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连轴转后,陈宣终于登上了回德国的飞机。
三年半了,她终于又回来了。
是的,虽然她是一个在中国活动了三年半的身高一米八出头的女爱豆,一半的人生都在中国生活学习,现在影大导演系在读,但她是个货真价实土生土长的德国人。
就是不太看得出来。
漫长的飞行后,飞机终于着陆了。
虽然陈宣是把航班信息发了,但陈为念要带训练,托雷还在南半球,她也没指望有人来接,大概率她得自己回家。
陈为念,她妈妈,德甲球队德迪的教练,大家习惯叫她“女士”。现在是德甲的冬歇期,在放了半个月的假后,德迪的冬训已经开始了。
托雷,她爸爸,球探。
只是从落地那刻开始,她就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像是有什么在等着她似的。
越往到达大厅出口走,预感就越强烈。
一出门口,陈宣立刻就感受到被人注视了。
她很快锁定了接机人群中的一个身影,径直走了过去。
从头到脚都是黑色和灰色,毫无特征和辨识度。在这个时尚严重匮乏的地方,和其他人的区别也就在于其他人穿着羽绒服棉袄冲锋衣,那个人穿着大衣。
陈宣嘴角不自主地上扬。
那人看到陈宣向他走来,自然地伸出手,陈宣也就顺势将行李箱往前一送,拉杆扶手精准地滑到那人手下。
那人的金发藏在帽子里,半张脸藏在围巾里,藏在方框眼镜后面的蓝眼睛笑眼弯弯。
扬,德迪队长,近两米的大中锋。他爸爸是德迪的高管,当年正是在他的力邀下,陈为念来到德迪执教。陈宣和扬同龄,在跟着陈为念来到德市后,两个人一起上学和训练,直到陈宣前往中国。
“收收你的笑容,全副武装成这样都挡不住。”陈宣忍俊不禁,对扬说道。
“大小姐你的好眼力就暂时待机一下啦。”谁让他每次看到她都如此不受控。
“你怎么来了?不用训练吗?”
“和女士请假了。”
“这是惊喜?”
“你想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他们往停车场走着。
“你时差倒好了?”
“倒好了。”
陈宣看着扬走向的那辆车,看看车身,又看了看车牌。
“这不是我妈的车吗?”
“是,开我的有点招摇。”
陈宣想了想,“是的。”
如果开扬自己的那辆车,那都不好说能不能溜出来安稳地来到机场。围追堵截,怎么都会碰到一项。
确认没有人跟着后,扬摘下眼镜和帽子,将围了几圈的围巾松开,随意地挂在脖颈上,里面的酒红色内衬露了出来。他理了理领口,手指将金色的头发向后梳蓬松。
陈宣略有些无奈地看着扬,刚才的他好像只开屏的孔雀。
不过不得不承认真的挺帅的。
车在高速上风驰电掣,车载音响还适时的响起了to two的出道曲《it's my turn》。
it's my turn,driving on highway,faster no fastest no upper limit,do not get in my way.
这也,太应景了。
“我在这待半年,是不是可以去考本这边的驾照。”
“想飙车?”
“中国限速。”
“哈哈哈哈。”
“你请假出来他们有八卦什么吗?”
“出来的时候没有,但等会发现我开的是女士的车,估计群里就该轰炸了。”
“啧。”
“你们最近训练如何?”
“这天气太冷了,还好过几天就去北非了。前几天开训时女士还说冬训会有新变化。”
“嗯哼。”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扬将陈宣送到家里后,开回了训练场。
晚上陈为念回到家。虽然陈宣这么久没回家,但她们半年前才在中国见过。
亲情时刻过后,陈为念进入正题,“做好准备了?”
“都在这里了。”陈宣指了指终端,指了指自己的大脑,最后指了指自己的身体。
“就等你了。”陈为念说。
虽然前两年德迪被制裁禁止引援,先前夺冠的球员们退役的退役转会的转会,球队的阵容称得上一句千疮百孔,唯一能看的只有夺冠主力阵容中唯一还在德迪的中场“妖刀”拉斐尔,但在陈为念的带领下,这支联赛实力垫底的球队不仅没有降级,上赛季最后排名联赛第七,还通过附加赛踢上了欧战。
但这个赛季,赛季前引援解禁,赛季初还稳扎稳打的德迪在赛季中期突然抽象,成绩一路俯冲,已在降级区边缘徘徊。
这还是陈为念执教德迪以来唯一一次如此狼狈,过往的德迪永远是昂扬向上的,即使被制裁也仍然保有向上冲的势头。为什么明明去年解禁引援了,成绩反而下滑了。
鉴于陈为念给德迪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辉煌,即使会有怨言,德迪球迷仍给予了陈为念充分的信任。
其实,这都是陈为念有意为之的。
在得知陈宣明年年初回国后,陈为念就对球队的各方面做出了大调整。
制裁期间队内球员基本都是德迪自家青训的,本身就是套用陈为念的战术理念培养训练的,对陈为念的战术体系的理解和指令的熟悉程度自然不用多说,赶鸭子上架后也能很快适应,基本是无缝衔接。
放开引援后,踢出身价的本土球员大量转会,球队引入大量新人,整个球队和原来两模两样。
引入球员后德迪的整体实力相比之前是要提升不少,但新人风格各异,不说塞进德迪的体系,光他们自己磨合就要费不少工夫。
盲目将人塞进德迪的原体系是不现实的事情,原体系也被对手们摸清并予以反制,以原体系为基础的战术变换不是长远的路子,陈为念想借这个契机探索一条新路。
不破不立。
只是,怎么破。
球队和球迷被辉煌的成绩惯得胃口变大了,之前成绩下滑还可以用制裁来解,如今解禁后反而更加退步……
她还不想离开德迪,即使只是下课的可能她也不想去赌。毕竟德迪能最大限度地让她施展拳脚。
得想个稳妥的方法。
慢慢来吧。
转机发生在上半程中期,陈宣和她说她要回来。
术业有专攻。陈为念相当了解自己女儿的身体天赋和对足球的敏感度。战术层面陈为念有自傲的资本,但陈宣依旧能提出不少有建设性的意见,即使她已经远离足球很多年了。
“你回来后想来球队帮忙吗?”
“做什么?”
“助教。”
“不是不行。开学前还有很长时间。”
“但助教要我做什么?”
“你想做什么?”
“战术我就不指手画脚了,但这帮人技术真的……很别扭。”
“那你的想法?”
“之前那帮偏科工兵年龄大,伤病多,各方面都定型了,也就像你那样互补的将就用用。”
“这帮人年轻身体好,没受过大伤,技术习惯都还没成型,能练。”
“不说练到拉法那样,但一半还是能到的。”
“全能型球员是主流,今年引入的球员有不少看身体素质都有这个潜质,但不一定适配球队。”
陈为念相信陈宣的能力,她当爱豆能教跳舞,拍电影能干武指。虽然行业差距极大,但这些球员又不是没有基础的。
拉斐尔跟着她混了一个暑假,起步就是洲际级了。当然这和拉斐尔本身的天赋有分不开的关系。
“你能来帮忙的话,那我可以放开手脚了。”陈为念说。
“你想怎么样?”
“你和我讲过的,科研需要实战。”
陈宣懂了,陈为念想在接下来的比赛中把脑海中的设想落实一遍。
陈为念真的是很信任她啊。整活是需要有好成绩做支撑的,陈为念能这么踌躇必然是预料到了这么做成绩不会好,那想要帅位稳固球队上下不震荡,那下半程就必须拿出成绩。
下半程要出成绩,冬歇期就必须要有提升。
陈宣后知后觉,“你早就想让我去练他们了是吧。”还引导我请缨。
“哼哼。”陈为念闷笑。
“其实你赛季初就可以实验,怎么还要等呢?”
“新人初来乍到没有成绩打底会迷茫,不利于掌控更衣室,执行力不过关的话后期成绩没法达到预期。”
“这简单,给他们个下马威,再来个胜场做的强心剂,并配上荒唐事转移注意力,一套连招,小意思。”
陈宣的说辞逗乐了陈为念,“那就你来执行。”
现在回到正题。
“也这么长时间了,你有看中的吗?”
陈宣知道陈为念一直想凑一套属于她的理想阵容,拉斐尔是毋庸置疑的核心,但其他位置还是空缺的。
这不,解禁后引入这么多人,就是在广撒网刮刮乐。
“门将有了,得等,还没成熟。”别说成熟了,都还没成年。
陈宣一听年龄,呲牙“啧”了一声。
“等他发育完就是一门。”
“这么夸张。”陈宣是真震惊了。
因为这个不仅不是即战力,还是块硬骨头,情况复杂,陈为念就先跳过讲下一个了。
“扬,身体条件是真的好,脑子也好,就是技术差了点。如果能提上来,算一个。”
“马丁,各方面很均衡,没有短板也不突出,看看能不能继续挖掘。”目前主要踢的是左边前卫。“太工兵了也不好。”
“乔纳,神经刀。”巴拉圭人,中场,三个字就完美概括了乔纳的优缺点,神鬼二象性。
“斯蒂尔德,我觉得他的位置可以往中线挪。”新西兰人,新援,左后卫。“他现在是副队,刚提上来的,扬已经提议下赛季让他当队长了。非常有领导力,在新西兰也是一路队长。”陈为念没说的是,她已经在想门将就位后,斯蒂尔德能不能管得住他了,左中卫是个离门将更近的位置。
“队内目前就这些?”
“派特型的多多益善。”
“这是消耗品。”
“那其他球队有你看中的吗?”陈宣八卦道。
“艾维迪?”陈为念立马蹦出这个名字。
陈宣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这谁都想要啊。”金童,超级豪门班狮青训出身,身价爆炸,硬件完美,技术极佳,全能选手,目前在班狮主踢前锋。“想想就好了。”这种球员全世界都眼馋。
“低配艾维迪也行。”陈为念给了个方向。
“还有吗?”
“之前看东欧区国青比赛,塞尔维亚有个中卫不错。”
等等,要素察觉——
“我们队里没有科索沃人以及类似情况的球员吧?比如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
“没有。”
“那还行。”
“目前就这些。”陈为念说。
“十一分之七,”陈宣脑海中排了排,“你的终极阵容是442?你还真是对称达人。”陈为念之前的惯用是433,都是四后卫。
“但现在踢不了四后卫。”陈宣说。
“是,下半程还是老实用三中卫。”现在球队的后防羸弱混乱,前场又暂时没有比丢球多进一个球的能力,这也是球队失分严重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