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令仪看着人满为患的大集市,心里是既兴奋又恐惧。兴奋的是人很多,自己的粥品就有机会售卖出去。恐惧的是她第一次做小商贩,不知道怎么贩卖商品。
隔壁是一个烧饼摊位,一个慈祥的老大娘利索的吆喝着卖烧饼,生意很不错。
她模仿着老大娘卖粥,大声吆喝着。因她第一次卖粥,没有什么经验,也不能识别出想买粥的顾客,所以,一个时辰过去了,依然没什么人来买粥。
她正思考着如何能够把清粥售卖出去呢?
“姐姐,能给我一碗粥喝么?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崔令仪还在愣神的时候,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跑过来说。
“小弟弟,你家大人呢?”她耐心蹲下来问小男孩。
“我没有家人,姐姐,我实在是太饿了,你行行好,给我一碗吃的吧”小男孩并没有流泪,只是眼神流露出一丝忧伤。
“你等一下啊,姐姐给你盛一碗”崔令仪深深的被小孩子可怜的身世所感动,看见他就像看到了自己,她迅速的掀开粥桶的盖子,一股浓浓的粥香飘散开来。
饥饿的小男孩瞪圆了眼睛,吧唧着他的小嘴,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周围的人们也都驻足闻着浓浓的清香,侧过身子朝着崔令仪的粥桶望过来。
崔令仪用长柄的勺子伸进粥桶中轻轻搅动,盛了一整勺的清粥放进木制的粥碗中,满满当当的一大碗,又给他挑了一些咸菜放在粥的边上,双手递给小男孩。
“慢慢吃,热乎的”崔令仪微笑着说。
“谢谢姐姐”看着热气腾腾的清粥,小男孩大口的吃着,时不时的还嘟囔着“太好吃了,太好吃了”。
崔令仪能够助人为乐,她发自内心的高兴,看着小男孩吃得不亦乐乎的样子,她也笑出了声。
“娘,这个漂亮姐姐卖的粥看起来很好喝,我想喝”小家伙的吃相引来了众人的目光,站在旁边的一个手里拿着糖葫芦的小男孩朝着一个中年妇女说。
“大姐,给孩子来一碗吧,今日是首日,所有粥品都半价,我多给您盛一些,给孩子尝一尝”崔令仪看向那个中年妇女说着。
“娘,这粥真好喝,我还想喝一碗”小男孩边吃边说着,中年妇女看孩子很喜欢,便又买了一碗,孩子吃不完,便也跟着吃了起来。
周围的人也忍不住向前凑了凑,崔令仪大声的吆喝起来,大家都跃跃欲试,不一会崔令仪的小摊就排起了长队。
因为第一日卖粥,不知道会不会畅销,避免浪费,崔令仪只做了三个种类的粥,量也比较少,不一会,她的粥就售完了。
在王叔赶着牛车来接崔令仪的时候,只见崔令仪在和隔壁的老大娘聊天。
“令仪,怎么样?”王叔说。
“王叔来了,我们回去吧,今天的粥已经卖完了”崔令仪说着从隔壁烧饼铺提着两袋烧饼放在王叔的牛车上,与王叔一起将空粥桶和碗筷放在牛车上,最后崔令仪也跳到牛车上,背靠着粥桶坐了上去。
“王叔,今天我的粥都卖完了,谢谢你和王婶的支持,我在旁边的大娘那买了两袋烧饼,咱们一家一袋,这是一百文钱,您先帮我送一个月,如果粥卖的好,再给您加钱,我和王婶说好的,您先拿着”崔令仪说。
“令仪,烧饼我拿回去了,我现在不忙,正好有空帮个忙,怎么能收你的钱的?”说完,王叔赶着牛车走了。
崔令仪心想一会儿要去王婶那一趟了,于是她赶忙清洗盛粥的用具,洗干净放在院子里的架子上控干。又将煮粥用的米、豆泡好,简单吃了一口东西,便找王婶聊工钱的事了!
“王婶,今天粥卖的不错,我打算明天多做一点,再加两个新品”崔令仪笑呵呵的说着。
“令仪,太好了,就是苦了你了,如果你爹娘还在,哪用你自己谋生呀”说着,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爹娘不在,不是还有王叔和您呢么,你们这么照顾我,我也是一个幸运得孩子”崔令仪感动得说。
“王婶,王叔帮我运粥,说好给钱的,虽然集市不远,但一天也来回两趟呢,王叔不收车费,我就不让王叔帮我运粥了!”崔令仪将钱币塞到王婶的手里。
“这孩子,太懂事了”王婶是真心想帮助崔令仪的,只是抵不过崔令仪的坚持便收下了。
崔令仪回到家中,开始煮制次日的粥品,又腌制了一些咸菜。研制好的如果卖完了,就能够及时补充上。
一切准备妥当后,崔令仪拖着疲惫的身体沉沉的睡着了。
天刚亮,崔令仪便将煮好的粥全部装好,将工具准备齐全后,王叔准时架着牛车来到崔令仪家门口,将崔令仪送至集市。
此时,这里的小摊贩都在忙碌着,逛集市的人还不多,但已经有熙熙攘攘的人开始交易了。
今天还是挨着老大娘,崔令仪也将粥摊摆开。
一个简单的小桌子,配了四个小凳,五个木桶分别装着五个粥品,有什锦清粥、蔬菜粥、猪肉粥、五谷粥、羊肉粥,还是四种小咸菜分别装在小碟子中分好。
崔令仪一边摆放物品,一边观察周围的人,嘴里开始吆喝着。“昨天那个小弟弟没有过来,不知道今天他有没有吃的?”崔令仪心想。
“姑娘,昨天的粥不错,我家那小祖宗特意嘱咐我来买,今天还有么?”昨天的中年妇女说着。
“大姐,有,还有新品种呢?你看看来哪种?”崔令仪见开张就是回头客,眉眼都笑弯了,说着打开粥桶,给大姐盛粥。
“还有新品那,那每个种类给我来一碗吧,我带回去给你大哥也尝尝,一会把碗给你送回来。”大姐说着,拿着三层大食盒,将打好的粥装进食盒里,看样子家离市集不远,应该是经常在市集买早餐。
“没事,大姐,我每日都来集市卖粥,你明早给我拿过来就行”崔令仪与大姐寒暄着,给大姐哄的高高兴兴的买了五碗粥回去。
集市逐渐热闹了起来,买粥的人也多了起来,崔令仪热情的招呼着买粥的顾客,她在小小的粥摊前忙碌着,但她总感觉来自远处有人在注视她。
她几次回头,但是什么也没看见!
崔令仪连续几日在集市卖粥,生活一如既往的忙碌着。
“收钱了啊、收钱了啊”熙熙攘攘的集市上由远处传来几声叫喊声。
“大娘,哪来收钱的?”崔令仪听见声音,便问隔壁卖烧饼的大娘。
“收摊位钱的,在这摆摊要交钱,隔七日一收,前两天来收费得时候你还没来,这次怕是得交了”隔壁大娘小声的说。
“老钱婆子,交钱了!”不一会,两个壮汉来到大娘的烧饼摊,叫嚷着说。
“早就给您准备好了,大人辛苦了”说着从兜里掏出二十个钱币递给前面领头的壮汉。
“嗯”那个壮汉看向崔令仪,嘴里只是发出一个声音。
“卖啥的,谁让你在这卖东西的?”壮汉没好气的嚷嚷着。
“大哥,我才来三日,不懂规矩,您多包涵”崔令仪抬起头看着两个壮汉,也递过去二十个钱币,笑呵呵的说。
“小姑娘嘴还挺甜,行,就在这吧,集市的规矩回头跟他们学学,别惹事啊”领头的壮汉打量着崔令仪,又掂量一下手中得钱币,把钱币放在口袋里转头就走了!
“呸”只见隔壁大娘使劲瞪了一眼,那厌恶的表情一闪而过。
崔令仪不想多事,继续卖着自己的粥,什么也没问。心想,这二十个钱币也不是小数目,这几日是白忙活了,哎!
崔令仪将最后一碗肉粥卖完,恰好王叔来接她。她赶忙收拾好东西,和王叔一起,将粥桶和其他工具搬到牛车上。
还是那个身影一闪而过,崔令仪没看得真切,她的粥卖完了,便风尘仆仆的回家了。
“令仪,今天粥好卖么?”王婶见王叔赶着牛车回到家,她便来到崔令仪的院中与崔令仪聊聊天,害怕崔令仪遇到困难,不好意思张口。
“王婶,今天的粥都卖完了,集市上卖东西要交摊位钱,听隔壁大娘说,不交钱不让摆摊,我交了二十钱,他们没说什么。”崔令仪一边清洗粥桶一边说着,王婶帮她把粥桶放在架子上。
“这些个天杀的,官家规定只要三个钱,到他们那就二十个钱了,也不给开个凭据,有事了都不知道去哪里讨说法。”王婶愤愤的骂着,心疼孩子赚钱还得养活那帮地痞流氓。
“令仪啊,要是害怕就让你王叔在那帮你忙,他现在恰好没什么事。”王婶担心崔令仪一个小姑娘会遇到坏人,怕她挨欺负。
“没事王婶,我不害怕,总要想办法活着得,我能行,王叔在家里还要忙得,牛车也没地方安置,万一丢了多心疼”崔令仪懂事得说。
一如既往的过了好几天,喧闹的集市上,来了四个二十多岁的地痞流氓。
他们满集市的溜达,白吃白喝的走了一条街,在隔壁大娘那扯了两张饼,来到崔令仪的粥摊前吓走了一个还在喝粥的顾客,耀武扬威的要喝粥。
“小姑娘,来几碗粥”其中的一个瘦高的男人来到崔令仪身边说。
“两文钱一碗,来几碗?”崔令仪不卑不亢的说着,心里还是犯怵的,但也不敢流露出来。
“先来四碗尝尝”一个矮胖子的男人一脸猥琐、笑眯眯的说。
崔令仪盛了四碗肉粥,放在桌子上,只有一个人拿着勺子在碗里搅拌了一下。不一会,这个男人捂着肚子说肚子疼,叫嚷着粥不干净,粥里有虫子!
崔令仪心里清楚,她做的粥干干净净,还有营养,将军都吃得,他们怎么吃不得,怎么会吃坏肚子呢?
但此时的崔令仪毕竟刚来没几天,也是第一次做小买卖,架不住这几个人配合着栽赃陷害,气的小脸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突然间,人群中窜出个小男孩来,直奔那个叫喊肚子疼的男人而去,顺着男人的衣服兜里一抓,拿出了四五个死虫来,举着手,让众人看手里的虫,大声叫喊着:“他们自己放的虫子在粥里面”。
人群一片唏嘘,几个地痞也被突来的变故震惊了,尽管平日里磨厚了脸皮,还是被弄的有点下不来台,看了看崔令仪,仍下几个钱币灰溜溜的走了!
一个男人走到小男孩身边,愤恨的眼神瞅着他,小声的说着:“你给我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