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玉琢原本后退的步子陡然停住,转而向前连迈数步,只是手中捧着的两个搪瓷碗限制了他的动作幅度。
昨日重逢时姜远黛陌生的目光还刺痛着神经,他记得那双杏眼在镜头扫过时不着痕迹地移开视线,他以为对方不想在镜头前暴露两人青梅竹马的关系。
四年未见竟要装作陌路,他几乎要把指骨捏碎才勉强压下心中翻涌的酸涩,整夜辗转反侧都在思忖如何配合她的疏离再不着痕迹地重新靠近。
难道竟是会错意了?
姜远黛没有想和他撇清关系?
"不是你先同我装陌生人的么?"他喉结滚动,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我以为你还在介意四年前......"话语戛然而止,目光却如灼铁烙在她眉心。
姜远黛被他直白的话语惊得后退半步,男人高大身躯投下的阴影几乎要将她整个笼罩。
记忆中清瘦如竹的少年与眼前高壮如山的躯体重叠,唯有那固执抿着的唇角与过去如出一辙。
见季玉琢如此坦荡的提起那次告白,姜远黛以为他早已放下,内心松了一口气,希望两人还能恢复过去的关系。
"我..."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衣摆褶皱,不动声色地拉开距离,声音渐弱成耳语,"只是你变化太大了,我一时没有认出来……"
毕竟如果不是性格和习惯没变,姜远黛是绝对不会把眼前这个壮得像山一样的人和记忆中的季玉琢联系到一起去。
季玉琢没想到竟然是因为这个原因,自己在国外这四年确实变了很多,心里也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样子是不是她喜欢的。
误会解除,季玉琢整个人看起来都轻松许多,从昨天起一直盘旋在身边的压迫感也消失殆尽。
既然已经提起过去,姜远黛也想问问他当初为什么不告而别,刚要开口,秦熙清亮的声音破空而入。
"姜姜!"
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两人之间的和谐,心里的问题不好再继续问下去,只好有机会再聊。
举着手机跑来的秦熙在门槛处急刹,狐疑的目光在两人之间逡巡:"小季怎么在这儿?你们......"
"灶台坏了。"姜远黛抢过话头,瞥见余光里季玉琢正垂眸盯着小溪,晨光穿过树梢落在他紧绷的下颌,镀上一层冷硬的银边。
昨天初见面不说他们互相认识,今天突然说季玉琢之前是她的邻家弟弟,姜远黛不知如何解释,只好先一步抢答。
“你们聊,我先回去了。”季玉琢绷着唇角,转身迈过宽度不如他一臂长的小溪进屋。
季玉琢离开后,秦熙忽然转身用胳膊肘捅了捅姜远黛,看着他的背影疑惑道:“你们什么时候这么熟了?”
感觉季玉琢的背影透露着落寞,姜远黛忧心忡忡地说:“他们的灶台坏了,我就把今早多蒸的玉米和红薯分给他们了,正好派上用场了。”
秦熙也只是随口一问,话题一转就说起正事:“姜姜你快看手机,节目组给每个人布置了任务。”
姜远黛闻声拿出手机,果然有节目组发来的消息。
“为了让嘉宾们尽快适应枕溪村的生活,请按节目组安排前往各自任务地点,”两人边说话边进屋,“另外,为给予嘉宾沉浸式体验,白天请将手机交予工作人员保存,啾……咪?”
“我参加的不是恋综吗?”秦熙看着自己一行李箱的小裙子,崩溃出声,“怎么还要干活啊,我连适合下地的衣服都没带!”
白茉莉倒是一脸淡然,仿佛对什么事都看着很淡:“放心,董小姐出品,我就知道这指定不是什么正经恋综,干活的衣服我都准备好了,你们没带可以穿我的。”
秦熙疑惑道:“诶?你也认识董诗吗?”
白茉莉点点头,拿出三身适合下地干活的衣服:“单方面比较了解,我是她哥的私人秘书。”
"董总怕她搞出什么不可挽回的闹剧,派我来当人形监控,"她忽然露出社畜特有的安详微笑,"带薪休假,多好。"
董诗的哥哥名叫董歌,是S市忆味家食品有限公司的总裁,今年30岁,未婚。
因为经常被派去替董诗收拾烂摊子,这次董诗恋综缺人,董歌就将白茉莉塞进来做嘉宾,顺便让她帮忙看着点董诗。
她对此倒是看得很开,这综艺再苦再累能有上班当牛马累吗?只要会摸鱼,公费旅游不是梦,白茉莉心里美滋滋地想,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微笑。
“同道中人呐!"秦熙听罢双手一拍,一脸慷慨激昂像找到同类般,"我是还董诗人情才来的,她之前帮我联系了一个一线明星,她跟我说这个节目还缺人我就来了。”
“结果竟然真的要下地干活!"蕾丝裙摆随着动作不停晃动,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转头,"姜姜你呢?"
姜远黛正低头将碎发别到耳后,闻言指尖微顿,乌黑的发丝衬得那双杏眼愈发清亮:"她说节目最后在西索里海岛录制,我想去旅游来着......"
秦熙扶额,搞了半天,不止工作人员是东拼西凑来的,连嘉宾都是东挪西借的,已经不是一句简单的草台班子能概括的了,连个班子都凑不齐。
短短时间内秦熙发出第八次叹息,指尖勾着灰扑扑的帆布裤腰往身上比划:"这哪里是恋综,分明是变形记。"
白茉莉正对着镜子调整草帽系带,闻言从镜中投来意味深长的一瞥:"董小姐去年策划的素人相亲节目,最后两期是在建筑工地搬砖。"
吐槽归吐槽,任务该做还是要做,毕竟合同都签了。
三人换好白茉莉准备的工作服,顶着热情似火的大太阳,各自前去各自任务地点。
秦熙是去买负责去鸡舍喂鸡,白茉莉去割韭菜,姜远黛则是去收花生。
下午三点,烈阳当空,吹来的风都是灼人的,跟拍的谭迁把摄像机架好,自己靠在凳子上脑袋一点一点的,跟睡着了没什么区别。
花生田在小山坡的背面,梯田层叠,底下有是小溪,垂直距离约三米,小溪旁碎石裸露。
溪畔有棵过于庞大的槐树,根系盘虬错杂,树冠黄绿,豆荚状的槐角缀满枝头。
花生田隔壁是一片玉米地,季玉琢正在里面掰玉米。
他穿了一身长袖长裤,带着手套,没有带帽子,后背被汗水浸湿,掰玉米的动作干脆利落。
姜远黛蹲在花生田里,指尖沾满细碎的黑土,她机械地扯着藤蔓,抖落大土块后将其扔到一边,再顺手捡起零星落果扔进篮子里。
终于,将最后一株花生拔出,算是完第一步。
收完后还要剔除水泡果,留下饱满果装篮,再晾晒到院子里。
尽管姜远黛负责的这片地并不大,但这一套活干下来,没有一天是完成不了的。
姜远黛坐在小马扎上,手中动作不停地挑着花生,脑中想着早上季玉琢说的灶台漏烟的事。
旁边就有干枯的稻草段,一会儿回去时正好带走修补灶台。
在太阳下山之际,姜远黛终于将全部花生收篮装好,只等铺在院子里便大功告成,成功领先季玉琢一小步——他还卡在将玉米装车的步骤。
这时,终于睡饱的谭迁也醒了,他打了个哈欠,挠挠头,递上几张镶钻卡片。
卡片反面是不同地点的名称,地点都在听雨书院的内部。
每个地点有两张卡片,先完成自己任务的先选,两两配对前去地点“约会”。
而且因为所有卡片是共同选择,男男女女也会配对,所以能否和心动对象配对成功纯看运气。
姜远黛借过卡片仔细观察,卡片不止写了地点名称,还附有图片和简介,可以让嘉宾按兴趣选择。
第一张是“墨韵阁”,顾名思义,是听雨书院的主藏书阁,三层木构建筑,青瓦飞檐下悬十二枚青铜铃铛。
第二张是“暝坐坞”,书院依山而建,此地本是天然溶洞,经前人改造为七边形冥想窟,岩壁上嵌有九百九十九块唐代梵文经砖。
第三张是“燧火台”,是书院的后厨房,取自"燧人氏钻木取火"之意。青砖砌就的四方土灶,灶台上架着两口敦实铁锅。
令姜远黛惊喜的是,墙角竟还有一个砖石垒砌的面包窑!
面包窑应该是后人新建的,与书院古色古香的氛围稍显不符。
姜远黛想都没想就选了燧火台,举起卡片问谭迁:“这个厨房可以用吗?”
谭迁也不知道,他说要打电话问一问,姜远黛点点头,准备先去捡些干枯的稻草段带回去给季玉琢他们补补灶台。
稻草段堆放在梯田边缘,上有一块大石压着。
石头有些重,姜远黛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将石头翻滚到一旁,抽了一撮稻草段。
姜远黛觉得这些已经够用,就准备把石头再翻回去。
可霉运总是突如其来地降临,姜远黛被脚下碎石一绊,只觉身体腾空,视线开始360?循环旋转。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