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开学后的第一次月考,安然的成绩掉到了年级100名开外。
而宋军萌,这次考了第五。
班主任在班会上点名表扬她:“进步很大,状态很好,是我们班的新希望。”
掌声响起时,安然看着讲台上笑得自信的宋军萌,忽然觉得自己像是被什么轻轻推了一下,从原来的圈子里,一点点地落了出去。
女生宿舍里的话题也变了。
从前她们会围在一起讨论作业、八卦老师、分享零食;
现在,她们聚在一起聊天,却不再叫她。
有时她走进寝室,声音就会突然小下来,只剩一句“哎呀你怎么来了”。
有一次她不小心听到一句话:
“她最近老是一个人待着,是不是心情不好啊?”
“不是吧,她本来就不爱说话。”
“对啊,以前还觉得她挺温和的,现在越来越怪了。”
她站在门口,手里抱着书包,像一个误入别人世界的局外人。
她试图找宋军萌聊一聊,但每次都被对方用各种理由推开。
“我在赶作业。”
“明天再说吧。”
“你也别太敏感啦。”
可她分明记得,初一时她发烧住院,是宋军萌每天给她带饭、抄笔记、陪她补课。
那时她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
现在,她连这句话都不敢再提。
直到那天晚上,她在朋友圈看到一条匿名动态:
“有些人,明明什么都做不好,还总是一副清高的样子。”
“成绩不行就算了,脾气还不小。”
配图是一张截图,是她之前和物理老师讨论题目的对话记录。
她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心跳慢慢变快。
这不是巧合。
她开始翻看过去几个月的蛛丝马迹:
宋军萌曾在她不在的时候借走她的手机;
她发现有人偷偷登录过她的学习平台账号;
班主任收到一封匿名信,说安然“情绪不稳定,影响班级氛围”;
还有一次,她听见宋军萌对别人说:“她好像不太合群。”
她终于意识到一件事:
这一切,不是偶然,也不是误会。
是有人在一步步把她从这个集体中剔除出去。
而那个人,是她最信任的人。
那天夜里,她坐在床边,把手机放在膝头,看着宋军萌刚发的朋友圈照片:
阳光洒在她脸上,笑容灿烂。
配文是:“努力的人都值得被看见。”
安然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
她不是输给了成绩,也不是输给了流言。
她是输给了——她曾以为永远不会伤害她的那个人 。
第二天,她照常去上课,路过竞赛班。
孺固依旧坐在靠窗的位置,低头写着题,阳光落在他睫毛上,安静又温柔。
她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他不属于任何人,包括她。
他只是恰好出现在她的生命里,成为她曾经最想靠近的一束光。
而她不该把这份光,当成理所当然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