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子兴连夜赶往荣国府,脚步轻快却不显慌张。
他深知,在这座深宅大院之中,最怕的就是“急”,一步错,步步皆险。
潇湘馆外,夜色沉沉,细雨未歇,竹影摇曳间透出几分清寒。
他绕过回廊,借着暗处的阴影靠近窗棂,压低声音唤道:“紫鹃姑娘。”
紫鹃正在灯下整理黛玉明日需服的汤剂,听声一惊,迅速起身拉开一角帘布。
冷子兴的身影隐在夜色中,只露出一双清明如镜的眼睛,“告诉林姑娘,这几日务必表现得‘无欲无求’。”
紫鹃心头一紧,“为何?”
“元妃有意端午赐礼,宝钗为重。”冷子兴语气低沉,“若她此刻表现出一丝怨怼或不甘,便是授人以柄。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让众人觉得她淡泊明志、心无所系。”
紫鹃咬了咬唇,重重地点头,“我明白了。”
冷子兴没有再多言,转身消失在雨幕之中。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次日清晨,一封密令自宫中传出,送至贾政书房。
贾政展开诏书,眉头缓缓皱起——端午节礼名单上,薛宝钗赫然列于首位,所赠之物皆是珍稀之品,寓意深远;而林黛玉仅得一袭素色宫绢,并无特别之处。
他放下诏书,神色复杂。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通报声:“老爷,冷先生求见。”
贾政抬眼,“请。”
冷子兴缓步走入,神情从容,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份诏书的内容。
他向贾政拱手行礼,随后看似随意地开口:“昨日王爷与我闲谈,提及一事,说是前些日子娘娘曾有意召林姑娘入宫伴读,却被婉拒。”
贾政眼神微动,“确有此事。”
“王爷说,林姑娘此举,非因怯懦,而是真心无意功名利禄,可见其性情高洁。”冷子兴顿了顿,目光落在那份节礼名单上,“这般淡泊之人,反倒是更值得敬重。”
贾政沉默良久,终是叹息一声。
冷子兴知道,这番话未必能改变节礼本身,但足以在贾政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林黛玉并非争权夺利之人,她的存在,不是为了搅局,而是为了守住内心的清明。
这才是真正的人设反击术。
与此同时,蘅芜苑内,气氛却是一片欢腾。
薛姨妈手中捧着节礼清单,眉开眼笑:“娘娘此举,便是天意!”
莺儿站在一旁,适时附和:“可不是嘛,林姑娘身子弱,平日里也少出门,哪像我们小姐稳重得体,又会待客,又懂礼数。”
这话传到了潇湘馆,连同窗外的雨声一起,落进黛玉耳中。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她并未恼怒,甚至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只是淡淡一笑,继续低头翻阅手中的《楚辞》。
紫鹃看在眼里,心下略宽。
林姑娘果然聪慧。
她明白,越是此时,越不能表露情绪,否则便正中他人下怀。
黛玉轻声道:“你去厨房看看,我昨日交代的百合粥可熬好了。”
紫鹃应声退下,留下一片安静的房舍。
窗外细雨依旧,屋内烛火摇曳,映得她面容清瘦却神情宁静,一如那庭中不语的孤梅,悄然盛开,不争春光。
夜色再临,冷子兴收到一条消息:北静王邀他赴王府一叙,名曰“端午雅集”。
他望着那封简短的帖子,心头泛起一丝异样的预感。
北静王……到底想做什么?
他收起帖子,低声自语:“这位王爷,似乎对林姑娘的兴趣,越来越浓了。”
风穿檐角,吹得纸页簌簌作响,仿佛回应他的疑问。
北静王府,夜色如墨,灯火点点。
冷子兴踏入听雪轩时,便知此局不简单。
堂堂亲王亲自设宴邀见,绝非闲谈所能概括。
果然,北静王早已候在屏风之后,身着一袭素青长衫,眉目清俊,笑意温润,却掩不住眼底那一抹深沉思量。
“冷先生来得正好。”北静王示意侍从上茶,“听闻你近日与贾府往来频繁,尤其是——林姑娘那边。”
冷子兴心头微动,面上却不显:“王爷说笑了,不过是一介商贾,如何敢妄议贵府家事?”
北静王轻笑一声,似是欣赏他的谨慎,“本王倒不是要问你什么机密。只是昨日读到一本《江南闺秀录》,其中一篇‘林黛玉’条目,写得极好,字里行间,竟让我想起一位前朝才女——谢婉容。”
冷子兴眼神微闪,立刻明白这位王爷话中有话。
谢婉容,前朝宰相之女,才名远播,曾被圣祖皇帝赐号“清慧仙媛”,却因卷入储位之争,终被幽禁至死。
若将林黛玉与她并提,既是一种极高赞誉,也暗含了某种政治隐喻。
他不动声色,拱手道:“那本书正是小人所献。书中所述,皆为实录,林姑娘天资卓绝,诗词文章,不在古人之下。”
北静王端起茶盏,轻轻吹去浮沫:“林家书香门第,可惜后继无人。若林姑娘嫁作他人妇,怕是要让世人扼腕。”
冷子兴心头一紧,这已然是赤裸裸的试探。
他缓缓垂下目光,语调平稳:“王爷高见。但林姑娘如今身子孱弱,最需静养,婚配之事,恐怕还需从长计议。”
北静王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未再多言,只道:“明日雅集,你可愿带那本书来?我欲与众宾共赏。”
冷子兴点头应下,心中却已翻涌不止。
这不仅仅是文人雅集,而是权力游戏的一环。
北静王显然有意借《江南闺秀录》之笔,将林黛玉推向更广阔的视线之中。
一旦此事传开,林黛玉将成为京城士族圈中不可忽视的存在,甚至可能动摇原本倾向金玉良缘的风向。
他离开王府时,夜风拂面,冷意沁骨。
他知道,自己已经正式踏入这场博弈的核心。
数日后,荣国府书房。
贾政坐在案前,手中一封匿名信被反复摩挲。
信纸用的是宫中旧笺,字迹娟秀,内容更是令人震惊:
> “林姑娘才德兼备,聪慧非常。若错失良配,恐损皇家颜面……娘娘此举,或有疏漏。”
贾政眉头紧锁,心中波澜起伏。
元妃赐礼之举,本是他衡量宝玉婚姻的关键节点。
原以为宝钗稳重贤淑,最宜正妻之位。
但如今宫中竟传出如此传言,且语气不容置疑,似乎连娘娘都被蒙在鼓里……
他抬头望向窗外,思绪万千。
林黛玉自幼聪颖,诗才横溢,又出身书香之家,确实不同凡响。
而她在这次节礼风波中表现得淡泊宁静,反显得薛家太过张扬……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通禀:“老爷,北静王派人送来一份新修的《江南闺秀录》,题为‘林黛玉’篇,已在京城传开。”
贾政猛然起身,心绪彻底动摇。
他终于意识到,有些人,正在悄悄改变一切的走向。
而在南安郡王府深处,一间密室之内,烛火摇曳。
一位身穿玄色长袍、面容模糊的人,正对着大观园的地图冷笑:“冷子兴……原来你也来了。”
他指尖轻点地图上“潇湘馆”三字,低声喃喃:“你以为你是在救林黛玉……其实,你不过是另一枚棋子。”
风穿窗棂,吹熄一角烛光。
而此时,冷子兴已收到一封密信:
> “王爷邀你明日午后于听雪轩下棋。”
他望着信纸,眸光沉凝,知道真正的棋局,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