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四月的风,带着桃李的芬芳轻轻掠过少年的书桌;你是未写完的诗行,在泛黄的纸页上留下永恒的韵脚;你是人间烟火里最澄澈的一笔,在喧嚣中勾勒出灵魂的轮廓。
我总看见你站在旧书页泛黄的边缘,衣袖沾满千年墨香,眉目如秋水般明净。你从《诗经》的蒹葭苍苍中涉水而来,衣袂间还带着先秦的露水;你在李商隐的烛泪里徘徊不去,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执着刻进骨髓;最后你停驻在某个孩童的铅笔尖上,那么轻,像一片羽毛,却又那么重,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重量。
清晨的教室里,有人把心事折成纸船,任你在岁月的河流中漂远。那些欲言又止的叹息沉入水底,化作河床上温润的鹅卵石;那些"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辗转,都在你宽广的怀抱里找到归处。
你记得每一个深夜伏案的背影,台灯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记得作文本上被泪水晕开的蓝墨水,像一朵朵忧郁的花在纸上绽放;甚至记得教室窗外突然停驻的一只麻雀,它歪着头,黑豆般的眼睛映着讲台上老师诵读"落霞与孤鹜齐飞"时微微晃动的身影。
你并非无所不能的神明。
当少年在考场上攥紧笔杆,指节发白;当异乡人在电话里对母亲说着"我很好"的谎言,声音哽咽;你只是默默收下这些颤抖的句子,像收留被雨水打湿的蝴蝶,用文字的羽翼为它们遮风挡雨。多年后,他们在某个加班的深夜突然听见广播里念"当时只道是寻常",钢笔便从指间滑落,在文件上砸出一地星芒,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感动突然破土而出,在心上开出一片花海。
而此刻,晚风正翻过中学的围墙,带着紫藤花的香气。某个女孩在日记本上写下:"语文是永不熄灭的灯。"她的字迹还很稚嫩,像初春怯生生的新芽,在微风中轻轻颤抖。但你知道,岁月的雨水会滋养这棵幼苗。终有一天,她会读懂苏轼"人生如逆旅"的旷达,会在张爱玲"原来你也在这里"的句子前久久驻足,会对着陶渊明的南山,轻轻说一声:"我明白了。"
那时,她眼里的光芒,就是对你最好的致敬。
你始终在那里,如月光照彻千年。
从甲骨文的刻痕到电子屏幕的荧光,从竹简的墨香到键盘的敲击,你以不同的姿态陪伴着每个时代的追梦人。当晨曦染红教室的窗棂,当夜雨轻叩图书馆的玻璃,你依然在等待,等待下一个翻开书页的指尖,等待下一颗被文字打动的心灵。
因为你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在喧嚣中静心品读,文明的薪火就永远不会熄灭,人性的光芒就永远会在字里行间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