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他俩算是同门师兄弟,可是比起程垚,赵时安实在是个来路草率的便宜徒弟。
他们的师傅陆穰是位名将,先帝在时,曾带兵二百,闯入敌营取了当时北狄大帅卓格巴图的首级。至此算是一战成名,却仿佛也了解了他的使命一般。自那以后,他主业隐居,副业为皇帝打杂。
先帝大约也怕他居功自傲,因此对于他的识时务感到十分满意,不仅赏赐了金银珠宝,还给他在灵隐山置办了一个庄子。就冲着他虽为一代名将,却既没有在早年战死沙场,又没有在晚年因名节不保而去蹲大狱的这份佳绩,许多人都来拜他为师,可陆穰不但保命功夫一流,保密措施也做的不错,这么些人上山又下山,没人能摸得到他的踪迹。除了程垚。他在灵隐山上走了十日,不仅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陆将军找见了,竟然还说服了他当老师。
就在程垚作为“少年天才”被街坊邻里口口相传的时候,赵时安还是个猫嫌狗不待见的熊孩子,成天游手好闲的瞎逛当,终于有一回,他试图把王府的护卫犬当马骑,狗兄身为半个公职人员,当然不打算受此“胯下之辱”,一场人狗大战就此爆发,虽然四条腿完胜两条腿,但他们也把王刚打理好的小花园踩了个稀巴烂。安南王彻底消受不起这个败家子儿了,于是让他哪凉快哪待着。
这正和了小赵时安的意,他成天待在王府里,面朝灵隐山,觉得那山仿佛有仙气环绕。因此总惦记着要去瞧一瞧,好不容易逮着这么个机会,天不怕,地不怕的赵世子自然不会放过,于是他就这么独自一个人只带着一个胆,直冲灵隐山。由于他去的着急,故而连脑子也忘了带。不带脑子的坏处颇多,譬如等他去了才发现晚上的灵隐山并不好玩儿。
那晚下着大雨,赵时安没带火器,只得摸黑前进,山中多猛兽。他虽然一路小心,但毕竟是个毛都没张齐的小孩子,还是“不负众望”的被雨天觅食的饿狼逮了个正着。
饿狼大概挺聪明的,没见过二百五,由此及彼,他十分谨慎的试探这小孩身上是否有什么利器傍身。可惜了,赵时安是个如假包换的真二百五,还真是除了一身肥瘦相间的肉什么也没带。
自古说“傻人有傻福”,赵时安正打算用一声凄厉的救命来结束自己美好而短暂的一生时,碰见了来采草药的陆穰。陆穰不仅赶走了狼,还把他带回了自己的山庄。在赵时安眼里,他就像一个天降大英雄,小孩子总是对英雄充满了崇拜。于是赵时安死皮赖脸的要留下。
安南王和王妃发现儿子不见了,担惊受怕了一整夜,直到收到了陆穰的信才堪堪松了一口气。
不过儿女都是债,安南王这口气还没松彻底,就听说了自家孽障赖在人家家里不走的事儿,当即又把这口气提了上来。赵时安是个二百五,并不代表安南王也是。他很清楚陆穰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如今这个位置的。于是赶紧带着一帮家丁上了灵隐山,决定就是绑,也得把这个冤孽绑下来。
可是等到了灵隐山,看到平日成天嚷嚷着要打家劫舍的小崽子正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看一本《剑谱十二式》,就又改了主意,他想:“也好,这或许就是他的机缘。”
于是安南王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给陆穰留下了一堆礼物和一个不服管教的儿子后,拍拍屁股下了山。
陆穰这一生大概只有带兵打仗这一件长项,平生只见过战场上穷凶极恶的敌人,没见过安南王父子这么春风化雨的“敌人”。就这样赵时安这个编外人员成功拿到了“编制”成为了他老人家的“门内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