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一天过,转眼就到了年关,林家村的人已经在山谷里住了一年多了。
往年这个时候,村里各家各户早该置办起年货,家家户户忙着扫尘、蒸馒头,可如今困在山里,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几乎是坐吃山空。
一开始,大家还能靠着带来的存粮勉强维持,可随着时间推移,村里不少人的米缸都见了底。
有人家开始用野菜掺着少量杂粮煮稀粥,孩子们饿得没了刚入谷时的活泼,大人们也面黄肌瘦,没了往日的精气神。
这天清晨,林窈刚打开屋门,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带着妻儿跪在门口。
这人是林永元。林窈对他印象不错,是个吃苦耐劳的,平日里为人老实,从不与人红脸。
他是林德茂的堂侄,也是林有功的堂弟,算起来,可是说是林窈的远方堂哥。
此刻他穿着打满补丁的旧棉袄,头发乱糟糟的,脸上满是憔悴,身边的媳妇红着眼圈,怀里抱着一对两岁大的龙凤胎。
两个孩子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小脸蜡黄,嘴唇干裂,怯生生地靠在母亲怀里,连哭的力气都快没了。
林永元看到林窈出来,立马就磕了个响头,“阿窈妹子,求你了借点粮食。”
他声音哽咽,“家里实在没粮了,这俩孩子再饿下去,怕是要撑不住了。求你借点粮,等出去了,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还你!”
他媳妇也跟着哭:“阿窈,我们知道这时候借粮不地道,可实在没办法了,你看这俩孩子....”
林窈连忙上前扶他们:“永元哥,快起来,有话好好说。”
她看着那对瘦得可怜的孩子,心里也不好受,可转念一想,这借粮说得好听,谁也不知道要在山谷里躲多久,大概率是有借无还。
更关键的是,一旦开了这个头,村里其他存粮不够的人肯定会纷纷找上门,到时候她家的存粮就算再多,也经不住这么借。
升米恩,斗米仇,要是哪天她没粮可借了,之前的好说不定都会变成怨恨。
不远处也有已零零散散站了不少村民,他们紧紧盯着林窈的一举一动,有人还悄悄踮着脚观望,生怕错过什么细节,嘴里虽没说话,脸上却写满了急切。
这些人家几乎都和林永元家一样,存粮早已告急,有的甚至已经靠挖野菜充饥好几天了,此刻就是特意赶来看热闹、探风向的。
“你说永元家能借到粮不?”人群后排,一个妇人拽了拽身边人的衣角,声音压得极低,“要是阿窈肯借给他,咱们家是不是也能去求点?我家那小子,昨天还喊着肚子饿呢。”
旁边的汉子皱着眉,却也忍不住点头:“不好说,阿窈妹子虽心善,但家里粮再多也经不住借。不过永元跪都跪了,她说不定会松口。”
不远处,一个老婆婆怀里抱着饿得没精神的孙儿,浑浊的眼睛直直盯着跪在地上的林永元一家,嘴里小声念叨:“要是能借到就好了,哪怕只借一碗米,给孩子熬点粥也好啊。”
“哼,借粮?”一声轻嗤突然从人群侧边传来,打破了这份压抑的期盼。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康氏抱着胳膊站在树影下,脸上带着几分讥讽,眼神里满是不屑,“你们也不看看林窈那丫头是什么人,她要是真有心借粮,早把粮拿出来了,还用得着永元哥跪这么久?”
她声音不大,却足够让周围几人听清。旁边的妇人皱了皱眉,忍不住反驳:“康氏,你这话就不对了,阿窈妹子平日待咱们不薄,之前还分过鸡蛋给孩子们吃呢。”
“待咱们不薄?”康氏冷笑一声,往前凑了两步,故意让更多人听到,“她要是真厚道,会把我家叶东关在山洞里?会眼睁睁看着大家饿肚子,却不肯拿出一点粮来?我看她就是故意的,故意看着咱们着急,好显她能耐!”
这话一出,人群顿时安静了几分。
有人想起叶东偷粮被关的事,觉得康氏是非不分,也有人被她的话勾起了焦虑。
那个抱着孙儿的老婆婆叹了口气,劝道:“叶东家的,过去的事就别再提了,叶东那是做错了。现在大家都难,还是先想办法找粮要紧。”
“做错了?”康氏眼神一厉,“他不就是拿了点粮吗?还不是为了养活孩子!林窈倒好,心狠手辣地把人关起来,现在大家求她借点粮,她还拿乔,我看她就是没安好心!”
她越说越激动,仿佛要把所有怨气都发泄出来。围在前面的人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不想跟她起争执。
康氏看着众人的反应,心里更觉憋屈,却也知道再闹下去讨不到好,只能悻悻地闭了嘴,可眼神里的恨毒却丝毫未减。
她悄悄往林窈家院门的方向瞥了一眼。要是林窈真不借粮,大家肯定会怨她,要是她借了,以后有的是人上门求借,她也要去分一杯羹,总有一天会把她家的粮掏空。
不管怎么样,她都等着看林窈的笑话。
这边,林窈蹲下身,摸了摸孩子冻得冰凉的小手,沉声道:“永元哥,不是我不借,是借粮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咱们总不能一直坐等着粮吃完,得想办法自己找活路。”
林永元愣了愣:“找活路?这山里能有什么活路?”
“打猎。”林窈抬头看向众人,声音清晰,“这山谷周围的山林里,肯定有野兔、野鸡,说不定还有野猪。咱们组队出去打猎,只要肯出力,总能有点收获。一个人出去打猎危险,但是一群人一起出去,互相搭把手,想必会安全不少。”
这话一出,周围闻讯围过来的村民都眼前一亮,可很快又蔫了下去。
有人小声说:“我家没男丁,怎么打猎啊?”
还有人担心:“组队的话,万一有人偷懒,或者分东西不均怎么办?”
林窈早有考虑,接着说道:“我建议,先由大家投票选出三个队长。这三个队长必须有打猎经验,村里人人信赖,还得公正。选好队长后,大家自行组队,同一队里,有家丁的出男丁去打猎,没男丁的就负责后勤,比如准备弓箭、处理猎物、烧热水,每个人都有活干。打猎回来的食物,按出力多少分,队长负责记录,大家一起监督,保证公平。”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样一来,不管家里有没有男丁,都能参与进来,也能保证每个人都有饭吃。总比坐等着粮吃完,大家一起挨饿强。”
村民们听了,都纷纷点头。
“这个办法好!”
“我选刘大壮当队长,他以前打过猎,还公正!”
“我看诚哥儿也靠谱,我选他!”
“诚哥儿年纪太小了,他可没打几年猎。我觉得里正家的小子倒不错。”
林永元也松了口气,连忙说:“阿窈妹子,你这个主意好!我愿意加入,我以前跟着我爹打过野兔,能出力!”
林窈看着眼前重新有了希望的村民,心里也松了口气。
她知道,只有让大家团结起来,靠自己的双手谋生,才能在这乱世里真正活下去。
年关虽难,但只要肯努力,总能熬过这个冬天。
里正见众人对打猎的提议都很认可,当即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阿窈的主意,那咱们现在就开始选队长!想推荐人的或者自告奋勇的,都站出来说说!”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热闹起来。
“我推荐刘大壮!大壮常年在山里砍柴,还打过野猪,经验足得很!”
“我选林有功!他是里正爷的孙子,做事公正,咱们信得过!”
“方大余也靠谱啊,他熟悉山里的草药,肯定也知道猎物常出没的地方!”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有了共识。
“好!那咱们的三个队长就是刘大壮、方大余和林有功!”里正高声宣布,“接下来大家自由组队,每个队人数别太多,十到十五人就行,方便管理和打猎!”
选好队长后,自由组队的环节更是热闹。
刘大壮刚站定,就有不少家里有男丁的村民围了过去:
“大壮哥,我家汉子跟着你,你多带带他!”
“大壮叔,我力气大,能扛猎物,算我一个!”
刘大壮经验丰富,跟着他打猎,大家觉得心里有底,他的队伍没一会儿就快满员了。
林有功那边也不逊色,他站在里正身边,不少村民觉得跟着他能得到更多照应,加上他做事公正,不用担心分猎物时吃亏,很快也聚集了不少人。
没一会儿,刘大壮和林有功的队伍就都满员了,剩下的村民你看我我看你,都看向了一旁的方大余。
方大余性子内向,站在原地没怎么说话,看着身边的零星几人,脸上没什么表情,心里却难免有些失落。虽说他也是大家选出来的,但是大家都是优先考虑了另外两人,剩下没能进入他们的队伍的人才到他这儿来。
就在这时,林诚带着阿柱、阿福几人走了过来,笑着说:“大余哥,我们几个跟着你。”
林诚家劳动力充足,存粮也比别家多,大家都以为他不会加入任何队伍,没想到他会选择方大余的队伍。
方大余显然也没想到他们会选择自己,当即露出了感激的笑容:“有你们帮忙,咱们队肯定能有不少收获。”
康氏看到这一幕,眼睛转了转,也快步走了过来,对着方大余就开始卖惨道:“大余哥,我也加入你的队伍吧。我家没男丁,还有两个娃儿要养,我什么都可以做的,帮忙处理猎物、烧热水,做后勤肯定没问题。”
方大余看向康氏,眼神里带着几分意味深长,他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行,那你就跟着我们队,负责后勤的事。”
康氏脸上露出笑容,连忙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