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吉时,军队班师回朝。
大殿上,战败国正行降礼,为首的几个外国使臣跪着递上降书,结结巴巴地讲着不熟练的语言,身后一担担的金银珠宝流水似的排到了殿外。
太子南珺阳征战有功,一身金光甲胄曲膝在殿前领赏,意气风发。
吉祥唱和之辞不断,鼓乐奏响,燕朝的强盛充溢在这个华丽光明的大殿。
二皇子南浔辟静静地站在一旁,菩萨般淡淡笑着,面庞白净,在正午的日光下温润生泽。
主座的皇帝站起身来亲自扶起高大的太子,两人相视,高台上的皇帝发觉自己已无法俯看他的长子了。但他仍大笑着拍拍太子的肩,眼角却藏着纹路,眉心深深皱起。
“往日总觉珺阳不够稳重,如今堪当大事了,朕心甚慰。”
皇帝旁坐着的太子生母黎贵妃暗看侍女一眼,立即捧起斟满的酒杯,款款站起身来朝皇帝走去。
“陛下龙威护佑我大燕兵强马壮,太子年少,不过借陛下荣光。”
黎贵妃言笑婉转,高举酒杯一饮而尽,满座宾客捧场,皆呼陛下圣明。
舞乐庆贺,好不喧腾。
太子南珺阳起身入席,经过二皇子南浔辟时,抬起头凉凉扫过一眼,嘴角勾起,意味不言而喻。
南浔辟的座位面朝北,光从南边的门窗打进来,而他正埋在阴影中,纤长的睫毛垂着,白玉的脸庞瘦削,静谧得悄无声息。
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
他静静地拨弄藏在袖底的羊脂玉佛珠。
进贡开始了。
使臣带着一批轻衣薄裳的少男少女进殿,翩翩的衣袂像蝴蝶成群,飞进了人编织的华丽牢笼。
皇帝挥挥手,掌事太监立马安排赏赐事宜。
有功将领都上前领旨谢恩,太子也不例外。
领会皇帝意思,黎贵妃笑着开口:“如今太子已然十六,该是选妃纳妾的时候了。”
太子南珺阳剑眉星目霎得失了神采飞扬,愣在原地,久久不起身上前领旨。
半晌开口:“儿臣……只愿为父皇稳固江山尽犬马之力,暂无心儿女情长。”
黎贵妃笑容略僵住了,狭长的眼眸微睁开些,盯着太子的脸。
太子幕僚适时站起来敬酒,说些场面话,推杯换盏过后,太子纳人已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云丽国来的美人几乎都塞进了东宫。
冷硬的甲胄微硌着太子的脸,他怔怔地坐在席上,时不时盯着手中的酒杯出神。
银制的酒杯发亮,南面的人影便倒映在杯上。
沉默不语的太子只顾着一杯接一杯地喝酒,筵席未结束便醉了,要倒不倒地昏沉沉地支着脑袋,众人都看在眼里。
酒后的黎贵妃也失了些游刃有余,看到太子的样子颇有些恨铁不成钢,柳眉皱起,跟身旁侍女交代两句,回头理理鬓发,神色如常。
几个小太监架着醉醺醺的太子,一步一晃地把人架到了黎贵妃凌云宫的偏殿。
温阳殿里,侍女点燃黎贵妃交代的香,把几个进献的美人带进殿里,梳洗更衣。
太子被扶到床上,缕缕幽香传入鼻尖,他有些干渴,想要快些叫些茶来,却无人应答,只剩下逐渐发烫的身体和混沌的神志。
嬷嬷们领着几个娇美的少男少女进来,低声嘱咐几句便退下了。
异国来的孩子们对陌生的语言一知半解,也有胆子大的红着脸朝床上凑去,慢慢地褪下南珺阳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