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仿佛下一秒就会振翅高飞。
她轻轻拿起那只丝线编织的蝴蝶,爱不释手地端详着,眼中满是喜爱。摊主是个和善的老婆婆,见李昭年如此喜欢,笑着说道:“姑娘,这蝴蝶可是我亲手编织的,用的都是上好的丝线,瞧这色泽,多鲜亮,戴在身上保管好看。”
李昭年抬头看向温朗,眼中带着询问的神色,似乎在征求他的意见。
温朗笑着点点头,对老婆婆说:“婆婆,这蝴蝶我们要了,您开个价。”
老婆婆伸出五根手指,说道:“公子,五文钱就行。”温朗掏出五文钱递给老婆婆,李昭年开心地将蝴蝶别在腰间,感觉整个人都变得更加灵动起来。
两人继续向前走,不远处围了一群人,人群中央挂着许多花花绿绿的纸条。
走近一看,原来是在猜字谜。李昭年一下子来了兴致,拉着温朗就往人群里挤。
只见一张纸条上写着:一口咬掉牛尾巴。
李昭年眼睛一亮,她先是微微歪着头,目光专注地盯着字谜,嘴里下意识地轻轻念叨着谜面。
脑海中快速浮现出“牛”字和“口”字的模样,紧接着,她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面:“口”字像一个张大的嘴巴,一下子咬掉了“牛”字下面的尾巴。
她兴奋地对温朗说:“子峥,我知道这个,是‘告’字!牛字下面的一竖被口字代替,可不就是咬掉牛尾巴嘛。”
周围的观众纷纷投来目光,有个年轻后生赞叹道:“哟,这位姑娘反应可真快,我还在琢磨呢,她就猜出来了。”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也点头称赞:“是啊,这姑娘聪慧伶俐,不简单呐。”
被受到夸张的李昭年脸上泛起红晕,得到认可的她,更加积极地寻找下一个字谜。
她目光扫过一张张纸条,眼神中满是探寻的渴望。
很快又锁定了一个:“七十二小时。”
她托着下巴,微微皱眉,开始在心里仔细琢磨。先是在脑海里换算时间,一天是二十四小时,七十二小时就是三天。
紧接着,她尝试着将“日”字进行组合,一个“日”,两个“日”,当想到三个“日”字叠加时,她眼睛放光,激动地说道:“是‘晶’字!三日为晶。”
此言一出,周围观众又是一阵议论。
一个小姑娘羡慕地说:“这位姐姐好聪明,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一位书生模样的人拱手说道:“姑娘才思敏捷,在下佩服。”
负责字谜的先生笑着点点头,说道:“姑娘聪慧,这题确实是‘晶’字。姑娘若再答对一题,便可从这些奖品中任选一样带走。”
李昭年听了,转头看向温朗,眼中满是期待和兴奋,仿佛在说:“子峥,我一定要再答对一题。”
温朗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鼓励道:“昭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
得到温朗的鼓励,李昭年斗志昂扬,目光在众多字谜中急切地搜寻着。
这时,她看到一个字谜:“一月一日非今天。”她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周围观众也跟着安静下来,似乎都在期待着她的答案。
有人小声嘀咕:“这个好像有点难,不知道这位姑娘能不能猜出来。”
一位大嫂轻声说道:“看这姑娘前面两道都答得那么快,说不定这道也难不倒她。”
李昭年绞尽脑汁,嘴里不自觉地反复念叨着:“一月一日,非今天……”
温朗在一旁看着她认真的模样,忍不住也跟着思考起来,他轻声提醒:“或许可以从字形和字义结合的角度想想。”
李昭年眼睛一亮,像是抓住了什么关键线索,在心里将“月”“日”两个字不断组合,突然,她兴奋地抓住温朗的手臂,说道:“子峥,我知道了!是‘明’字!一个‘日’加上一个‘月’,又不是指‘今天’,可不就是‘明’嘛。”
温朗眼中满是欣慰与赞赏,笑着说:“昭年,你真棒。”
周围的观众听闻,纷纷鼓掌叫好。负责字谜的先生也笑着点头:“姑娘果然才思敏捷,恭喜姑娘答对了。姑娘可从这些奖品中挑选一件。”
李昭年开心地在奖品堆里挑选起来。
这里的奖品琳琅满目,有精美的荷包、小巧的铜镜、还有雕刻精致的木梳。她拿起这个看看,又放下那个瞧瞧,一时有些难以抉择。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一个用檀香木雕刻而成的玉兔摆件上。玉兔的姿态憨态可掬,耳朵微微竖起,仿佛在聆听周围的动静,雕刻工艺极为精湛,每一处细节都栩栩如生。
李昭年轻轻拿起玉兔摆件,爱不释手地对温朗说:“子峥,你看这个玉兔多可爱,我就要这个啦。”
温朗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宠溺地说:“好。”说完,温朗将手中的两串糖葫芦递给李昭年。
李昭年将玉兔摆件小心翼翼地放进随身携带的小包里,他抬眼看到温朗递过来的糖葫芦。
她接过糖葫芦,并且说道:“子峥,这糖葫芦哪来的呀?”
温朗温柔地看着她,说道:“刚才有一个卖糖葫芦的老爷爷经过这里,为了让他老人家早些而卖完,所以我就买了两串。”
话落,两人继续在灯会中漫步,甜蜜的氛围围绕着他们。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处河边。
湖面上漂浮着许多河灯,点点灯光在水面上摇曳,如梦如幻。湖边还有不少人正拿着河灯,准备许下心愿后放入湖中。
李昭年被这温馨浪漫的场景吸引,说道:“子峥,我们也去放一盏河灯吧。”
温朗点头,带着李昭年来到卖河灯的小摊前。
小摊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河灯,有鲤鱼形状的,寓意着年年有余;有玉兔模样的,憨态可掬;还有莲花造型的,清新雅致。李昭年一眼就相中了一盏粉色莲花形状的河灯,那莲花的花瓣层层叠叠,粉白相间,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柔美。
温朗见她喜欢,便询问摊主价格。
摊主是个和善的大叔,笑着说道:“这莲花河灯十文钱一盏,公子眼光好,姑娘也喜欢,这可是咱这儿卖得最好的款式。”
温朗没有犹豫,掏出十文钱递给摊主。
就在他们二人拿着河灯准备走到河边时,摊主突然说道:“二位客官留步,小店有个特别之处,若是客官有什么心愿,可在这河灯上写字,让河神更清楚您的心意,说不定愿望就能实现呢。”说着,摊主从摊位下拿出一支毛笔和一小瓶墨汁。
李昭年眼睛一亮,转头看向温朗,眼神中满是期待。
温朗笑着点点头,对摊主说道:“多谢老板提醒。”
李昭年接过毛笔,稍作思索,便在河灯上认真地写下了自己的心愿。她写得十分专注,烛光映照着她的脸庞,那神情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这份心愿的重要。
她写字时,温朗就在一旁看似不经意地微微侧头,目光悄然落在河灯上,将李昭年写下的愿望一字一句看进眼里。
他的目光随着她的笔下落到最后一行时,只见李昭年写的是:“愿与子峥岁岁常欢愉,万事皆胜意。”
写完后,她将毛笔递给温朗,温朗接过笔,也在河灯不易察觉的角落上写下几行字。
之后,他们再次走到湖边。李昭年轻轻蹲下身子,将河灯放在水面上,双手合十,闭上眼睛,默默又念了一遍自己的愿望。
温朗站在她身旁,静静地看着她,眼神中满是温柔与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