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大雨覆压而下,打在地上发出清脆声,雨势越来越大,黑云凝结,没有半点散去的迹象,水雾蒙蒙,五米开外人畜不分,前路被遮挡的死死的,路上的行人步履蹒跚,生怕踩空。

    官道上,骑着快马的人一路疾行,即使前路未知,也不敢缓下脚步,只能让马匹自动寻路,毕竟老马识途。

    达达的马蹄声来得快,去得也快,赶路的人持续用腿施压马腹,同时用力前推缰绳,争取让马的速度更快,溅起的水珠还没落地,罪魁祸马早已不见踪影。

    姜竹月是在雨声淅淅沥沥中醒来的,人还未彻底清醒,就已感觉到湿润的气息在皮肤上流连,许是听到了动静,明玉同凌云迈着小步走到床榻前,伺候她洗漱。

    “夫君可是还在练武场?”姜竹月用毛巾擦拭着手上的水珠,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道。

    练武场没个棚子挡雨,夫君在练武场锻炼怕不是得坏自己身子,得劝劝夫君不可这般不爱惜自己。

    “大人今日倒是没去练武场,只是拿了长枪在檐下热了一下身。”明玉回禀到。

    倒也真是犯糊涂了,夫君既不是幼童,也不是傻子,有自己的分寸,怎会冒雨锻炼,关心则乱。

    姜竹月在心中暗暗吐槽,将毛巾递给明玉让她收拾,却瞧见她面露担忧之情,神色不自然。

    “明玉,可是有什么事?”

    “夫人,今日早晨就有急报送至府上,说是突厥侵略边境,大人听到消息连枪都来不及放下,就唤人去书房商议对策。”明玉忧心忡忡的说道,连语气都低沉了不少。

    突厥攻略,这可不是小事,安平府总辖二十三县,最西边的烟直县紧挨着突厥,是最容易遭到袭击的地方,突厥以游牧为生,每到丰收之时,便有小队人马抢掠边境农民,正常来说边境守卫完全可以解决,现在都上报到都督这里,这次袭击阵容肯定强大,不是边境守军可以解决的。

    兵祸一起,世道艰难,如今天灾不断,战争又雪上加霜,想必会有更多百姓难以维生,流离失所。

    “明玉,你去和姜叔说一下,多屯粮。”姜竹月立马低头吩咐道。

    动乱之际,粮食这战略性物资,为了多获利商贩肯定会溢价疯涨,得在他们还没有得知消息前,先下手为强。

    抬起头,眼底精光浮现又迅速略去。

    门外的雨逐渐小了下来,雨欲静而风不止,院中的树木被吹的枝叶飘落,路过的下人都离得远远的,生怕被波及。

    书房内,沈曜端坐于书桌后,书桌前面摆放着四五把椅子,此刻都已有人坐于其上。

    “哥,让我去,我肯定把他们杀个片甲不留。”沈修之最沉不住气,气势汹汹的说道。

    “匹夫之勇。”崔渚用手抚摸着嘴角的长须道,“主君,救援是肯定的,但是现在朝廷被人把控,补给想必是没法到位的,我们要做好最坏的准备。”

    过了片刻,又继续道:“但是我们也不能白白吃这个亏,我会以主君的名义上折子,尝试让朝廷准备军备,如若不行,那就......”

    "行,我先让云庭去准备。"沈曜没有半点拖泥带水,在听完崔渚的话,立马就动了起来。

    正所谓兵贵神速,边境不稳,沈曜匆忙用完早膳之后就立马启程去了军营。

    听到下人回禀说大人要赶路去边境,姜竹月只得替他收拾行囊,吩咐厨房做了便携的干粮,又准备了一些伤药,和衣物放在一起之后,她拿起桌案上的蓝色平安符,犹豫了许久才放入衣物中。

    行囊收拾好以后,她就唤人送去军营。

    烟雨朦胧中,姜竹月撑着红色的油纸伞伫立在大门口,看着送行囊的人骑马远去,默默等待着离人归。

    五千多名骑兵就着无边的夜色离了安平府城,一半的人同沈曜在前,中间是谋士及门客,最后是防止袭击断后的另一半骑兵。

    一天一夜,中间只修整了五个多小时,马不停蹄、披星戴月,终于在凌晨时刻赶到烟直县。

    烟直县地处偏远,东边便是高至万仞的翠云山,大雁在天空中盘旋,时不时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声。

    山壁挺立光滑无比,除中间一狭道别无其他通途,山间野羊在云雾中窜来窜去,人力不可追。

    狭道过去之后便是一望无垠的草原,牧草青青,溪水叮咚,沿着草原前行,就是突厥所在地。

    突厥人认为他们是金乌在人间的代行者,流的是天神的血液,世间万物都依靠金乌才能繁衍生息,他们是这天下最名正言顺的主人。

    在他们心中,肥沃的中原大地就是属于他们的,现在只是被贼人占据,迟早有一天会回到他们手中。

    他们时不时就尝试袭击,试试中原实力,如果被他们窥到良机,就会倾巢出动。

    奈何有大山隔阻,之前山河固,想要攻打进来实在是不可能,他们的袭击也只是浅尝辄止,然现今估计是听到什么消息,中原乱象已出,打算试试能不能捞到什么。

    沈曜带着骑兵到了驻军所在地,驻军的将领听到动静立马从营帐中走了出来。

    “见过沈都督。”李赫俯身行了一礼。

    沈曜把鞭子扔给后勤管马的人,脚步匆匆的进入营帐,身后的人见此也立马跟上,不敢有丝毫耽误。

    “说说具体情况。”沈曜俊美的脸不见半点笑意。

    “五日前,不同于以往几十来人,突厥首领带着三千人袭击县外村落,驻守在山口的兵士全体覆没,村落的粮食及村民全部都被带走了。”

    李赫语气沉重,想到那些被带走的村民就悲伤,突厥向来不把中原人当人看,村民的下场可想而知。

    “驻军因为大多都是步兵,和突厥的骑兵完全没法抗衡,故我传信都督希望能得到援助。”

    沈曜点头,大概了解情况之后,首先就是安排斥候去查探情况,对战不仅仅是武器等的比拼,也考验的是主将对全局的谋划,如何从各种信息中抽丝剥茧,利用这些信息为战局所用,才是锁定胜利的关键。

    他先去洗了个澡才回到自己的帐篷,盘腿坐在穿侧,拿起手边的地图,手指还时不时点点某处,摸了摸自己光滑的下巴,还有些不适应。

    自从和夫人重遇之后,知晓她不喜胡茬,后勤清理,我为夫人付出不少啊。

    思绪辗转万千,算了,还是看看夫人给我的行囊收拾了什么吧,手臂一伸,那个不大不小的包裹就到了他怀中。

    嗯……饼还行顶饿,衣服四套,伤药这个也不错,怎么没有其他东西了,这些物品都很常见啊,体现不出来夫人对我的关心。

    沈曜垂头丧气,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望着账外的明月,月光薄凉,不为世人所动,我从未得到夫人的心啊。

    他微眯了眯眼睛,还是不死心,将整个包裹都翻了过来,一个蓝色的眼熟的东西掉了出来,他俯身拾起。

    蓝色的平安符熠熠生辉,几缕月光照在平安符上,也照在了他的眼底。

    沈曜看着这熟悉的符,第一时间摸了摸腰间,腰间的同款平安符还在,手中的这个是何人的就不言而喻。

    心间的火顿时燎原,嘴角翘起,他的努力终究有了回报,不着急,岁月漫长,他终会得到他想要的。

    第二日,崔渚带着折子来到了营帐内,沈曜粗粗看了一下,大致就是“边境逢突厥劫掠,守军不抵骑兵,粮食尽绝,百姓惶恐,不敢出门,臣欲与突厥对战,然无补给,兵士战意颓靡,恳请筹粮以慰军心。”

    很好,就这样给朝廷吧,不过他也没指望这封折子能有什么结果,现在奸相当政,掠尽金银,国库空虚,朝廷怕是有心无力。

    折子很快到了中央,百官中分为两派,一派是希望尽早拨款筹粮,让突厥见识见识大国实力,把他们打怕了就不敢再来了。

    另一派虽也是这般附和,但却说现在哪有钱拨款,百官的俸禄也是很久没发了,朝廷的账上都是赤字,库房空的耗子都不来。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时,林柏主动上前,大声说道:“臣愿意捐钱粮,只求百姓能安稳度日。”

    其他人用诧异的眼光看着他,平日里也不知道他是如此的关切民生啊,转念一想,怕不是上次被人上折子说纵容家臣掠夺百姓土地坏了名声,希望这次能好好刷波口碑。

    果然还是够精明啊,不愧是老狐狸的得力干将,他都已经这样说了,身为同僚的他们难道能坐视不管,只能随着他的话语纷纷说愿捐献钱粮。

    钱粮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定了下来,有百官奉献,筹备的粮食很快就启程送往烟直县,城中的百姓看着远去的车辙,满怀信心,如此多的粮食,守军肯定能把突厥打个奄奄一息,他们眉开眼笑,好像已经看到了胜利招手。

    “唉,你听说了没,这次捐粮是林大人主动提的,林大人可真好啊。”一中年汉子一边用胳膊捅了捅同伴的手一边说道。

    “林大人,上个月不是说他侵占良田吗?”他的同伴疑惑道。

    “那肯定是假的啊,能主动捐钱的官怎么可能干这样的事,肯定是传错了。”中年汉子信誓旦旦的道。

    他的同伴摸了摸头,憨厚道:“这样吗?我之前还以为他是贪官。”

    身侧一个穿着官服的人走过,听了这话语,悲愤不已,愚昧啊愚昧,无知啊无知。

    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生气的扬了扬衣袖,脚步沉重的回了自己的小宅子。

新书推荐: 野草生长 给新皇当狗腿后他决定断袖(双重生) 近日点 穿成恶毒女配后,我搞起了吃播 Tangle 重生之有幸遇见你 涅槃重生:冷艳学霸她心慌躲狼狗 她在烈阳之下 死对头禁止贴贴 怪物全是恋爱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