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燕划过天穹,绵延的山峰两面围绕豫州城。
这里地处云京靠南百里外。
一眼望去,红绸悬挂在城中楼宇贯穿整座城池,熙熙光点落在人潮如织的大道上,招牌旗帜飘扬,商贩之间吆喝声此起彼伏。
而在豫州城主干大道左边顺过第三个巷口的一角,摆摊的杨婶摊上没生意,开始唠起了嗑来。
“哎哟李大爷,咋地啦今天,大早上来摆摊的时候就看你笑起来没停过。”
杨婶和李大爷一起做邻居二十多年了,都是天女村的乡亲,就连摆摊的摊位就挨在一起,这是这二十多年来头一回见李大爷这么高兴,好奇着多问了一嘴。
李大爷笑着摆手,“嗐……我家二娃前几天写了信回来。”
说着他手往桌上的包袱一伸,拿出个皱巴巴对折过无数次的纸块,再小心翼翼掀开,往前几步递给王婶看,“你瞅瞅,我不认字,要不你看看他说了个啥。”
王婶一瞧看信上写了许多批注,想必是村里的先生专门给李大爷写的,王婶一笑,也不拆穿李大爷的心思,捏着信纸的边角大概瞧了几眼。
“哦——!哎哟喂李大爷!恁家二娃要回来咯喂!”
李大爷听及瞎摆弄着摊位上的物件,又朝左右张望,无措地捏着双手,完后才扭头拿回信纸,眉眼却是遮不住的喜意,“二娃出息……”
李大爷今年五十九,出身在豫州的天女村里,三十五岁时举家搬迁到了豫州城中。
眼看好日子就在眼前,结果妻子外出了一趟后再也没回来,儿子儿媳被城中官僚势力牵连,没到二十岁就死了。
只独独留了对儿女给李大爷,几年后孙女没熬过天花,这个原本谈得上幸福的六口之家一下就只剩下两个人。
后来上面开始征兵,说是要去北边平定,李二娃壮实,就那样被选中了。
都没给李大爷时间反应,过了一天二娃便离家了。
于是城中便只剩下了李大爷一人,周围也没有什么相熟的人,他便也回天女村了。
但城中房子却没卖,说是想着等二娃回来给他娶媳妇用。
如今听说哪个将军打仗赢咯,他也跟着回来了。
而且现在马上就是天女村十六年一度的花山祭了,他回来得刚刚好,到时也有从云京过来的达官贵人们,他也可以过去显显眼,说不准就被谁家选中提拔了呢。
所以啊,李大爷笑着和杨婶说,“花山祭要来咯!咱们村子终于又热闹起来了!”
“是啊,花山祭好啊。”
“花山祭好啊。”
夏末的热风从远处青山上席卷而下落于豫州城,在大街小巷中拂过尘埃落叶,将城池的世俗气息卷入。
又在行人穿梭的间隙,一阵呼啸而过。
起风了。
城外不远处山上的钟声响起,燕过,眨眼片刻,这阵风向北奔啸。
落入了云京城中,扶风而过。
茗香苑三楼雅间。
“花山祭?”
元杳在原地转了个圈,欣赏着自己的新衣裳,半只耳朵听着他们的话,“这次的夏末课业我们弄这个吗。”
程淮烨刚到,一进门还没来得及将佩剑卸下,门一关就道:“刚来的路上听见杨二王七说他们这次弄游龙。”
“游龙?”
原本站在窗边看窗外风景的程锦芸转过身,带着些许惊讶:“我记得赛游龙是荆州那边的风俗吧,给他个一月都没时间来回的。”
关延辞倒是没关注这个,只要课题够硬时间并不是问题,宫学那边会同意。
于是他切了壶茶递给程淮烨,只是问道:“他们组都有谁。”
程淮烨一饮而尽,大概想了想,“除了他俩之外还有白五娘和陈六娘,噢!还有景四那货,五人。”
“景四啊。”
关延辞自言了遍,抬头瞧见撑着只手托腮的孟婼笙挑眉。
孟婼笙戏谑:“稳了?”
“稳了。”
程淮烨手一拍:“那就定这个!”
南书放下书:“哪里的。”
“豫州,天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