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天色渐渐变暗。
自习课上,时不时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或是翻动课本的细碎响动。时间在这种沉静而忙碌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卫生值日的名单早已写在黑板角落,按学号顺序依次轮流。
今天,轮到姜禾和另一位女生负责倒教室外走廊的垃圾桶。
季如川的目光办公室掠过,发现她正站在老师旁边,手里拿着几沓试卷,神色专注地和老师讨论着什么。
她瞬间反应过来——姜禾这是被老师叫去帮忙改卷了,估计得晚点才能处理卫生任务。
教室里,被安排和姜禾一起倒垃圾的女生起身去教室外走廊,好像要查看情况准备行动。
季如川不动声色地收回目光,低头踢了踢前排李琦的椅子,低声道:“走,去倒垃圾。”
李琦本来正撑着脑袋,听到这话顿时来了精神,斜睨着季如川,慢吞吞地问:“哦?怎么突然这么热心?”
“别废话。”季如川已经站起身,径直走向门口,李琦挑了挑眉,心领神会地跟了上去。
她们走到那位女生身旁,季如川随手拿起垃圾桶,语气随意又自然:“我们正好要出去,顺手帮你们倒了。”
女生愣了一下,本来还想说什么,但见季如川动作利落,便也没多问,随口道了句“谢谢”便回到了座位上。
走廊上人不多,夕阳透过窗户洒落,落在季如川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线条。李琦一同拎着垃圾桶,走在旁边忍不住瞥了她一眼,语气揶揄:“行啊你,现在开始主动了?”
季如川“啧”了一声,目视前方,语气平静:“你可别笑话我。”
李琦低笑:“姐妹我可是百分百支持你的。”
姜禾从办公室出来,指尖还残留着纸张的微微凉意,她抬手把一缕被风吹乱的发丝别到耳后,步履轻快地往教室走去。
她记得自己的值日任务,想着晚自习铃声还没响,正好趁这个空档把垃圾倒了。可当她走到教室角落,却怔住了——垃圾桶空荡荡的,连细碎的纸屑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仿佛有人提前一步完成了这项工作。
姜禾微微皱眉,疑惑地看向四周,随后走向一起值日的同学,低声问道:“你先倒了吗?”
那同学抬起头,随意地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说:“不是我,是季如川,她和李琦刚刚帮忙倒了。”
姜禾愣了一下,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季如川的方向。
季如川正坐在座位上,手里转着一支黑色水笔,指尖轻轻敲着桌面,目光落在摊开的练习册上,神色淡然。
姜禾看着她,眼底泛起一丝笑意,轻轻走了过去。
“季如川。”
她站在桌前,声音清浅,带着温和气息。
季如川闻声抬头,第一眼便看见了姜禾。黑白校服衬得整个人纤细而清透,眉眼间带着一丝淡淡的温度,目光轻柔地落在她身上。
“谢谢你。”
姜禾的嘴角弯起,声音轻而柔,像是一缕拂过心尖的微风。
一瞬间,季如川的思绪有些空白。
她没想到姜禾会特意走过来道谢,更没想到她笑起来会这么好看——是那种不带任何防备的笑,带着一点清晨薄雾般的温
润,像是春日湖面的微光,让人忍不住想靠近,又不敢太过贪恋。
季如川本能地摆手:“没、没关系……”
声音轻得像是怕被风吹散,她甚至有些不知所措,赶紧低下头,翻开书本假装认真读书,书页上的字却全都变得模糊不清,连句子都读不完整。
季如川开始意识到,想要接近姜禾,就不能再仅仅是默默付出那么简单。
她想,要与姜禾成为朋友,或者更近一点,或许先从一些微小而自然的互动开始。
季如川开始有意识地在每个细节上接触姜禾,渐渐地,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悄然缩小。
她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每当班级值日轮到姜禾,季如川总是提前准备好,默默帮她分担。姜禾有时候会因忙碌而忘记自己的任务,或者有其他事情要处理,季如川便会不动声色地在她还未意识到时,黑板擦了,把垃圾桶倒了,扫干净了地面。
偶尔,姜禾发练习册,季如川就站在她旁边搭把手。
学校的早餐窗口总是大排长龙,而操场宿舍教学楼距离又很远,很多同学有时候都因为排队的人太多了,只能等下节课再去买点东西吃。
姜禾刚走进教室,就看到自己的桌上有温热的早餐。她疑惑地看向四周,正巧对上季如川的视线。
她轻咳了一声,视线有些飘忽:“买多了,顺便放你桌上。”
姜禾失笑:“真的吗?”
季如川摸了摸鼻子,没说话。
姜禾心里暖暖的,轻声说了句:“谢谢。”
从那天起,每天早上,她的桌上都会准时出现一份早餐,而季如川的解释始终是:“刚好多买了。”
季如川就这样从默默付出到主动和姜禾聊天。
季如川的内心依旧是忐忑的,每次开口前都会暗自地吸一口气,生怕自己说错话。但渐渐地季如川对自己说:和别人社交的时候我挺自然的,怎么现在不行了。
于是,当她偶遇姜禾时,季如川会热情地扬起嘴角:“嗨,姜禾,你在干嘛?”
姜禾起初有些惊讶,微微愣了一下,但随即也露出了温暖的笑容:“嗯,我准备去宿舍。”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季如川更加自然地和姜禾聊些琐碎的事情,天气,作业,甚至学校里的一些趣事。
“姜禾,早上好。”
“姜禾,去食堂吗?”
“姜禾,今天体育课别忘了带跳绳。”
最初,季如川总是以讨论学习为借口,时不时地去找姜禾聊几句,比如某道数学题的解法,某篇作文的思路,甚至连物理小测成绩都能成为她靠近姜禾的理由。姜禾性格温和,每次都会耐心地回答,也因此,两人的对话变得越来越频繁。
久而久之,季如川开始问姜禾:“你觉得食堂的红烧肉怎么样?”
姜禾思索了一下,认真评价:“有点咸,但比昨天的糖醋排骨好。”
“真的吗?”季如川挑眉,颇有些兴致盎然,“那你明天中午还吃这个吗?”
“可能会换个口味,试试别的。”
季如川从食堂的菜色,聊到班级里的趣事,又从天气变化,聊到课间的广播站音乐。她总是能找到话题,而姜禾也一一回应。
有天课间操刚结束,季如川站在讲台旁,喝着水,目光不经意地扫向她。
她看到了姜禾的发间,不知什么时候沾上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像是课间操时从操场边的梧桐树上掉落的,静静地躺在她乌黑的发丝里,细小的绒毛在光下轻轻颤动。
她伸手去课桌里找,摸到了一直带在身上的小镜子,随即递到姜禾手里,低声道:“姜禾,你头发上有东西。”
姜禾抬头,看了她一眼,有些疑惑地接过镜子。镜子里倒映出她微微偏过头的模样,几缕细碎的发丝搭在肩上,果然,在右侧的发丝间,落着一颗浅褐色的小种子。
她伸手轻轻拈下,随手弹开,目光带着笑意:“谢谢,你怎么发现了”
季如川嘴角微微扬起,装作不在意地耸了耸肩:“小事,我眼神好嘛。”
不知从何时起,在同同班同学的眼里,课间时常会看到这样一幕:
季如川蹲在姜禾的座位旁,随意地翻着姜禾的书本,嘴里却和姜禾聊着天。
“你昨晚作业写到几点?”
“十一点吧。”
“你可真拼,我十点就睡了。”
“明天的体育课,老师说要跑八百米。”
“嗯。”
“你平时有在练习吗?”
“还好。”
不知从何时起,季如川和姜禾的关系,成了班里同学默认的“很好”。就像小组讨论时,季如川的同桌忽然贴脸开大:“季如川,你现在经常和姜禾在一起?”
旁边的人一下子都来了兴趣,连忙起哄:“怎么回事?你是不是有企图?”
“比如想超过姜禾的成绩?”有人笑着补充。
季如川一边在草稿纸上胡乱画圈,一边大大方方地笑了笑:“抱大腿啊,我要是能考到姜禾那个分数,我爸妈能开心一年。”
有一次,陈思向姜禾借红笔,姜禾习惯性地去摸了下自己的笔袋,随口一说:“我红笔在季如川那里。”
她笑了笑,随即去找自己的同桌借了一支笔。她并没有太在意这句话,但话音刚落,陈思瞪大了眼睛。
“什么?在季如川那里?季如川抢的?”陈思有些不敢置信,眼里闪过一丝好奇。
姜禾无奈地耸了耸肩:“她有时会这样逗我。”
陈思托着下巴,眨了眨眼睛,目光在姜禾和她桌上的书本之间来回打转,似笑非笑地问:“你们俩什么时候关系这么好了?怎么感觉她最近老是围着你转?”
姜禾正在低头整理试卷,听到这话,手里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抬起头,似乎认真想了想,才答道:“最近这段时间吧。”
陈思挑眉,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眼神带着点揶揄:“最近这段时间……那感情进展挺快啊?”
姜禾失笑,无奈地看了她一眼,随手合上书本,语调平稳:“朋友嘛。”
陈思撑着脑袋,看着她笑:“是吗?”
姜禾没再接话,转头看向窗外,阳光穿过玻璃洒在课桌上。
她想了想,季如川的确是最近才开始这样热络起来的。以前的季如川,虽然性格开朗大方,但并不会像现在这样——每天课间都要凑过来讲几句话,发练习册的时候总是过来搭把手,就连食堂排队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站到她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