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啊。”说完,赵二狗又挠了挠头发,“我大哥的木工做得可好了,我求了我大哥好久,他都不同意给我做袖箭。”
果不其然!谢淮心里冷哼一声,他就知道这个赵文远别有用心!
“谢先生,你问这个做什么?”赵二狗眨巴了一下眼睛,暗搓搓道:“谢先生,你也想要袖箭吗?不如我去问问我大哥,让他给你做一个,他保准儿同意!”
谢淮微微一笑,“不用,我只是担心你用袖箭会伤着人,既然你没有,那我就放心了。”
赵二狗讪讪地走了。
次日是个大晴天,苏知棠陪着文郎中一同去县里卖药材。
前些日子买的猪肉都吃完了,虽不知谢淮这身体较之前好些了没有,但苏知棠觉得自己肚子里总算有了些油水。
刚到县里,苏知棠便发现大街上打扫的很是干净,街边的树枝也全都修剪过。
不止如此,街道上巡逻的官差也变多了。
苏知棠和文郎中分开后,便径直来了上次的肉摊前。
“今日这是怎么个情形?”苏知棠奇道。
苏知棠每次买猪肉都来这个摊子,见既是熟客,摊主便一边切肉,一边压低了声音道:“您是有一阵子没来县里了,咱们县要接待大人物了,可县令可不得好好捯饬捯饬。”
苏知棠恍然大悟,蓦得想起沈听雪的话,苏二姑娘和国公府的二公子要来永安县。
刚把肉放进背篓里,苏知棠便听到不远处的城门口处一阵喧嚣,还有官差赶人的声音。
循声看去,苏知棠一眼看到策马缓行的骑队里位于正中央的男子,他身着青衣,腰间玉佩在阳光下泛起温润的光泽,战马毛色如墨,铁蹄叩击青石板发出沉郁的声响。
此人好生眼熟!苏知棠眯了眯眼睛,总觉得自己好像在哪里见过他。
男子身后还跟着一辆马车,车辕上的鎏金纹饰若隐若现,跟随在周围的约摸十几个人,皆着黑色窄袖劲装。
官差们大喊着让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速速退开。
眼看官差们就要轰到她这里了,苏知棠收回目光,转身往一旁的小路上走去。
若非文郎中还在药铺等她,她一定得等这人走过来仔细瞧个分明,再回家与如意秀秀讲讲这稀罕事。
只一个晃神,骑着高头大马的谢澈皱起眉头,他刚刚好像看到了苏知棠?
这个想法一出,谢澈不由冷笑一声,苏知棠此人奢靡成性,尤好金子,她非七宝阁的首饰不戴,乃是七宝阁的座上宾。
凡是苏知棠看中的首饰,七宝阁皆在其上刻下一朵海棠花印记,也正因如此,苏雅意才能一眼断定这永安县县令之女头上的发钗是苏知棠的。
刚刚一闪而过的女子乍一看去却与苏知棠有几分相似,不过她头上戴着一支普通的绒花发簪,绝不可能是苏知棠。
这边的苏知棠进了药铺,文郎中早已等候多时,两人归拢了一下东西,苏知棠这才想起来谢淮的抄书还没送到书铺,又匆匆忙忙往书铺走去。
刚踏进书铺,便听到熟悉的呵斥声,“……定要你好看!”
“小翠?”苏知棠诧异地四处张望了一下,没看到沈听雪。
小翠一愣,连忙给苏知棠行了个礼,笑道:“原来是文姑娘。”
苏知棠疑惑道:“这是怎么了?”
小翠叹了口气,愤愤不平道:“我家姑娘等着看最新的话本子,这书铺掌柜天天说明天到,奴婢一连来了好几天,可连话本子的影子都没看到。”
说着,小翠瞪了书铺掌柜一眼,“若是没有就算了,怎能这样诓骗人呢?”
书铺掌柜擦着额头上的汗,无奈道:“小翠姑娘,这无暇子什么时候出话本子,小的也不知道啊!您就为难小的了!”
苏知棠连忙打圆场,“掌柜的,你这样可真真是不厚道了,不如这样吧,若是出了新话本子,你派个伙计给小翠姑娘送去,怎么能天天让人家姑娘顶着大太阳往你这里跑呢?”
书铺掌柜一听,忙不迭地应下了。
见小翠还面带愠色,苏知棠打岔道:“怎么今天不见你们姑娘亲自过来?”
小翠叹了口气,“这不是京城的苏二姑娘要来了吗,我家老爷命我家姑娘在家等着,哪也不许去,真真是愁死人了。”
苏知棠立刻想到了刚刚的马车,便笑道:“你呀,也不用愁了,我过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一辆马车,想来就是你家姑娘的贵客了。”
小翠一愣,连忙和苏知棠道了别,往沈府赶去。
“刚刚多谢姑娘了。”书铺掌柜总算松了口气,接过苏知棠手里的书,又笑道:“你夫君身子如何了?”
苏知棠一边把铜钱装进荷包,一边道:“吃了掌柜送的人参,自然是好了许多。”
书铺掌柜哈哈笑了起来。
和书铺掌柜告了别,苏知棠和文郎中坐上牛车,往大河村赶去。
这边的小翠刚刚赶到府上,苏二姑娘苏雅意已经在沈府女眷的陪同下在沈府逛了一圈。
看着自己的女儿沈慧心唯唯诺诺地跟在沈听雪身后,李氏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堂堂沈府的二姑娘,倒像是沈听雪的丫鬟一般。
余光看到小翠进了院子,李氏的气总算找到了发泄口,低声呵斥道:“哪来的贱蹄子,愈发的没规律了!若是冲撞了贵人,看我不叫人剥了你的皮!”
院子里的花开得正盛,苏雅意抬了抬眼皮,目光落在沈听雪发髻上的金钗上,“你这金钗做得着实与众不同,我在京城找了好几家,竟连相似样式的都没有。”
沈听雪立刻笑道:“若是苏二姑娘喜欢,我送你就是。这本是一对,只可惜离京前我送了表姐一支,眼下只剩下这一支了。”
说着,沈听雪便伸手去摘,苏雅意摆了摆手,“君子不夺人所好,我虽是一介女流,却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这金钗入了二姑娘的慧眼,是它的福分,它戴在我头上是光彩夺目,可若是戴在二姑娘头上,那也顶多算是锦上添花罢了。”沈听雪摘下金钗,苏雅意身后的丫鬟立刻恭恭敬敬接了过去。
“你上次说,你这金钗是当铺掌柜所赠,不知能否带我去看看?”苏雅意笑了笑,又问道。
“那自然可……”沈听雪话还没说完,便被打断了。
“哎呀,我家慧心倒是常到那边去。”李氏推了沈慧心一把,“慧心,还不快带苏二姑娘过去。”
沈慧心性子素来怯懦,此时被推出来又羞又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苏雅意微微蹙眉,沈听雪暗暗叹了口气,只得站出来解围道:“我二妹妹虽常到那边去,不过却没去过当铺,还是我陪二姑娘去吧。”
“那再好不过了。”苏雅意面带笑容,意有所指道:“带的人多了反倒碍手碍脚起来,还是少带些人手,我也好四处逛逛。”
等苏雅意和沈听雪走远了,李氏又恨铁不成钢地点了点沈慧心的额头,“你瞧瞧沈听雪,再看看你自己,哪有一点沈府二姑娘的样子?”
沈慧心恼羞成怒,“人家原本就是要大姐姐作陪的,偏你把我推出去丢人。”
说完,沈慧心一跺脚,哭着跑开了。
当铺的钱掌柜看到沈听雪时不由一愣,连忙从柜子后面跑出来磕头行礼。
沈听雪命人把他扶起来,笑道:“我过生辰时你曾送了一对金钗,可还有类似的首饰?”
钱掌柜摇了摇头,心里顿时复杂起来,难不成这金钗真是什么抢手的东西不成?早知道当初就不和文知知闹得那么僵了!
这么想着,钱掌柜心里又暗暗打起了小算盘。
苏雅意的大丫鬟柳絮拿出刚刚沈听雪给的金钗,“掌柜的,这是你家的东西?”
钱掌柜自然认得这金钗,连忙笑道:“是我家的,当初我买下这金钗,足足花了十两银子,那……”
苏雅意心里冷嗤一声,果然是穷乡僻壤,这七宝阁的金钗,莫说是十两银子,就是一百两银子,那也有人买。
柳絮打断道:“凭证可还在?”
钱掌柜连连点头,从柜子里翻找了片刻,拿出一张死契,双手呈到柳絮面前。
柳絮接过死契,上下看了两眼,“这个文知知是什么人?”
文知知?
沈听雪愣住了,这金钗是知知的?
钱掌柜不知道站在屋里的这位陌生姑娘是什么人,但看沈听雪对她也是以礼相待,心里不免又打起鼓来,“她,她是一个郎中的孙女。”
站在一旁安静注视全场的苏雅意突然出声问道:“沈姑娘认识此人?”
沈听雪佯装镇定地笑了笑,“想来是大河村文郎中的孙女,我与她有过一面之缘。”
“哦?”苏雅意似乎终于来了兴趣,“不知她年芳几何?”
“约摸八九岁吧?”沈听雪面上带笑,心里却乱作一团。
苏雅意眸光微闪,“想来这大河村是个富庶之地了,八九岁的孩子手中也有这么贵重的金钗。”
钱掌柜此时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只是他是在永安县讨生活的,自然不会揭穿沈听雪,便跪在地上磕头道:“贵人明鉴,我们当铺做得都是正经生意,那丫头只说是……说是日子难过,这才要当了金钗,我也是可她可怜,还多给了她一两银子。”
苏雅意摆了摆手,温和道:“我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只是觉得这大河村是个好地方。”
沈听雪笑道:“哪个村子不是有穷有富呢?这文郎中医术极好,我还专门去他那里看过病呢,想来他手头也是有些积蓄的。”
苏雅意笑了一声,不置可否,“连你都这么说,看来这位文郎中的确医术了得,那不如改日你带我去这大河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