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在想,如果那时能再勇敢点,我和他会不会就不是这种结局了。但...我知道,人生没有如果,更禁不起我随意假设,也不可能重来过。
我不想用任意敷衍的名字去定义那个他,但我想,他是我的太阳,我渴望已久的甘露。不是专为我照耀的阳光,而他本身就是光,慷慨,大方,阳光,自信,开朗,一个处于我世界中心的...太阳。
故事开始在2017年,是整齐一致的队伍,是身旁做体操的少年,也是时不时展开笑颜的他。因此我曾一度沉沦于他微弯的嘴角和发光的眼睛之下。我贪恋那一点美好,像虔诚的信徒祈求圣水的洗礼。
幸运的是,我等来了太阳的“回望”。
那年,我十三岁,他成了我的同桌。
那段时间我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上学,早早起床梳一个自以为非常好看的马尾,每天将小白鞋刷得非常干净,像准备上台表演的小丑,滑稽又可笑。
而我们之间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普通同学关系,最多也只停留于同桌,没有青春期的暧昧不清,也没有朋友一起的欢声笑语,我们之间好像隔了一堵墙,我想要触碰,但总有一种东西拉着我,不让我轻举妄动。从17年对隔壁班男生的懵懂到19年成为同桌的喜悦,都无法改变我和他之间的距离。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挡住我的东西叫...自卑...
它让我压抑自己的情感,将自己蜷缩在名为暗恋而自我否定的躯壳中,不敢伸出去分毫。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光环效应”也叫“晕轮效应”。
我可以无比确定,我对他的心悸不是那些所谓的“吊桥效应”或是“三分钟热度”,我寻求极致的爱恋,却对喜欢避之不提,因为我也无比肯定,这场名为暗恋的哑剧不会有结局,永远不会宣之于众。
我也曾告诉自己,放弃吧...但是我又不甘。矛盾的心理让我摇摆不定,复杂的内心让我波涛汹涌。
一个人无法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多年后重逢的街头,你不再是从前,他也不再是记忆那个模样。或许青春期的暗恋是即使你不在身边,看到一个女生的背影像你,也会想到你。当你成人,人群中熟悉的背影,也会是“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如果思念有声音,一定会是震耳欲聋;如果爱有回响,一定是乘愿而来;如果热爱还在,一定是经久不息。
或许故事的结局是be的,但曾经真真切切经历过、感受过,才是青春不可磨灭的痕迹。《指纹》歌中写到:“旋转几轮变成我们深刻的指纹”,兜兜转转或重逢或分离,但那个她给你留下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都说白月光的杀伤力,就算她本人来了,都比不上当年的她,即使再相遇,也不会是当初的感觉。回忆永远是人类最忠诚且长情的告白,因为在回忆的走马灯里,你已经无数次的捕捉你爱她的证据,也无数次复盘你与她的瞬间。
愿每个深情者爱而不自卑,热烈而坚定,自由而肆意,永远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