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山

    晨风轻缓,贺柠围绕着田地四处走动,露水还未消退,不一会儿便打湿了裤脚和鞋面。

    玉米苗和黄豆苗长势良好,燕麦草和苜蓿草细细长长的幼苗迎风招展。

    早几天撒的白菜萝卜种子,已经出芽了,顶着两三片小小嫩嫩的叶子,在晨风中摇头晃脑。

    自制暖棚里育的各种菜苗,出苗情况也不错,不过想要移栽的话,还得再等一段时间。

    土豆和红薯倒是还没有什么动静,一个是它们的发芽期本身就要长一点,另一个则是与温度有关。

    生菜和鸡毛菜刚撒上没两天,还没到出芽的时候。

    这几天天气晴的很好,地里面多多少少都需要补充点水分了。

    因此今天的任务非常单一,只有浇地。

    上午浇白菜萝卜生菜和鸡毛菜,总计12亩地;下午浇草莓地,一共10亩。

    不需要浇透,有个两三厘米的墒就够了。

    菜地水量尽量柔和,以免水流把幼苗或种子从土壤里冲出来。草莓地因为根部埋得比较深,水量大一点也没关系。

    上午来的三个人,都是新面孔。三四十岁的年纪,动作都很麻利。

    给她们分好各自负责的地块,其余的完全不用贺柠操心。三人一人领了一台抽水泵,自己就给自己安排上了。

    贺柠抽出时间去种辣椒。

    种子只有10克,她也懒得费事去育苗。划出一小块地,辣椒种子直接撒在土里,再盖上一层薄土。去溪边提了一桶水回来,贺柠举着长柄勺往地里泼水。

    手头的杂活料理完,贺柠查看起了大流量农田灌溉水泵,以及配套使用的农用水带。

    抽水泵暂时用在菜地和草莓地还可以,等到蔬菜和草莓都进入生长期,用水量必然会增大许多,再用抽水泵,无论是从时间或者金钱哪一方面考量,都是极度浪费的。

    更不用说玉米大豆和牧草了,加起来150亩地,指望抽水泵,还不如全靠天收。

    不过大水泵更适合畦灌和沟灌,要论均匀度和节水节能,使用喷灌机效果要更好点。

    喷灌机贺柠不打算买,一年收一季,等有需要了再去租借更划得来。

    设备更新升级,伴随而来另一个需求——申请灌溉用电。灌溉设备的用电需求和用电负荷大,设备接在生活用电上,非常容易出现带不动的情况。

    而且现在贺柠连生活用电都还没接上,用的是小型太阳能发电,勉强能顾得上日常生活和抽水泵的电池充电。生活用电得等房子建好了才能申请接通,生活用水也是一样。

    贺柠花了七千块钱下单了两台大水泵,又花了近六百块钱买了12盘水带。

    钱到用时方恨少,只出不进不是办法,节流也不是脑袋一拍就能节的下来的,重点还是得想办法开源呐。

    贺柠琢磨着去她的那座山上看看。

    山没有名字,也不能总是山啊山啊的叫,因为在北边,贺柠思忖片刻,给山起了个名字“朔方山”。

    一路驰骋到了朔方山山脚下,贺柠手里拿着一把镰刀,背了个登山包,包里装了两个蛇皮袋子还有一把铲子,轻装上山。

    朔方山山势平缓,土层深厚肥沃,表层土壤富含腐殖质,非常松软,一脚下去有种踩屎感。

    5月中旬的山上有了些许青浅的绿意,但更多的还是枯藤杂草和光秃秃的树木枝干,间或能看到一些常绿植物,比如红松、圆柏。

    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灌木、乔木等高低错落着,枯枝干叶、枝条横斜,让人无从下脚。

    贺柠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等进入盛夏之后,山上会是怎样的一幅繁茂画面。

    举着镰刀在身前左挥右砍,清理出一条勉强能过人的小道,贺柠艰难地往前推进。

    枯草丛中有绿色冒出头来,贺柠用镰刀背面拨开,发现了一窝贴着地面生长的婆婆丁。取出铲子,开挖。

    二十来棵婆婆丁,肥肥嫩嫩,装进蛇皮袋中轻飘飘的,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继续往前走,地上零零散散生长着一片芨芨菜,叶片鲜亮,看起来嫩生生的,贺柠一铲子一棵。

    细细长长的蕨菜,直挺挺地立在地面,用手轻轻一掰,咔的一声就断,声音非常清脆解压,贺柠咔咔咔地采摘着,仿佛有股魔力一般,让人停不下来。

    前方有段树干倒在地上,表面看起来坑坑洼洼的,贺柠走上前去,用脚尖轻轻拨弄了下,意外发现一窝野生木耳生长在木头侧面。

    木耳呈黑褐色,个头不大,她小心翼翼地全部摘下,放进登山包之中。

    摘完之后,她翻弄着木头细细察看,又发现一些零星生长着的木耳,一一收进囊中。

    不远处有一片光秃秃的细枝,枝干上布满的尖刺,顶端长着一丛嫩芽,贺柠认出这是刺老芽。

    细枝高的将将到贺柠下巴,矮的也就与她腰部齐平,一点儿不影响采摘。

    一把掰下刺老芽嫩芽,敞着背包口袋往里扔。

    不多时,这片刺老芽嫩芽就被采的干干净净,贺柠的背包也装了半满。

    山里还有香椿树,比刺嫩芽高了许多,贺柠专挑长得细的,用镰刀攀着树身往下压。香椿芽闻起来臭臭的,她举得远远的,伸展手臂去摘。

    香椿芽比较占地方,再加上味道闻起来也不太友好,贺柠把它们扔进了蛇皮袋子里。

    走走停停,背包很快装不下了,蛇皮袋也装了满满一袋,贺柠一背一抱,原路返回。

    返回的时候,她才恍然发现,原来也没走出太远,基本上还是在山脚下打转。

    只能说朔方山物资太丰盛了,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回到住处,把收获的山野菜一一分装,贺柠只留下一点芨芨菜尝鲜,其它的打算都卖出去。不过山木耳份量太少,不值得一卖,她把木耳晾晒起来,准备攒一攒。

    结算完上午的工钱,贺柠开着车往H市赶。城市越大,山野菜越卖的上价儿。

    她没想着去农贸市场,搜索了几个比较有名气的私房菜馆,设置好导航,直奔目的地。

    一栋二层小楼前,贺柠停好车,抬头望去,木质招牌上“德方私房菜”五个大字龙飞凤舞。

    墙上贴有营业通知,贺柠走近两步去看,营业时间中午是从11:00到13:30,晚上是从5:00到8:00。

    这会儿是下午一点左右,饭点儿快要过去了,店里主事儿的人也差不多可以腾开身儿了。

    贺柠拎了一捆刺老芽进了店,店里客人不多,一位带着厨师帽的中年男人迎了过来。

    “姑娘,要吃点儿……”王德方话没说完,视线从贺柠身上落到刺老芽上面。

    贺柠适时说道:“我这儿有一批刚采摘的山野菜,贵店是否有意向看看?”

    王德方接过刺老芽,拿在手里一观二闻三掐。

    贺柠站在旁边静静看着,气定神闲。

    山野菜向来是供不应求,她今天采摘的这些菜,品质、卖相上都没得说,这家不要再去下一家就是了,总归会有识货的。

    “刺老芽都是这种品质的吗?一共有多少?还有别的山野菜吗?”王德方发出了三连问。

    “刺老芽有20斤左右,香椿芽25斤,蕨菜30斤,芨芨菜和婆婆丁不多,各5斤。我车就停在外面,你可以过来看看。”

    两人出了店门儿,贺柠打开后备箱,露出四个半敞着的竹筐。

    每个筐里的菜王德方都抓起来看了看,然后问道:“价格怎么说?”

    贺柠回道:“刺老芽和香椿芽60元一斤,蕨菜40元一斤,芨芨菜和婆婆丁20元一斤。”

    王德方:“价格高了。”

    贺柠不慌不忙,“不还价,不二价。”

    王德方犹豫了下,问道:“能稳定供货吗?”

    贺柠摇摇头,“数量和种类事先定不下来的,山上有啥我就卖啥,而且我也不是天天上山。”

    “这些我都要了。”话说完,王德方喊人过来搬菜。

    过完秤,二人结算,贺柠入账四千一百块钱。

    王德方:“留个联系方式吧,有新鲜菜了,通知我一声。”

    贺柠自然没有什么不同意的,爽快地和王德方交换了联系方式,说道:“我还经营着一家农牧场,再过些天第一批菜苗就可以长成,届时欢迎采购。”

新书推荐: 对你而言 [宝可梦/PM]游戏加载中 寻瓷[征文] 苦瓜味 知微的孤独 通通劝退 攻略隔壁少主后,隔壁炸了 草莓味心事 星星不在角落 偏执自私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