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砚走后,天气逐渐变冷。
到了冬月,阿桃有条不紊地安排奴仆伐竹木,埋谷测年丰,买白狗以备祭祀。
邓婵总是伴在她身边,她一边悉心教导邓婵熟悉这些事务,忙碌间隙也和邓婵一起读书。
邓婵虽不通俗务,但酷爱读书,才气颇高。
阿桃读书有疑问的地方会请教邓婵,邓婵皆耐心为她解答。
姜令淑在外并无才名,故阿桃的请教并不引人怀疑。
相反,阿桃因为从前没有机会读书,现在倍加珍惜,求知若渴,一有时间就看书。
阿桃对邓婵而言,既是嫂子,又是知己,对阿桃越发地尊敬和喜爱。
白日总有事忙,无瑕他想。
待到晚上,独自一人睡在榻上,阿桃就会想起邓砚。
想起他如玉的脸庞,深不可测的凤眸,宽阔的胸膛,有力的臂膀,灼热的气息…
阿桃的脸悄悄地羞红了。
阿桃又想,他现在在哪,在做什么?事情顺利吗?
青州上原郡磐县。
邓砚少年游学长安时,遍览文翰阁藏书,交友各地学子,由此知晓各地的地貌产物、人文风情。
在邓砚的建议下,赤焰军先偷袭了磐县周围几处县城的粮仓,攻打下附近一座矿山和冀州一处马场,解决了部分粮草、马匹和兵器问题。
此时,朝廷十万大军在荆州与东海王刘冕的军队交战近两个月,双方死伤惨重。
刘冕军队虽不敌朝廷,仍负隅抵抗。
十月底,袁家军突然出动十万大军直取关中。
梁济连忙从并州、凉州两地调遣四万兵力,并东大营一万兵力抵抗。
并州、凉州兵守卫边疆,抵御外族,悍勇善战,以一敌十。
袁家军突袭不成,败退冀州。
十一月,落雪结冰,天寒地冻,兵马难行,各方暂时休战。
赤焰军如今势弱,正好趁此时机,不断吸收流民青壮,训练将士,以图来日。
冬至祭祀后,阿桃觉得自己精力大不如前,容易疲惫嗜睡。
阿桃以为是天气变冷的缘故,所幸天冷,休农息役,平日要处理的事情也少了。
曼娘时常前来回话,看出阿桃的变化,觉得她这是有喜了。
阿桃怔住了,她摸了摸平坦的腹部,有些不可思议。
她的葵水一向量少且不太规律,也就是嫁入邓家后,饮食好了,葵水才更正常了。
这样想来,她上个月的葵水确实未来。
曼娘唤人请来医者,诊出阿桃确实有喜,近两个月的身孕。
听到这话,阿桃整个人都傻了,失去了平日的镇定机灵。
想到腹中怀了男君的孩儿,生出像他这般聪慧又好看的孩儿,阿桃摸着腹部不住傻笑。
阿桃有孕的消息一出,阖府欢欣。
连致仕在家醉心教学不理世事的君舅都来探望阿桃,嘱咐她好好安养。
不过,君姑还是待在她的净室没有出来,只是遣仆人送来滋补身体都珍贵食材。
看到阿娘连嫂子有孕都不出来,邓婵又生气又委屈,连忙安慰阿桃。
阿桃倒是不生气,这几个月下来,除了成婚那次,她再也没见过君姑。
她总是待在净室里修道,不允许旁人打扰。
阿桃知道君姑身上肯定有秘密,她不好打听,旁人也讳莫如深。
邓婵这次气极之下,倒是吐露几句,但她也只是抱怨阿娘从她小的时候便开始修道,连她也不见。
邓婵也不知道母亲为何醉心修道。
阿桃不予置评,只是宽慰她,转移她的注意。
有孕之后,邓婵待她十分小心,一天三次问好,琐事全部揽了过去,让阿桃好好休息。
有了这么贴心的妹妹,阿桃笑着好好养胎,期待着孩儿的出生。
邓砚收到阿桃有孕的消息已是一个月后。
天寒地冻,赤焰军仍然一边操练新入伍的士卒,一边扩大地盘。
之前的赤焰军打着杀贪官济百姓的旗号,在青州烧起一把火,吸引流民加入,声势浩大。
但赤焰军只会杀贪官,不会治理,像一阵疾风掠过,看着猛烈,却毫无根基。
一遇到正规的军队,便容易溃败。
霍峥意识到这个问题,加强对新加入士卒的操练。
同时命邓砚同李冲、窦南等人攻打青州各郡和治所东阳城。
李冲、窦南等人负责拿下城防,擒拿官吏,邓砚负责劝降官吏,沟通当地豪强士族,委任新吏,安抚百姓。
如今青州六郡他们已经拿下三郡,青州治所东阳城也刚攻克下。
临近年关,他们暂停攻势,先在东阳城修整巩固,待开春再一举拿下剩余地盘,将整个青州打造成赤焰军的大本营。
除夕宴毕,邓砚挥退歌女,独自回到住所。
邓青递上消息,邓砚展开一看,酒意顿消。
再三查看,确认无误后,邓砚心中畅快无比。
他遥望西南,墨蓝的天空浩瀚无垠,繁星闪烁。
那里是他的故乡,那里有他的妻儿。
邓砚离家后便无瑕想家里的事,此刻阿桃的脸却如此清晰地浮现眼前。
她白嫩的脸颊,水润清亮的眸子,处理事务时端庄镇定,看书时严肃认真,而害羞时整张脸都会布满红晕,比桃花还艳丽,含羞带怯地看着他,满是钦慕与依恋,娇小的身子依偎在他怀里。
如今那细柳似的腰肢,孕育了他的孩儿。
邓砚胸口发热,喉结滚了滚。
深夜冰寒,邓砚在檐下站了许久,这热意却仍然挥散不去。
爆竹声起此彼伏,远远传来。
大汉建安元年已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