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我们在一起的第三年,是我先提出的分手,没有什么突发事件,也没有什么意外,更没有电视剧里老套的下雨天,相反,那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冬日。
我只是睡了一觉,在第二天起床解锁手机,点开他的头像框,看着对话依旧停留在他说他忙的消息上,我内心一片平静,说不出的感觉,我依旧对他爱的热烈,依旧期待着他对我回复的每一句信息,甚至他给我发的语音我也一遍一遍的点开,不厌其烦的听着,听着他故作矜持的声音,听着他压低的笑声,我像个瘾君子一样,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甚至每一条的语音都对它进行了收藏。
我躺在床上戴着耳机,一边听着他曾经发的语音,一边往前翻着我和他的聊天记录,我回忆着我和他的相遇,告白,以及在一起后的点点滴滴,一点一点,一点一点,蚕食着我的内心,突然,我感觉我的眼前一片模糊,眼角一抹温热突然烫醒了我,我突然意识,原来是我哭了,我想着我们有着这么多的回忆,这么多的经历,上天合该让我们一辈子被互相锁死,像鱼和水的关系,不能分离。
但我还是在对话框里打下了:分手吧,我们还有各自的生活。
发送后,我把手机直接关了,平躺在床上,不由自主的去想他有没有看到这条消息,就算看到了他会说什么?他的反应是什么?会挽留我吗?还是直接生气?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的内心依旧在对我说:你爱他,哪怕他不在挽留。
短短的一分钟,却像过了一辈子那么长,我从未觉得时间有这么难熬。
“叮—”手机消息提示音响起,一个好字迫不及待的跳进我的眼里,这一刻,我哭了。
他没有什么解释,我也没什么挽留,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自然的好像他从未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明明是我提的分手,最后难以接受的依旧是我,我的理智在告诉我,你不该再爱他了;但我的情感又在用全部力气告诉我:你还在爱他。
也许,理智与情感具有迟滞性,理性始终快于我的情感一步,我无力着,反抗着,最后却依旧走进了理性的既定章成。
我们曾一起在高中毕业的那年,站在学校气派的大门前,意气风发的对着对方互相许诺着对未来的规划,一切都在按照时间规定的发展着,哪怕我们不在一个城市。
我以前真诚的期待着爱抵万难,时间和距离的跨度也不能使我们远离对方,但随着开学的临近,你的一声声忙,你的一声声室友要求,让我渐渐的磨灭着对你的期待,也许,我们也无法成为那个例外,在世俗里进行着随波逐流。
我跨越一千公里的距离去你的城市,见识你眼中的世界,勉强的融进你的新圈子,我被你拉着,像个商品一样,向所有人展示,我尴尬着,却也强颜欢笑着。
异地的陌生感使我害怕,使我心慌。他人一声声的你好,一声声的调侃,使我们现在的距离渐行渐远,即使你在我身边。
我花了三年的时间努力的融进进入你的新生活圈子,可你却依旧我行我素,不肯看看我眼中的城市,也不愿进入我的圈子,对你的爱使我产生了强烈的不舍,我总是对自己说:再等等吧,也许他比较忙,过段时间就好了。
可这一等,就是三年。
可第四年,我不想等了。
初见时你眼中的深情对白,成为了再见时的短暂,使人捉摸不透,我从未怀疑过你当初对我的爱,却又想着这爱的流逝,也许,我们的缘分也只能到这里了,接下来,就是我们各自的旅途,即使我的内心依旧贪恋着你。
分手第一天,我习惯性的打开手机,想向你分享我的一天,我的情绪,我的想念,却又在触及你的头像时指尖猛然顿住,原来我们已经不是那种可以互相分享的亲密关系了。
我闭了闭眼,忍着不舍,点开你的对话框上方的三个点,利落的删除了你。
也许,这就是我们最好的结局,即使存在着无限的遗憾和无限的不舍,但我依旧会努力适应没有你的每一天。
我的新生活,不能不困圄于一方,所以,我曾经深爱着,现在还未放下的你,再见了,也许这就是我对你的最好的消散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