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mes的办公室,一场不动声色的极限拉扯开始上演。
“Rich来啦,快坐,快坐。知道我找你来是什么事儿不?”James看上去比齐修还要满面春风,但齐修很清楚这就是个笑面虎。
“James总好,我还真不清楚具体是什么事情。”
(跟你们部门有关联的不就是合同那点事?但我如果说知道,就是我清楚这部分工作有问题,马上一顶帽子就会扣上来了,所以这时候必须说不知道,假装很惊讶。)
“Amoy没跟你说么?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我们最近合作的那个合同的事儿,听说进展不顺利,我觉得可能之前的沟通不到位,我来给你讲一下这个事儿的背景和这个合同的重要性。”
(你说你不知道,那我就把这事说得非常严重,后面也好借题发挥。)
“您说。”
(看你表演。)
“这个合作方我不知道你了解不了解,是我们这行业里国内最大的培训机构,每年学员有十几万人,我们通过这个合作赞助他们这100万的产品,就能让他们这一年十几万学员都用到了解到并且记住我们的产品,光这么算,我们这个项目的回报率就已经比品牌中心那边高出去不知道多少了。再说人家还回购等额的产品,一来一回我们其实相当于没花钱,这样的好事如果让竞争对手抢了去,公司损失可就大了,所以辛苦你这边尽快把合同推进下去。”
(这么重要的项目,你不配合我就是你给公司造成损失。)
“您说的这些我都了解,现在其实主要是一些目前合同里模糊不清的权益的细节问题需要跟对方确认。”
(想给我扣帽子?你先把你们自己部门工作的硬伤解决了吧!)
“权益你就不用操心了,合同权益都是老板亲自跟对方老板谈的,这个不是我说的,你可以去跟老板确认合同条款,我觉得你把法律相关的业务内容把好关,尽快把合同确认了我们跟对方尽快签了最重要,我知道很多竞争对手也都盯着这个合作呢,如果因为合同问题最后没合作成,咱们可都担不了这个责任。”
(你说权益,权益都是老板谈的,有本事你去跟老板掰扯条款,你看老板有没有那工夫和心情听你讲?)
“好的我了解了,我跟老板对一下合同条款,然后就根据老板的条款尽快把合同内容确认了。”
(你挖坑给我跳是吧,可惜老娘早就准备好应对方案了,假装往坑里跳一下麻痹一对手。)
“哎呀,太感谢你了,你要知道啊,我跟老板已经签军令状了,只要这个合作顺利完成,今年我们部门至少完成3个亿的销售额,所以这个事儿现在可都靠你了啊。”
(这么顺利?最后再拿业务吓唬她一下,3个亿,给她点压力。)
“那真是辛苦您了,如果没有别的事儿我回去弄合同了。”
(麻痹战术很成功,见好就收赶紧撤。)
“好的好的,辛苦你了,回头我让Amoy好好犒劳犒劳你。”
(忽悠一下再给点甜头,不信她不上钩。)
“您客气了。”
(你自己蠢以为我也蠢?)
走出James的办公室,齐修回到工位,她没有马上去找老板,她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干这种事儿必须要趁老板心情好的时候。所以她先给老板的助理Cindy发了一条信息,Cindy是个身材娇小可爱的漂亮姑娘,特别喜欢占卜算命,在齐修来这家公司工作之前,Cindy就在朋友的介绍下去找齐修看过运势,被齐修准确命中一个月之后的桃花之后,从此对死心塌地成为小迷妹。
“亲爱的,老板下午都什么安排啊?心情怎么样?”
“下午呀,老板下午要见两波客人,心情咋样不知道,没关系,客人出来我就帮你盯一下,如果看老板心情不错我马上通知你~”
“给你跪了,感谢。”
其实,上个周末齐修最大的收获其实是在跟丹增次仁一番关于“四大皆空”的沟通过后,她已经对怎么搞定这份合同有了超越版本的理解和最新的处理方法,就等着Amoy她们出招,既然现在James动手了,那就怪不得她了。
大约下午四点半,老板满面春风地送走了第二波客人,这一切都被就坐在老板办公室门口的Cindy尽收眼底,她迅速联系了齐修,让她趁老板心情好赶紧上来办事,这是她们两个之间的默契,毕竟齐修那边的业务通常都不是什么让人高兴的消息,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要挑老板心情比较好的时候过来汇报。
齐修接到报信迅雷不及掩耳地夹着电脑杀到老板办公室门前,轻轻敲了两下门,听到老板中气十足地一声“进来”之后,迅速钻了进去。
仅仅10分钟后,她就心满意足地抱着电脑离开了老板办公室。门口的Cindy看她满面春光,问了一句:“搞定啦?”
齐修回给她一个更灿烂的笑脸。
回到工位,齐修乐滋滋地回想起周末跟丹增次仁聊起这个事儿的时候,那是她这几天里,唯一一次跟他有来有回的聊天,其余时间基本都是对不上生物钟只能互相留言。丹增次仁对齐修在公司的法务工作挺感兴趣,他人生经验其实挺丰富,唯独没怎么经历过尔虞我诈的职场,齐修吐槽起自己跟Amoy对线的时候他很爱听,还时不时提出自己的问题。
“我不明白,既然有那么大的问题,你们老板不知道么?他不是之前吃过亏么?”
“这个就是他们恶心的地方啊,老板只是跟对方谈了大致的合作方案,不可能跟对方谈具体执行的细节条款,老板认为这都是下面人的事儿,这也没错,但你架不住下面的人吃里爬外啊。”
“那你发现条款有问题,为什么不能跟老板去说呢?”
“因为合同大的合作条款没问题,跟老板解释细节里被对方埋的坑需要掰得很细,一方面得讲很长时间,另一方面老板又未必听得明白,他是个急性子,只会觉得手下人办事不利,认为你执行得不好才会出问题,执行好了不就行了吗?”
“所以会有一种秀才遇见兵的感觉?”
“是的,所以我在想怎么把自己摘出去就行,赔钱反正赔的也是他的钱,跟我又没有关系。”
“但如果真是条款出了问题,他还是会找你撒气吧?”
“按照过去的经验是的,很可能找我背锅。”
“那你怎么能把自己摘出去呢?坚持不通过?”
“如果我坚持不通过,下一步肯定就是销售那边去找老板告状,说我效率低工作态度不行什么的,老套路了,我不能这么干,我在研究其他办法,比如直接举报他们别的问题,先下手为强。。”
“我在想,有没有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
“就是,你现在具体的合同内容跟老板自己谈下来的内容其实有偏差的,有没有可能让它们一致呢?”
“啥?……你这个思路,我想一下,以前从来没这么想过,如果真这么做的话……”
回想起那次对话,她开心给西藏人发了一条信息:“托您的福,真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