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与信任
王灿整理好手中的资料,深吸一口气,敲响了副局长兼支队长陈兵办公室的门。
“进来。”里面传来陈兵沉稳的声音。
王灿推门而入,看到陈兵正坐在办公桌后伏在桌面上勾画着什么。他抬头看到王灿,点了点头:“坐,自己拿水喝。”
王灿走到桌前,将手中的资料轻轻放下,语气恭敬但带着一丝凝重:“陈局,有件事需要向您汇报,关于死者陈国栋的案子,我们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
陈兵坐正,目光落在王灿递过来的资料上,神情变得严肃:“哦?什么异常?”
王灿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资料翻开,指着其中几处标注的地方:“丰祥区11·29裸尸案中的死者陈国栋,他的档案和户籍信息存在篡改情况。”王灿顿了顿,见陈兵眉头一皱,让后将调查到的情况仔细说了一遍。
陈兵听着王灿汇报,神情变得越来越凝重。
末了,陈兵拿起资料仔细看了看,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随后陈兵抬头看向王灿,语气低沉:“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我问过蒋平安两人,他们没有声张此事,目前只有他俩以及谷帆、我、刘希玲等五人知道。”王灿回答,“我暂时没让继续跟进,但要求他们保绝对保密。”
陈兵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你做得对。这种事,不能声张。”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邃,“王灿,你觉得,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王灿沉吟了一下,语气谨慎:“这个会牵涉到内部人员,而且权限不低......我想把案子查下去。”
陈兵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站起身,走到窗边,背对着王灿。窗外阴暗的阴雨天气和他有些阴郁的神情视乎融为了一体。片刻后,他转过身,语气低沉而坚定:“王灿,这件事必须查清楚。但你要记住,查归查,动作要稳,不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王灿点头:“我明白,陈局。我会小心行事。”
陈兵走回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直视王灿:“还有,这件事暂时不要向其他人透露,包括局里的高层。我会在必要时给你提供支持,但你要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妥。”
王灿心中一凛,知道陈兵这是在提醒他,这件事可能牵扯的范围比他想象的还要大。他郑重地点头:“我明白,陈局。我会谨慎处理。”
陈兵直起身,语气缓和了一些:“我相信你的能力。但这件事非同小可,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一些意外情况。你要有心理准备。”
王灿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我明白。”
陈兵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好,去吧,有什么进展,随时向我汇报。”
王灿敬了个礼,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走出门的那一刻,王灿如释重负,有了陈兵的支持,他感到肩上的压力减轻了不少,可以放开手脚,深入调查这起案件了。
“也许,这里就是揭开杀人动机的关键,最核心的一环终于浮出水面了。”冥冥之中,王灿心中涌起这样一种强烈的直觉。
回到办公室,三人聚在一起正期待地看着王灿。
王灿关上办公室房门,从抽屉里拿出笔记本,自己边说边记:
“本案的关键线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嫌疑人的藏身位置与行为特征:
嫌疑人虽然极其谨慎。然而,百密一疏的是,从杀害死者到逃离现场的过程,嫌疑人极有可能是2栋的住户,并且距离303宿舍非常近,甚至很可能就住在同一层。只有这样,嫌疑人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逃离现场,将被人发现的风险降到最低,这也完全符合嫌疑人的行为画像。
如果嫌疑人住在3楼的上一层或下一层,那么他在逃离现场时,必须选择通过3楼走廊两端的楼梯上下移动,这无疑会大大增加被他人发现的风险。这种过于冒险的行为,显然与嫌疑人一贯的谨慎风格不符。因此,嫌疑人的藏身之处,大概率就在3楼,甚至可能与303宿舍仅几步之遥。
第二,关于嫌疑人与死者的关系:
嫌疑人曾有意接近死者,甚至对死者长期服用氟哌啶醇抗精神病药物这一隐私情况了如指掌,这表明嫌疑人与死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熟悉关系。结合本案来看,死者没有不正当男女关系,能够服下嫌疑人投入过量氟哌啶醇的物品,说明死者对嫌疑人有一定的信任。由此可以推断,嫌疑人与死者的关系较为密切,且是一名男性。
第三,关于嫌疑人投毒后到杀人前的行动逻辑:
嫌疑人投毒后,应当不会继续留在死者宿舍里,而是会等待全栋楼的人熟睡后,再次进入死者房间进行后续行动。如果嫌疑人当时一直躲藏在死者房间,一旦遇到他人寻找死者(例如死者妻子联系不上死者,转而向厂领导求助,甚至出现破门等情况),这将大大增加嫌疑人暴露的风险。因此,嫌疑人不可能长时间停留在死者房间内。
第四,关于嫌疑人的作案方式与动机:
嫌疑人应当是一人作案。如果选择有同伙,将大大增加作案风险,且本案中不存在女性同伙的可能性。女性同伙若参与作案,必须从另一栋楼来到3栋3楼,这不仅增加了暴露的风险,也与嫌疑人谨慎、细心的行为画像不符。因此,单人作案的可能性最大,且嫌疑人是男性。而死者表现出来的裸死、死前被钝器击打、死后被抛下楼等情况,很可能是嫌疑人精心布置的迷魂阵,目的是误导侦查方向。
第五,关于嫌疑人的画像:
从作案手法和时机的选择来看,嫌疑人显然是一个聪明、细心且极为谨慎的人。他对工厂环境极其熟悉,充分利用了工人倒班的作息时间差以及工人之间互不关心的态度等有利条件实施作案。犯罪工具被精心隐匿处理,投毒所用的氟哌啶醇药品甚至是从本市之外的地方提前准备,犯罪现场也被清理得非常干净。这些细节充分说明,嫌疑人对整个作案过程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准备,具备极强的反侦查意识。
这种高水平的计划性和执行力通常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和心理成熟度,不太可能是青少年或年轻人所为。嫌疑人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通常与年龄较大、经历过一定社会历练的人更为吻合。从年龄段分析,嫌疑人的年龄范围可能在30岁至50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通常具备足够的社会经验、心理成熟度和执行力,能够完成如此复杂的犯罪行为。当然,具体年龄还需结合更多证据进一步确认,但这一范围可以作为初步推断的参考。
上面的一切,都没有任何证据,仅是案件的推理,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作案目的和动机。我想,应该是从死者的真实身份这条线索查起,毕竟,变更身份就意味着嫌疑人以往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以上观点,谁还有补充或不同意见的,请现在就表明,我马上要布置下一步工作。”
王灿说完,停下手中的笔,抬头看向三人,却发现三人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牛!”刘希玲第一个反应过来,竖起大拇指,语气中带着由衷的佩服。
“厉害了!”蒋平安紧接着感叹了一句,脸上满是惊异,显然对王灿的分析感到震撼。
“我真是服了你了!”徐大江则夸张地拍了拍桌子,眼中闪烁着钦佩的光芒,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却也掩饰不住对王灿的赞赏。
三人的反应让王灿微微一笑,但他很快收敛了表情,正色道:“现在安排下一步工作:
为防止打草惊蛇,我们最长下周一前要全力攻破死者陈国栋真实身份之谜,全面核查其档案信息,查找篡改时间节点。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这次行动可能会面临不小的挑战,毕竟我们要跨市开展工作,甚至可能触及公安系统内部的问题。因此,大家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遇到的阻碍和困难可能会比预想的更多、更复杂。我们必须提前把各种可能性想得更全面、更透彻,确保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这里再次重申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要求绝对保密。任何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整个案件的进展,甚至危及我们自身的安全。请大家务必牢记,支队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和依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是一个团队,共同面对,共同解决。”
“是,王队!”三人异口同声地回应,语气坚定而有力。王灿的话像一颗定心丸,让他们的信心倍增。说到信心,三人心里都清楚,这不仅是因为任务的重要性,更是因为队伍里有王队,刚才王灿的一番分析,已经让他们见识到了这个副组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