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是探春做东,在她的《秋爽斋》举办诗会,仍是李纨主持,李纨见园里海棠开的正艳,便以海棠为题作一首七律,李纨点上香,众人便各自思索起来。
秋爽斋前庭的海棠争奇斗艳,西府海棠如胭脂点雪,垂丝海棠若绛纱垂珠。阶前两株“醉妃”品种最是夺目,重瓣叠蕊,花色由浅粉渐次洇染成深红,恰似美人醉颜。晨露未晞时,花瓣上凝着水晶般的露珠,日光一照,整株花树便如缀满碎钻的锦缎。
檐下另植着几盆白海棠,玉瓣金蕊,清冷孤高,与那红海棠的热烈相映成趣。风过处,红白花瓣纷纷扬扬,落在青石板上,倒似谁打翻了绣线匣子。偶有雀儿啄食花蜜,惊落几片花瓣,正飘在廊下棋枰上,那花瓣边缘微微卷曲,倒真像枚胭脂色的棋子在宣纸上投下的影子。
白若霜绡垂垂缀露,红如胭脂灼灼生辉,粉似云锦袅袅含烟。
众人边欣赏边选题作诗。
黛玉拈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她倚着竹影低吟,苍苔上的白海棠映得罗衣透冷,笔下“偷梨借梅”之喻惊起一片嗟叹,李纨暗忖:“孤标太过,倒合她一身傲骨。”
宝钗题红海棠: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薛宝钗执狼毫立于丹砂色花影中,裙角金线牡丹与红海棠交相辉映。众人皆赞“淡极而艳”四字有庙堂气度,探春抚掌道:“蘅芜君此句,竟把富贵花写出禅机。”
探春咏三色交织: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她挥毫时袖间松香萦绕,笔下白、红、粉三色海棠化作“晶帘月色”,史湘云笑嚷:“好个‘隔破月中痕’,你这爽利人偏能写幽微之态!”
湘云醉题粉海棠: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史湘云半醉踢翻胭脂匣,溅得诗笺斑斑如落英,指着粉海棠高声道:“你们拘着颜色作诗,我倒觉这花儿合该生在瓦砾野径——偏她开在玉盆金阶,岂不更妙?”
迎春默写“芳心无力系残香”,惜春淡描“冷翠湿衣人不知”,宝玉痴看满院花光,忽掷笔大笑:“我原说天下灵秀都聚在此处——”话音未落,被探春笑推入蔷薇架。李纨逐句评点,终将魁首予了黛玉,却见宝钗含笑将诗稿投入白海棠根下,落红顷刻掩了墨痕。
黛玉本想自己吟诵一首,但想到原主的泳海棠诗真的非常精妙,也就随原主了。果然夺得魁首,也算是对原主的慰籍了。
众人兼嚷嚷着要黛玉这个魁首答谢,黛玉便取了古琴弹奏起来。
黛玉一袭素白广袖长袍端坐云台,膝上横卧的焦尾古琴流转月华。指节叩弦如叩玉磬,清泉激石的泠泠声自弦底迸出,霎时惊散竹林栖鸟。忽而长袖当风翻作银涛,七根冰弦震颤如龙脊起伏,《广陵散》的杀伐气被她揉入《鸥鹭忘机》的玄妙,激越处似万壑松涛翻卷层云,绵长时若昆仑雪水漫过星斗。
弦音陡然拔高如鹤唳九霄,她眉峰扬起,青丝飞扬间琴声却愈发空明,恍见女娲补天的五色石自弦上倾泻,每粒音符都裹挟着绛珠仙草承甘露、饮烟霞的千年灵韵。忽有裂帛声破空,尾音凝成剑气直贯银河,满庭飞花凝滞半空,连“秋爽斋”的流水都屏息倒流——原是琴曲终了,唯剩她指尖轻搭弦外,眸中映着破碎的月光与未褪的锋芒。
琴音止息时,满堂寂静如坠虚空。恍若魂魄被琴音洗净,风卷帘栊拂过脖颈,却无人瑟缩,连廊下的鹦鹉都屏息凝神,如醉了一般。
“好!好一首仙音妙曲!”忽然从墙外传来一声清脆的女声,众人才如梦初醒。探春道:“外面是谁?竟是黛玉姐姐的知音。请进来一叙。”
“槛内人妙玉今日有幸闻得仙乐,改日请林小姐到“栊翠庵”喝茶。”说完径自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