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盛秋被折腾得说了许许多多软话才勉强存了些力气,不至于第二天腿发软得下不来床。
陈迹第二天倒像个没事人似地在眼前晃悠,仿佛昨晚做那么恶劣的事情不是自己。
开新文以来反响还不错,再加上这阵子没什么事,在陈迹家她也只用管写文和看书,没有之前工作的烦心事,整个人神清气爽不少,虽然也会卡文,但好在她有足够多的时间,每天都卡着DDL更文。
编辑罕见地不用催稿,只是随手发了个链接,问她有没有兴趣。
盛秋点进去看了看,原来是平台和线下书店联合策划的宣传活动,类似于作者的创作个人谈,盛秋不知道一个网文十八线扑街选手,这活动关她什么事?这不应该是网文大神才去分享叨叨自己的心路历程吗?她去干嘛?有谁想听一个菜鸡的故事?
辣条编辑毫不客气地发来了满屏爆笑,这才和她慢慢解释起来。
【AAAA发疯编辑(辣条):笑死啦你怎么这么可爱!大神也去的。】
编辑报了几个网站里如雷贯耳、作品常年霸榜各类榜单的作者名字,一长串,然后语重心长地和盛秋说,“你就当是读者,去学习学习经验也好,你最近新文成绩还不错,虽然音乐是个几乎快要被人写烂的题材,但不知道为什么今年好像又火了起来,这次是音乐书店找上门的互动,去的作者也有不少同题材的代表作,我们网站最近几年断层比较严重,读者流失得很厉害,上面意思是想看看多让老作者分享分享心得体会,新作者也尽快成长起来才好。”
简而言之一句话,反抗是没用的,放弃吧。
好吧,眼下这情况,盛秋确实没有什么拒绝的权利。
活动安排在周二下午,还有几天能蹦跶,盛秋趁着这几天疯狂码字,快到晚上时和陈迹一起去贺铭的琴行转转。
音乐会之后贺铭便忙起来了,以前盛秋去的时候音乐教室好歹也会空几个,前台也常有些妹妹们闲聊,现在再去时,就只剩贺铭一个人忙得脚不沾地——前台都是来咨询上课的家长,打听这儿的师资情况,有些有中意的老师人选,想约着上节体验课。
两人赶到的时候,贺铭正忙得满头大汗,奋笔疾书地记下家长们报出的空闲时间,和电脑上的课表细细比对,陈迹和盛秋没打扰,只使了个眼色便安静在沙发上坐下。
贺铭好不容易忙完,大喇喇往沙发上一躺,仰起头长叹一口气:“赚钱怎么这么累。”
闲得时候发慌,忙的时候他又恨不能像孙悟空一样分身,贺铭没有那么贪心,不用千千万万个猴子猴孙,只用分出一个帮他承担一半工作就谢天谢地了。
盛秋心想,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贺老板最近生意很好啊。”陈迹笑了笑。
“陈迹你少来好吧!”贺铭坐直身子,傲娇地哼了声,“不是都怪你办什么音乐会?也不知道哪个祖宗看到了,录了一小段放到网上,巧了不是?就说我带的学生不会太差吧,酒香不怕巷子深,像我这么低调的人都能被发现,说明现在人的音乐审美还不至于没救。”
陈迹听了这话,和盛秋相视一笑。
贺铭的性子比较孤傲,他不太在乎钱,就像开琴行的初衷也不是奔着赚钱的目的去的,只是因为他还有些兴趣,又懒得自家学弟妹在其他琴行那领着两位数一节课时费的可怜巴巴的工资,每天除了排不完的课表还要兼职着行政工作,简直就是现代牛马。
所以这么长时间以来,他对琴行的业绩其实没有什么要求,也鲜少有什么宣传,这在一众靠低价竞争、巴不得消费者一次性买终身课包又不销课的黑心同行之中,简直是一股清流的存在。
这次音乐会虽然性质更偏私人一些,但是看样子当时在场的观众们也很享受,视频放上网后很快有人问这是谁的学生,还有的则是问几个月能学成这样并且上台是真的假的,有南城的学弟学妹很热心地把贺铭的身份和履历告诉有兴趣了解的网友,这段时间琴行也一下就忙起来了。
贺铭嚷嚷着要店休,问盛秋他们要不要一起。
“去哪?”盛秋问。
“你听说过南音旁边的小王子吗?”贺铭回答完,看了眼陈迹,“老板说最近有活动,好像和音乐有点关系,这托我来问问你,有没有空,肯不肯赏个脸去下。”
盛秋好奇地眨了眨眼睛,试探性地问了句:“周二下午?”
“唉?小学妹知道啊?你去吗?”
小王子就是编辑辣条说的音乐书店,说是书店,其实更加类似于书吧,老板本身是南音的毕业生,店里除了音乐书籍,更特别地是单独辟了一块场地举办些和音乐有关的活动,平日里也有不少音乐相关的讲座,也办过几次大师课。
没想到这次的活动还邀请了陈迹和贺铭。
盛秋很老实地交代:“可能会去?那天有个还不错的网文作者的创作访谈活动,要没事的话我去看看。”
“小学妹都去了,”贺铭很能拿捏,转过头问陈迹,“你呢?”
“哦,”陈迹不咸不淡地应了声,“那去看看呗。”
盛秋没什么意见,反正她也只是想混在小透明读者里,去看一眼自己崇拜的大大,不会暴露身份,确认安全。
时间很快到了周二下午,陈迹和贺铭还有些活动上的内容和流程需要核对,他们是活动嘉宾,不像盛秋一样纯路人打酱油,陈迹担心盛秋看他们彩排无聊,就让她先自己去书店转转。
盛秋想说刚好,在他们俩没来之前,自己也可以终于小迷妹星星眼看一下自家大大。
盛秋一直不爱出门,休息日最多的事窝在家里写文,虽然看小说,但是也基本没来过作者的签售。她总觉得签售给人的感觉更像是娱乐圈追星,容易被狂热冲昏头脑,她一贯谨慎地保持着和读者、和作者的距离。
这一次的活动倒算是让她开了眼界。
编辑说的没错,今年音乐题材的文确实很火,尤其之前最让人瞧不上眼被大家写烂了的钢琴,有一阵子会弹琴几乎成了言情文里男主必备技能,或许是受流行钢琴的影响,那个时候随便翻开一本,几乎都能看到清一色的钢琴王子。
盛秋戴了顶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站在观众席上,看着台上微笑着应对主持人问题的作者。
她喜欢的作者叫若离,网站一姐的存在,在言情文的领域几乎就没有她不会写的,今年刚开了一本青梅竹马的现言,男主和女主从小就是钢琴学伴。
这本盛秋还没来得急看,她不喜欢写文的时候再去看同题材的文,有时候思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也会不自觉拿她和作者去对比,总而言之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要是碰上极端粉丝,还有可能分分钟说她抄袭。
盛秋向来很注意这些,虽然是小透明,她的读者并不多,但是她也希望,自己的读者在看文的时候能够开开心心,至少不是在乌烟瘴气的骂声里看自己的文。
这也是盛秋第一次听若离分享她的创作心得。
台上的女生穿着最简单的白裙子,扎了个松松的马尾,笑容灿烂。
“其实对我来说不存在什么老旧的题材,因为我想写,有想要给读者分享的故事,就自然地写了,写之前我没有想过这本成绩会怎么样,老实说我也没有很高的期望,因为作者对作品的判断和读者的角度不同,对我来说,只要我能学到些新的东西,并且尝试把它表达出来,做了和样的努力,即便不是自己十分擅长的部分,我也觉得十分值得。”
盛秋有些羡慕若离这样的状态,只遵从本心而写,她很难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虽然尽力,但是还是会考虑更多,比如市场、读者接不接受,有什么设定是会被避雷的,如果这样的话她大概率会换一个题材。
主持人笑着夸她很有想法,话题又绕了回来。
“不过若离老师以前是学过钢琴吗?因为就我本人来说,我小时候学过六年的钢琴,确实在学琴的时候常觉得痛苦又磨人,考完十级恨不能把琴砸了,您笔下的故事很能让我有共鸣,让我感觉如果不是学过的话不可能体会这么细致。”
观众席站着不少人,都是若离的读者,盛秋前面两位女生,小声议论着。
“我也觉得若离写得好好啊,不是那种传统的弹钢琴的男生无脑帅那种,感觉弹琴更像是一种羁绊,就像是骨折时候的拐棍,把所有的情绪都放在上面的寄托。对再也不想弹琴的人来说,遇见小太阳一样的女主,看她弹琴简直是一种救赎。”
旁边的女生点了点头,小声附和:“我也觉得若离大大的文是仙品,但是给我整无语了,好像一个题材火了之后跟风的就来了,最近网站多了好多类似的文和设定,我顺着榜单点进去翻了几本,简直没眼看。”
“哪本?我也避避雷。”
盛秋竖着耳朵仔细听着,准备把这一本也记下来,到之后写完的时候自己也去找来看看,就当反面教材,让自己也有些警醒,读者的雷区是什么。
接下来女生报出的书名让她的指尖倏地顿了顿,长久地停留在屏幕键盘上。
她们讨论的那本书。
是盛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