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

    钟楼离开钟玉西的院子后,恰好撞上周夫人回府,他正想与周夫人说钟玉西的事,让钟玉西挂名在她名下,便让她随自己去了书房。

    见钟宁宁跟上,钟楼严厉道:“你一个孩子跟着做甚,我和你娘要谈大事”。

    可钟宁宁硬要跟着,钟楼无法,便允了她跟着进书房。

    “我想……”还未等钟楼说出目的,周氏开口:“我要和离”。

    钟楼万万没想到周氏竟然要提和离,脸瞬间黑了下来:“你说什么?”

    周氏现在有底气了,哪会怕钟楼,重复了遍:“我要和离”。

    “我不同意,你是不是忘了……”钟楼威胁。

    “无论你允不允许,我定要同你和离,三日后,官府见”说罢周氏便带着钟宁宁离开了书房。

    周氏带着自己出嫁时带来的人,将带来的嫁妆抬走,至于为钟府出的银子她一分都没要回来,她嫌晦气。

    几个时辰后,周氏和钟宁宁的院子空空如也,什么都没剩下。

    至于住哪,林玚本想邀她们在林府住下,但周氏拒绝了,她不缺银子,转头在林府旁买了个府邸。

    钟楼听见府里一上午的动静,冷笑出声,觉得周氏虚张声势,就是为了让他赶走钟玉西,眼下钟玉西是不可能走的,和离也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钟楼传信给了宫里的皇太后,周氏,休想和离。

    三日后,大理寺

    公堂之上,大理寺卿坐在上首,高声喊:“传原告被告及证人”

    周氏,钟宁宁及钟楼被传唤上公堂,钟楼看见坐在一旁的林亦,皱了皱眉,他记得钟宁宁与林亦关系匪浅。

    钟宁宁眼里完全没有害怕,她头一次看见穿着官服的林亦,此时倒有些新奇。

    但看到高堂上的大理寺卿,心又静了下来,皇太后会帮他的。

    大理寺卿也挺无奈,他知钟二小姐与林亦有些交集,林亦和摄政王又是一路的,可皇太后秘密下旨不要让周氏同钟楼和离,他两边都难做。

    最后他只能赌,赌林亦不会为了钟二小姐搬出摄政王,何况皇太后也算是养大陛下的,就算林亦搬出摄政王,摄政王殿下应该不会为难皇太后。

    “钟楼,周氏告你与自己的妹妹梅氏通奸,还将奸生子养在膝下,你可认罪”

    钟楼跪下来,“无稽之谈,下官无罪”。

    “证人马大夫,可有话可说”

    马大夫:“当年梅氏找草民看诊,那时她已有两个月身孕,但她才刚成婚一月不到,这些看诊记录便是证据”

    “钟楼,你可有话可说”

    钟楼:“你怎么证明那孩子是我的”

    周夫人跪下,“民妇有证据,当年梅氏身边有一丫鬟阿夏,她知道梅氏与……”。

    阿夏是梅氏的二等丫鬟当年周氏发现梅氏与钟楼之间有猫腻时,周夫人救下了发卖出府她,一直留到今日。

    钟楼也没想到周氏居然留了这一手,忙看向大理寺卿。

    一个这么多年前的丫鬟,不能成为证据。

    钟楼听完松了口气,但如此荒谬的话,这大理寺卿也说得出口,林亦在一旁无语,这老头还真没让他失望。

    周氏,你可还有证据

    周夫人听这大理寺卿如此说,知道对方是钟楼那边的人,不再多说,“民妇没有”

    既然如此,下堂。

    周氏看着女儿,眼神示意该怎么办。

    钟宁宁:“放心”。

    这时,门外的官吏高声喊:“摄政王到”。

    大理寺卿吓得官帽都快掉了,忙走下高台,想宋颐舟行了一礼,“什么风把王爷您给吹过来了”。

    宋颐舟往上首一坐,随意道:“闲来无事,来看看,目前审到哪了”。

    下首的林亦抽了抽嘴角,总感觉此时的宋颐舟有些许不着调。

    像谁呢,对,像阿姐。

    大理寺卿擦了擦不存在的冷汗,“禀告王爷,已经审完了”。

    “哦~真的审完了吗?”宋颐舟看了眼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一个机灵,“没有,没有,就等着您来审呢”。

    “既然如此,到哪一步了”

    钟宁宁:“禀告王爷,我们有证人阿夏,证明我爹与梅氏通奸”。

    “传”

    阿夏来到公堂,跪下道:“当年奴婢亲眼看见钟老爷与梅氏在床上,床上……”

    宋颐舟:“钟楼,你可还有话说”。

    “信口雌黄”钟楼看见宋颐舟来,还抱有一丝希望,希望对方不是为了钟宁宁而来。

    可惜结果并不如他意,宋颐舟似笑非笑,“你在说我吗”。

    “来人,当堂辱骂上官,打二十大板”

    钟楼慌乱道,“不是,我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

    可他哪能阻止宋颐舟的决定,生生挨了二十打板。

    钟楼被拖上来后奄奄一息,宋颐舟看差不多了,便道:“钟楼与其妹通奸,为世俗不容,特令其妻周氏与其和离,下堂”。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定下了钟楼的罪,比大理寺卿还敷衍。

    说完宋颐舟便带着钟宁宁一行人走了,徒留大理寺卿站在那冷汗直流,问还没走的林亦:“老…老夫的官位还能保住吗”。

    这大理寺卿本就是个没本事的,趋炎附势,当年若不是朝堂对林亦争议太大,如今坐在大理寺卿位置上的就是林亦了。

    “自求多福吧”林亦也瞧不上这大理寺卿,说完便离开了,徒留混乱的场面,和一群看八卦的百姓议论纷纷。

    不到半日,京中人人都知道宰相钟楼与其妹通奸,生下女儿钟玉西。

    “听说了吗,礼部尚书钟楼,同自己的妹妹通奸,虽不是亲的,那也是大逆不道的”

    “周氏也真是可怜,周家世代从医,周氏的父亲乃当年太医院正一品太医,那时钟楼哪配的上周氏,就是为了她的身份,结果钟楼竟做出如此荒谬的事”

    “周氏当真委屈,听说她的女儿走丢后,钟老夫人便将那奸生子带进了家门,还想将那人记在周氏名下,成为正儿八经的嫡出小姐”

    “那这么说那钟玉西也不是什么好人,起初听闻这钟二小姐才貌双全,温柔知性,想必也是假的,前些时日我还想替我儿求娶她呢”

    “没人注意到钟楼与周氏在公堂上时,摄政王给周氏撑腰么,这周氏竟如此厉害,能请得动摄政王”

    “我听闻钟大小姐同大理寺少卿有牵连,想是大理寺少卿请来的摄政王”

    “这钟大小姐可真是命好,结识如此多厉害的大人物”

    钟府成了京城中人人的饭后谈资,但大多都是骂钟府不做人,对周氏和钟宁宁的谈论声很是少见,这其中当然有林玚等人的推波助澜了。

    有了摄政王的威慑,钟楼哪还有胆子不同周氏和离,吓得片刻都不敢耽误,去官府上交了文书,同周氏和离。

    钟楼想破脑袋都没想到,钟宁宁竟有本事让摄政王撑腰。

    顾时对此也有些许意外,钟宁宁在他这的存在感太低,以至他并未关注过她。

    等他手下的人来禀报,方才得知,钟宁宁身边的林玚与摄政王交往过密,这其中定还有他不知道的。

    和离之事尘埃落定,钟宁宁的阿舅周启赶来京城,知道自家妹妹受了这么多委屈恨不得宰了那钟楼。

    虽不能杀了钟楼,但周启花了大价钱狠狠揍了钟楼一顿,方才出了这口恶气。

    不过让很多人震惊的是,钟楼竟将梅氏的牌位娶进了家门,对外说梅氏一直是自己想娶的人,如今总算如愿以偿。

    京城中人人唏嘘不已,有人说钟楼是个痴情种,有人说他虚情假意。

    钟玉西也摇身一变,从钟二小姐变成奸生子,如今又成了钟大小姐。

    钟宁宁知道钟楼的所作所为只觉恶心,不过她如今不叫钟宁宁了,她叫周宁宁。

    阿舅上京后,想带母亲和她回温州,那里周家可以好好护着她们。

    周氏有这个想法,但她知道到女儿舍不得京中的好友,拒绝了周启的提议,便道:“我在京城住惯了,不去温州了”。

    周宁宁听母亲这么说,眼睛亮了亮。

    周启当然知道妹妹是为了谁,点了点周宁宁的脑袋,“小白眼狼,也不想回温州陪你阿舅我,你表妹可想着你呢”。

    钟宁宁抱着周启的胳膊撒娇,“阿舅,等有空我便同阿娘就去温州陪你和表妹”。

    周启一脸拿周宁宁没有办法的样子,随后拿出地契,递给周氏,“这些是周家在京城中的药铺和药庄子,足够你们好好生活在京城了,若是日后有事,周家永远是你们的后盾”。

    周氏不肯要,“这些早年周家在京城中所有的产业了吧,我不能要”。

    周启:“你是我妹妹,周家的东西就是你的,何况这些以后可以个宁宁当嫁妆,莫要推迟了”

    最终周氏收下了这些地契,泪眼婆娑地看着周启,不过更令她担忧的的是周家有没有因为她的和离受影响。

    周启疑惑妹妹为何会如此问,他常年在温州,对于京城的事不甚了解,这次周氏和离他也只以为钟楼权势压人,不同意和离。

    周氏将钟楼背后是皇太后的事说了。

    周启听完脸色一变,看了眼一旁疑惑的周宁宁,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听说摄政王殿下帮你们解决了和离这么个大问题,为何他会帮你们”。

    周氏看了看周宁宁,眼神问她能不能说,周宁宁点了点头。

    “早年宁宁走丢,她认的那位义姐林玚,同摄政王一同长大,摄政王也算宁宁半个阿兄了”

    周启没想到阿宁能同摄政王扯上这么大的关系,可这于周家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他眼里的忧愁反而更甚。

    他没注意到,自周氏提起皇太后他变了脸色,周宁宁便一直盯着他,后来提到宋颐舟,周启眼中的情绪一点没逃过周宁宁的眼睛。

    夜间周启偷偷去了周氏的院子。

    周氏看见突然到来的阿兄,意外道:“这么晚了,阿兄可还有事”。

    周启神色严肃,“阿宛,你们不能留在京城了,明日,明日我就带你们走”。

    “为何?”周宛疑惑,“白日里不是答应的好好的,怎么突然说要离开”

    周启知道,自己若是不说个原因,阿宛定不会随他离开,最后只能说出真相。

    “阿宛可知,父亲为何会突然辞官举家离开京城,不许周家任何人当官”

    迎着周氏疑惑的目光,周启道:“因为先太子的死和父亲有关”。

    周氏神色瞬间惨白,“什么意思?”

    “当年太子入狱,在狱中病倒了,皇太后拿周家几十口人的性命威胁父亲,让他给先太子下一种毒,让他突然暴毙,无法让人察觉。

    而父亲是这个皇城医术最好的,几乎无人能查出先太子死因,这也是皇太后找上他的原因。

    那时父亲别无选择,若是不给,周家会倒,若是给,日后被发现,周家还是会倒,最后父亲无法,将毒给了皇太后”

    “周家家大业大,为何就如此信皇太后能如此轻而易举地让周家倒了”周氏不理解。

    周启闭了闭眼,“因为宛贵妃被抄家是皇太后干的”。

    周氏瞬间哑口无言,当年先帝如此宠爱安王,甚至有意废太子立安王为太子,宛贵妃的母族如此轻而易举地倒下,那周家,岂不是更容易。

    “后来父亲补救过,太子死后,安王离京,皇太后准备对那时的皇太孙也就是现在的陛下下手。

    父亲自知对不起皇太孙一家,所以在皇太后让他故技重施时,他赌了一把,在给皇太孙下的毒里加了味药材,让皇太孙吐了出来。

    所幸摄政王宋颐舟突然回京,让皇太后乱了阵脚,没让她发现父亲做了手脚,之后靖王谋逆,父亲带着周家上下辞官回乡,爹他不是病死的,是为了给先太子赎罪自戕而亡的”

    “可惜那时你已出嫁,让我没想到的事,钟楼竟是皇太后身后的人,我想,皇太后大概是为了让你牵制住周家才阻你和离吧”

    “阿宛,同我回周家吧,皇太后随时对你做出什么,若事情败露,我们都得死”

    周氏瘫坐在塌上,疲惫开口:“你让我想想”。

    周启:“好”。

    他留周氏一人在屋内好好思考,推开门回了屋,没注意到周宁宁躲在暗处听到了一切。

    周宁宁此刻脑子混乱,这么大的事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对,阿姐,找阿姐”。

    说完周宁宁急忙往林府走去。

新书推荐: hp 黎明之前 圣母到地狱列车找老公 明镜无尘 朕是大耳朵怪叫驴 勾人狐狸还我忠犬师兄 骨语 北方的笔友 重逢七分甜 囚爱:情伤百孔 牧神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