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战国)国家养成计划 > 历史的夹缝-惠施使赵

历史的夹缝-惠施使赵

    公元前314年,秋末。

    赵国都城邯郸的宫城内,魏国使臣惠施,正于殿外等待召见。

    内侍唱和,群臣起身。赵雍缓缓步入大殿。此人正是历史上极有名的赵雍。

    赵雍此人,身长八尺八寸,龙颜鸟噣,广餐虬髯,胸开三尺,面黑有光。端坐王位,胸开三尺,气雄万夫,志吞四海,雄霸一方。文武列坐,齐声参拜,口称我王,万寿无疆。

    “请魏使上殿。”赵雍沉声道。

    内侍立即向外传令。

    “请魏使上殿!”

    片刻后,魏国使臣惠施,着礼服持节上殿。向赵雍行礼,

    惠施行过礼后,语气恭敬道:“魏使惠施,拜见赵王。魏王特遣外臣前来,与大王共商燕国之事。”

    赵雍,微微颔首,语气沉稳:“惠施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燕国之事,寡人已有所耳闻。数月前,齐军破燕,燕王哙、子之皆死,燕地涂炭,齐师暴虐,民怨沸腾。不知魏王对此有何高见?”

    惠施神色凝重:“大王明鉴,齐国虽以‘伐无道’之名攻燕,然其军队在燕地烧杀抢掠,百姓怨声载道,燕地已陷入混乱。齐国此举,名为伐燕,实为吞并。若任其坐大,燕地将尽归齐有,齐国势力必将更盛。届时,齐国东临大海,西接赵国,北控燕地,南压魏韩,中原诸侯恐再无宁日。魏王忧心于此,特遣外臣前来,望与赵国联手,共谋干预燕国之事,以遏齐国之势。”

    群臣中一阵低声议论,有人点头赞同,有人皱眉沉思。

    赵雍眉头紧锁,沉吟片刻,缓声道:“先生之言,诚为至理。然赵国内务纷繁,外交盘错,此事重大,寡人当深思而后决。

    惠施见状,心中虽有急迫,却也知赵王之言在理,便恭敬地行礼道:“大王所言极是,此事关系重大,确需谨慎。惠施愿在此静候大王佳音,期望能得大王明断。”

    赵雍点了点头,示意侍从带惠施前往客舍休息。待惠施离开后,赵雍转身看向自己的臣子,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询问:“诸位爱卿,对于惠施先生所言,你们有何看法?”

    群臣互看几息,犹豫不言。

    终于,有一人起身,正是相国肥义。

    肥义拱手道:“大王,惠施先生所言确有其理,齐国虽强,然其在燕地暴行已失民心。若赵国此时出兵,以‘救燕安民’之名,不仅可得燕地百姓拥戴,亦可遏制齐国扩张,实为一举两得。”

    赵雍点点头,然有人支持,也就有人反对。

    平安君赵成,缓缓起身,“臣有一言。”

    赵成是宗正,又是赵王的叔父。赵雍立即客气的请他讲明。

    赵成语气谨慎:“大王,臣以为此事需慎重。齐国虽在燕地失德,然其军力强盛,赵国若贸然出兵,恐与齐国正面冲突,得不偿失。赵国北有胡患,西有秦扰,若贸然出兵燕地,恐力有不逮。”

    上卿楼缓也持保守态度:“大王,此事需谨慎。齐国势力庞大,若与之对抗,恐将引发全面战争,对我赵国不利。”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再者,魏国虽遣使前来,言称共谋大计,然其是否真心诚意,亦需考量。魏国素来狡黠多变,若其意在借赵之力削弱齐国,而自身坐收渔利,赵国岂非徒劳无功?臣以为,当先静观其变,待局势明朗,再作决断不迟。”

    赵雍闻言沉默不语,面上仍有犹豫之色。

    司寇李兑起身,拱手道:“大王,此事虽棘手,然不可坐视。燕国乃赵之东北屏障,若为齐所吞,齐将东临海,西接赵,北控燕,南压魏韩,赵国必陷三面受敌之险。若燕地为齐所据,齐国可随时从燕地南下,直逼赵国腹地。且燕地百姓怨齐已久,若赵以‘救燕安民’之名出兵,既得民心,又可遏齐之势,实为以攻为守之上策。望大王慎思。”

    “事未发而图之,胜于既发而备之。”肥义起身向两侧施礼,“诸君之意,皆为国谋,然此事诚不可废。今众之疑,不在出兵与否,而在兵之多少、时之早晚。吾有一计,愿大王与众卿参详。魏国派遣惠施至赵,议共伐齐。何不使魏更联他国?如韩、楚,亦皆齐之邻也。无国不忌齐之强,共举兵伐之,岂不更佳?希望大王和各位仔细考虑一下。”

    此言一出,立刻获得了大部分人的支持,赵成,楼缓的支持者也没有反对。对于出兵的决定,他们确实是不反对的。

    上首的赵雍也很满意这样的结果。

    赵雍发言,声音沉稳:“诸位爱卿,齐国咄咄逼人,燕国危在旦夕,若我等坐视不理,不仅燕国会亡,恐怕日后赵国亦难逃一劫。然而,寡人心中有一顾虑,若我等助燕击退齐军,日后燕国之主,又当立何人?”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这个问题,确实是摆在赵国面前的一道难题。若贸然插手,一旦战事结束,燕国内政的变动,尤其是王位归属,都将直接影响到赵国的利益。

    这次是赵成首先打破沉默:“大王,燕王之立,我等可先与魏国达成盟约,共同出兵救燕,至于燕王之立,可待战事结束后,由魏、赵、燕三国共同商议决定。”

    另一位年轻的大臣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大王,臣以为,与其事后被动应对,不如事先有所准备。我赵国可支持燕国内部有威望、有能力之人,以确保战后燕国能有一位亲近赵国的君主。”

    这确实是大家的共识,但要推举谁呢?燕国的混乱已经开始了大半。齐军焚毁了燕国的都城,燕国的宗室也在之前的叛乱之中死了很多。

    在赵雍与朝中重臣的深入讨论中,一位大臣突然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建议,打破了之前的沉默。他站起身来,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大王,臣有一人选,或可解大王之虑。”

    赵雍目光微闪,示意这位大臣继续说下去。

    大臣继续说道:“大王可知,在韩国入质的燕国公子职?此人乃燕国前太子之弟,为人贤明,且在燕国国内颇有威望。若我等助燕击退齐军后,推举公子职为燕王,既合燕国民众之心,又能使燕赵两国关系稳定。且公子职在韩国为质多年,与韩国关系匪浅,若推他为燕王,或能使韩国也加入盟约。”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响起了一阵低语。赵雍也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肥义道:“大王,臣以为此计可行。公子职本为燕王次子,先太子之弟,若他即位,必能得到燕国民众的拥戴。若是能凭借此联合韩国,届时韩国,魏国,赵国三国之联军共同入燕,逼退齐军。与燕国更结同盟,四国之盟天下谁可抵挡?”

    赵雍听着臣子们的讨论,心中逐渐有了决断。他缓缓点头,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好,就依卿等之计。明日,寡人将再次召见惠施,商讨与魏国共同出兵救燕之事,并提及推举公子职为燕王之意。”

    众大臣都俯身跪拜,“诺。”

新书推荐: 我在地府卖盒饭 混血种 逆穿十万年,把崩坏世界救回来! 她重生,我“逆袭”豪门 考古挖到老公坟头 暴富从摆地摊开始[八零] 睡了纯情秀才后 在咒回里找爱是否搞错了什么 (网王同人)迹部的妖精 [综武侠]富江系阴湿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