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闱,春和宫宛如一颗明珠,静谧而庄重地镶嵌在这宏大的宫阙之中。今日,阳光透过斑驳的宫墙,洒在庭院的青砖之上,却不料一场意外,打破了这份宁静。
徐和寿保,定国公徐景昌的次子,奉召为皇孙伴读,初入春和宫不久。他生性活泼,却也带着几分孩童的懵懂与率真。此刻,他正坐在窗下,手中随意翻着书卷,心思却早已飘远。案几上,一炉焚香正袅袅升腾,那淡雅的香气在旁人闻来或许宜人,可于和寿保而言,却莫名地厌恶。他皱了皱鼻子,眼中闪过一丝不耐,抬手便将香炉扔了出去。
“哐当”一声脆响,香炉径直飞落庭院,不偏不倚,正好砸到了路过的德宁郡主朱氏云宁。云宁一声闷哼,顿时摔倒在地,额角瞬间渗出丝丝血迹。
“郡主!”侍女魏淑清惊呼一声,脸色瞬间煞白,连忙冲过去,小心翼翼地将云宁抱起,焦急地喊道:“快请太医!”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在寂静的春和宫庭院中显得格外突兀。
和寿保见状,顿时吓得脸色如纸,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他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懊悔,眼神慌乱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知所措。
恰在此时,皇帝听闻动静,匆匆赶来。他面色阴沉,平日里的威严此刻更添几分冷峻,看着地上的香炉和受伤的云宁,不禁勃然大怒:“这是怎么回事?”
和寿保浑身颤抖,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声音带着哭腔说道:“陛下恕罪,臣只因不喜那焚香味道,一时冲动,失手将香炉扔出,不想竟砸伤了郡主,臣罪该万死!”
皇帝怒目而视,喝道:“你这小儿,如此莽撞!春和宫乃庄重之地,岂容你这般肆意妄为?若郡主有个三长两短,你徐家如何担待得起?”
和寿保吓得连连磕头,额头很快红肿起来,泣声道:“陛下息怒,臣愿以死谢罪!”
皇帝冷哼一声,正要再斥责,太医匆匆赶来。他赶忙蹲下身子,仔细为云宁诊治。众人皆屏气凝神,焦急地等待着太医的诊断。
过了片刻,太医起身,恭敬奏道:“陛下,郡主所幸只是皮外伤,并无大碍,臣开几副药,按时敷用,不出几日便可痊愈。”皇帝紧绷的脸色这才稍有缓和,挥挥手道:“下去开方子吧。”
云宁微微睁开双眼,看着眼前的场景,虚弱地说道:“陛下,莫要怪罪和寿保,他想必也是无心之失。”
皇帝看着懂事的云宁,眼中闪过一丝怜惜,说道:“云宁,你不必为他求情。他如此鲁莽,险些酿成大祸。”
和寿保感激地看着云宁,心中满是愧疚,道:“郡主大恩,臣没齿难忘。臣定会弥补过错,任凭郡主差遣。”
云宁轻轻一笑,说道:“起来吧,既然陛下已宽宏大量,此事便就此揭过。只是日后,你行事可得小心些。”
和寿保赶忙起身,垂首站在一旁,心中暗暗发誓,日后定要好好报答云宁。
皇帝看着两人,心中思忖片刻,说道:“和寿保,既然郡主为你求情,朕便不再追究。但你需好好照顾郡主,直至她痊愈。也让你长长记性,做事不可如此毛躁。”
和寿保赶忙应道:“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心尽力。”
待云宁被送回住处,和寿保也跟了过去。一路上,他心中忐忑不安,不知该如何面对云宁。
到了云宁的居所,魏淑清将云宁安置在床上,看着和寿保,没好气道:“你今日可真是闯了大祸,若不是郡主善良,你可如何是好?”
和寿保满脸愧疚,说道:“魏姑娘,是我不对,往后我定当弥补。郡主有任何需要,尽管吩咐便是。”
云宁微笑着说道:“淑清,莫要责怪他了。和寿保,你也别太自责,人难免有失手的时候。”
和寿保感激地看着云宁,说道:“郡主如此宽宏,臣实在无以为报。郡主若有什么事想让臣做,千万莫要客气。”
云宁思索片刻,说道:“既如此,听闻你读书识字,颇有才学,往后便每日来给我讲讲诗词文章吧。”
和寿保连忙点头,道:“郡主放心,此事臣定能做好。臣虽才疏学浅,但定会倾尽全力。”
从那日后,和寿保每日准时来到云宁居所,为她讲解诗词文章。两人渐渐熟络起来,云宁发现和寿保虽有时莽撞,但为人正直善良,且对学问颇为用心。而和寿保也愈发敬佩云宁的聪慧与善良,心中对她的愧疚也渐渐化为别样的情愫。
一日,和寿保正在为云宁讲解一首唐诗,云宁听后,微微蹙眉,说道:“此诗虽意境优美,然其中情感,我却觉得略有不足。”
和寿保好奇道:“郡主何出此言?愿闻其详。”
云宁轻轻起身,踱步至窗前,说道:“诗中描绘山川美景,用词精妙,可细细品来,却少了些对苍生的关怀。为诗者,当心怀天下,岂能只沉醉于风花雪月之间?”
和寿保听后,心中一震,不禁对云宁刮目相看,说道:“郡主见解独到,令臣茅塞顿开。以往臣读诗,只注重文字之美,却忽略了这更深一层的含义。”
云宁转身,微笑着说道:“读书本就是为了明理,若只知其表,不知其里,又有何用?”
和寿保连连点头,心中对云宁的敬佩又多了几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在这深宫之中,彼此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陪伴。
然而,宫闱之中,风云变幻。随着云宁与和寿保的情谊渐长,一些闲言碎语也开始在宫中流传。有人说和寿保意图攀附郡主,也有人说云宁行为不检,与外男交往过密。这些传言很快传入了皇帝的耳中。
一日,皇帝将云宁与和寿保召至御前。皇帝神色严肃,看着两人问道:“近日宫中传言,你们二人交往过密,可有此事?”
云宁心中一紧,赶忙跪下,说道:“陛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跋圣,和寿保此举乃冲动之举还望陛下酌情处置。”
朱棣:“和寿保”
和寿保也跟着跪下,说道:“陛下,微臣知过。”
皇帝看着两人,目光在他们脸上来回审视,良久,缓缓说道:“朕亦相信你。只是宫闱之中,言行需格外谨慎。莫要让这些无端传言坏了你们的名声。”
和寿保齐声应道:“陛下教诲,微臣铭记于心。”
经此一事,和寿保虽更加小心,但情谊并未因此而削减。他们在这宫廷的风云变幻中,坚守着彼此的纯真情谊,共同面对未来的种种未知。而这段因一场意外而起的缘分,也在这深宫中,悄然绽放出别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