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妙玉

    这妙玉出身苏州官宦世家,因家庭突遭变故,剩她一人,到庵中带发修行。她才华出众,精通诗词茶道,性情孤高洁癖,其师圆寂后,正直元妃省亲,她被贾府请入府中,居大观园栊翠庵。

    今日她出庵到园中有事,恰巧经过“秋爽斋”听得黛玉弹琴竟有上位者气度,她是个极通禅机之人,闻之感觉到了金戈铁马之声。她生性孤僻,极少朋友,听出琴音中的禅机,觉得黛玉可交,便出声邀黛玉喝茶。

    第二天,黛玉正在“潇湘馆”观赏竹子,紫鹃拿来了妙玉的请柬:槛内人妙玉谨致潇湘妃子清鉴:

    海棠初绽,红湿满阶。栊翠庵中,新得隔年雪水,并收春露半瓯,适可煎茶。素知卿风骨清奇,不落俗艳,故扫□□,设蒲团,爇名香,以待高士。倘肯移玉一顾,共品灵芽,则花光禅味,两得其趣矣。

    槛内人妙玉合十

    黛玉读了请柬的内容,微微一笑道:“这请柬和妙玉的心性倒是十分相宜。”随对紫鹃道:“你去和小童说,我随后就到。”

    这时宝玉手里拿着一支白海棠一路叫嚷着进来了:“妹妹,我摘了一支白海棠,给你插花瓶里,正合了你咏白海棠的诗句。”

    黛玉刚要收起请柬,宝玉眼尖,已经看到了,抢过去一看,差异道:“这妙玉自来这里,从不和人交往,今日到请你去喝茶,不行,我也要去。”黛玉道:“人家又没有请你,难不成要效岫烟旧例?可惜栊翠庵的梅花雪水不渡俗肠。”宝玉道:“我确实是个俗中又俗的俗人,就让我这个俗人为两位仙子煮茶捧杯吧。”

    黛玉拗不过他,想着宝玉还算清雅,带着他去妙玉应该也不会生气,就带着宝玉一同去了。

    竹影婆娑间,一条幽径蜿蜒向北。穿过几处假山石洞,听得水声泠泠,原是沁芳溪支流绕径而流,落花浮水,偶有翠鸟点波掠过。渐行渐高,石阶苔痕斑驳,两旁老梅斜出,虽非雪时,枝干蟠曲如墨痕勾勒。

    栊翠庵隐于山腰,青松掩映,朱栏半露。庵前一带短篱,遍植老梅、秋菊,不杂俗卉。石阶尽处,山门虚掩,门额上《栊翠庵》三字瘦金清峻。推门而入,但见庭中一株老梅,树下石案净洁无尘,旁设蒲团、茶铛,檐角悬一铜铃,风过时,声如碎玉,更衬得四下空寂。庵后山泉淙淙,竹笕引水入瓮,清冽之气,沁人心脾。

    见两人进来,妙玉冷笑道:“你怎么把个俗人带来了?”宝玉忙作揖道:“槛外人宝玉有礼了,是我这个俗人要跟着来的,莫怪林妹妹。”

    妙玉听宝玉以槛外人自称心中一动:“既来了,就一起喝一杯吧,你可不要谢我,你这次是沾了潇湘妃子的光了。”宝玉喜道:“这个自然,我只谢过妹妹就是了。”

    两人就坐,黛玉因现世读红楼时对妙玉也是深深同情,所以细细打量起妙玉来。

    妙玉容貌清冷如霜雪凝就,眉目疏淡似水墨轻勾,素衣青丝不染俗尘,通身浸透出尘之气。她眉间常含三分孤傲,眸光澄澈却如深潭映月,唇不点而淡如秋菊,面不施粉而皎若寒玉。行动时似松风拂槛,静坐时若古佛垂目,虽带发修行,却比闺秀更添一段冰雪之姿。

    黛玉心中暗赞:好一个出尘脱俗的冰美人。

    妙玉从里间取出了“杏犀?”给了黛玉,把“绿玉斗”给了宝玉,妙玉自用“点犀?”。

    宝玉一看自己的器具和两人的不同,心中不满:“两位仙子用的是仙器,我这个俗人只能用俗器了。”

    妙玉道:“真真是个俗人,不识好歹。”便又从里间拿出一套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海,道:“你就喝下这一海吧。”

    黛玉见了笑道:“宝玉,你喝下这一海,成了什么了?你这不是来品茶的,你是来牛饮的。”

    妙玉听了,想象着那情景竟也微微一笑。

    三人品着茶,黛玉道:“这前年收集的雪水当真不同,清冽甘甜,有难言的妙处。”

    妙玉道:“雪水煎茶,清极转幽。初入口如噙寒梅,一缕冰魂沁透茶髓,龙井的鲜灵被雪水淬得愈发清透,似隔雾看花;岩茶的醇厚则裹上霜气,喉底回甘时竟泛出冷泉般的甘冽。妙在咽下后舌根浮起一丝空茫的矿物味,仿佛梅花落雪时抖落的月光——非人间烟火可拟。”

    宝黛二人兼曰:“精妙之极。”

    闲话了一会,二人告辞出了《栊翠庵》。

    宝玉道:“这妙玉当真是个妙人,行事处事都和常人不同。”黛玉道:“她也是官宦人家出身,想必经历了一些事,外冷内热,保护自己罢了。”宝玉道:“妹妹就是通透,什么事什么人经妹妹一分析就明了了。”两人边说边走,一起回到了《潇湘馆》。

    再说妙玉,在二人走后出了一会神,她今日请黛玉,本是听出黛玉的琴音有玄机,有事要问黛玉,但宝玉一起来了,她就不便问了,不过今日见了宝玉,感觉宝玉也非俗人,心中到也一喜,感觉多了一个知音。

新书推荐: 香草拿铁(ABO) 来自3024 百邪无忌 兔狲今天基建了吗 虚像之证 玄幻圣灵石之光 献给不被需要的人 大难不死后成为修真界毒瘤 青禾令 小竹楼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