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2

    暮春的栊翠庵笼罩在一片朦胧的雨雾之中,檐角垂落的雨珠敲打着青瓦,发出清脆的声响。

    妙玉身着一袭月白色的素衣,手持竹帚,正在清扫院中飘落的花瓣。她动作轻柔,仿佛在呵护着这些脆弱的生命。

    忽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庵中的宁静。

    “妙玉姐姐。”一个轻柔的声音在庵门口响起。

    妙玉抬头,只见黛玉撑着一把湘妃竹伞,站在庵门前。

    她今日穿着一袭淡紫色的纱裙,薄如蝉翼的衣料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愈发显得身姿婀娜,眉眼间带着一丝淡淡的忧愁,宛如一幅水墨画卷中走出的仕女。

    妙玉微微一愣,随即放下竹帚,迎上前去,“林妹妹,这样的天气,怎么想着来了?”

    黛玉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庵中,将伞递给妙玉身旁的小尼姑,微微一笑,“只是心中烦闷,想来姐姐这里寻个清净,听听佛法,品品茶,也好解解这胸中的郁结。”

    妙玉看着黛玉,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既是如此,妹妹随我来吧。”

    说着,便领着黛玉往庵内走去。

    穿过曲径通幽的回廊,二人来到了妙玉的茶室。茶室不大,却布置得十分雅致。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案几上摆放着古朴的茶具,墙角的花瓶里插着几枝含苞待放的白梅,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妙玉让小尼姑煮了泉水,自己则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茶具。她取出一套珍藏的雨过天青茶盏,茶盏色泽温润,宛如雨后初晴的天空,泛着淡淡的青色。又从檀木匣中取出一小罐蒙顶甘露,茶叶嫩绿鲜活,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妹妹,这蒙顶甘露是去年新采的,你且尝尝。”妙玉一边说着,一边将沸水注入茶盏,茶叶在水中舒展开来,宛如翩翩起舞的仙子。

    黛玉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只觉得茶香四溢,甘甜爽口,“果然是好茶,姐姐这里总是藏着些宝贝。”

    妙玉微微一笑,“好茶需配知心人,这茶,也只有妹妹这样懂茶的人,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

    两人沉默了片刻,黛玉望着手中的茶盏,眼神渐渐变得深邃,“姐姐,这世道越来越乱了,朝廷昏庸,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

    妙玉手中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又恢复如常,“妹妹,我们出家人,本应六根清净,不问世事。只是这天下苍生受苦,又怎能真的做到不闻不问。”

    黛玉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妙玉,“姐姐,我近日一直在想,我们虽为女子,却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世道沉沦。我想在江南建立一个秘密联络点,联络各方有志之士,为这天下做点事情。”

    妙玉神色一凛,环顾四周,确认无人后,压低声音说道:“妹妹,此事非同小可,一旦被朝廷发现,便是灭顶之灾。你可有周全的计划?”

    黛玉轻轻点头,“我已有了些想法。江南乃富庶之地,文人墨客众多,其中不乏有识之士。我们可以以诗社、茶会等名义,将这些人聚集起来。表面上是吟诗作对、品茶论道,实则暗中传递消息,商讨救国之策。”

    妙玉沉思片刻,“诗社、茶会这个主意倒是不错,既不易引起朝廷的怀疑,又能吸引众多文人雅士。只是这联络点的选址极为关键,既要隐秘,又要交通便利,便于消息的传递。”

    黛玉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姐姐所言极是。我近日派人暗中查探,发现苏州城外有一处废弃的园林,名为‘听雨轩’。那里地处偏僻,四周树木繁茂,不易被人发现。而且距离苏州城不远,交通还算便利。只是那园子荒废已久,需要重新修缮一番。”

    妙玉微微皱眉,“修缮园子需要不少钱财,这资金从何而来?”

    黛玉从袖中取出一张银票,轻轻放在桌上,“这是我这些年积攒的一些体己钱,虽不算多,但也足够前期修缮之用。日后,我们再想办法筹集资金。”

    妙玉看着桌上的银票,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妹妹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胆识和魄力,实在令我佩服。只是这秘密联络点的运作,光靠你我二人远远不够,还需招募一些可靠之人。”

    黛玉点头,“我已经有了几个人选。我的贴身丫鬟紫鹃,她聪明伶俐,对我忠心耿耿;还有香菱,她虽然出身低微,但为人善良正直,且有些才情。她们二人,我信得过。”

    妙玉思索片刻,“我庵中也有几个小尼姑,平日里做事机灵,也颇有些正义感。只是她们从未参与过这般复杂之事,还需好好调教。”

    黛玉露出欣慰的笑容,“有姐姐相助,此事便成功了一半。我们可以先对这些人进行培训,教她们如何传递消息、如何识别暗号,以及如何应对突发情况。”

    妙玉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既然决定要做,那便要做到万无一失。我们还需制定一套严格的规矩,确保联络点的安全。”

    黛玉也站起身,走到妙玉身旁,“姐姐说得对。凡是进入联络点的人,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确认身份无误后方可进入。消息的传递也要采用加密的方式,避免被他人截获。”

    妙玉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黛玉,“还有,我们要时刻警惕朝廷的眼线,一旦发现有可疑之人,必须及时处理。”

    黛玉郑重地点头,“这些我都记下了。只是这江南之地,朝廷势力盘根错节,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小心谨慎。”

    妙玉回到桌前,重新为黛玉斟了一杯茶,“妹妹放心,我虽身在佛门,但也有一些旧相识在江湖中行走。我可以通过他们,打探朝廷的消息,同时也能为我们的联络点提供一些保护。”

    黛玉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如此甚好。有了这些助力,我们便能更好地开展行动了。只是不知这第一步该如何走?”

    妙玉沉思良久,“我看可以先以举办一场盛大的茶会为名,邀请江南各地的文人雅士前来参加。在茶会上,我们可以暗中观察,挑选出那些有正义感、有爱国之心的人,慢慢将他们发展成为我们的盟友。”

    黛玉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们可以提前放出消息,说茶会上将有珍稀的名茶品鉴,还有精彩的茶艺表演。这样一来,定会吸引不少人前来。”

    妙玉微微一笑,“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在茶会上设置一些诗词比赛、茶道问答等环节,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了解参与者的才学和品行。”

    两人越说越兴奋,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小尼姑进来点上了蜡烛,昏黄的烛光映照在两人的脸上,为她们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就在这时,庵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妙玉和黛玉对视一眼,神色警惕。不一会儿,一个小尼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师父,不好了,官府的人来了,说是要搜查庵中是否藏有违禁物品。”

    妙玉脸色一变,却很快镇定下来,“莫慌,你先去稳住他们,就说我正在礼佛,稍后便去见他们。”

    小尼姑应了一声,匆匆跑了出去。妙玉转头看向黛玉,“妹妹,看来我们的行动已经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你先躲起来,这里我来应付。”

    黛玉却摇了摇头,“姐姐,我不能让你一人面对。我们既然决定一起做事,便要同甘共苦。我就扮作小尼姑,在一旁协助你。”

    妙玉见黛玉态度坚决,也不再多说,“也好,那你快换上小尼姑的衣服。”

    黛玉迅速换上小尼姑的粗布衣裳,将头发简单地挽起。两人刚准备好,就听到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朝着茶室走来。

    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捕头,他一脸凶相,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妙玉师父,得罪了。上头有令,要我们搜查栊翠庵,还请师父不要阻拦。”

    妙玉双手合十,神色平静,“阿弥陀佛,施主请便。只是这庵中皆是佛门清净之地,还望施主不要惊扰了佛祖。”

    捕头冷哼一声,一挥手,身后的衙役便开始在庵中四处搜查起来。他们翻箱倒柜,弄得一片狼藉。

    黛玉站在妙玉身旁,心中紧张不已,但她强作镇定,目光警惕地看着周围的动静。

    突然,一个衙役从角落里翻出一个木匣,他打开木匣,里面装着一些字画。

    捕头走过去,拿起一幅字画看了看,眼中闪过一丝贪婪,“哼,妙玉师父,这字画看起来价值不菲,不会是偷来的吧?”

    妙玉面色不改,“施主说笑了。这些字画皆是施主们捐赠给庵中的,有记录可查。”

    捕头将字画随手一扔,“我看没那么简单。来人,把这些东西都带走,仔细查验。”

    就在这时,黛玉灵机一动,走上前去,“官爷,这字画若是带走了,日后施主们来庵中,见不到自己捐赠的东西,恐怕会怪罪下来。不如官爷先在这里细细查看,若是没有问题,就请留下,也省得来回折腾。”

    捕头上下打量了黛玉一番,“你这小尼姑倒是伶牙俐齿。不过,本捕头做事自有分寸。”

    说完,他又在庵中搜查了一番,见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便带着衙役离开了。

    等官府的人走后,妙玉和黛玉都松了一口气。

    妙玉看着一片狼藉的茶室,神色凝重,“看来我们的行动要加快了,不能再坐以待毙。这次他们只是搜查,下次说不定就没这么简单了。”

    黛玉点头,“姐姐说得对。我们尽快筹备茶会,同时加快对听雨轩的修缮。”

    接下来的日子里,黛玉和妙玉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茶会。她们四处散发请帖,邀请江南各地的文人雅士。

    同时,黛玉派人暗中开始对听雨轩进行修缮,妙玉则对庵中的小尼姑和黛玉带来的紫鹃、香菱进行培训。

    茶会的日子终于到了。栊翠庵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来自江南各地的文人雅士们纷纷前来赴会,他们或吟诗作对,或品茶论道,一派祥和热闹的景象。

    黛玉和妙玉身着素雅的衣裳,穿梭在人群中,暗中观察着每一个人。她们发现,有不少人对朝廷的腐败和百姓的疾苦深感不满,眼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神色。

    在茶会的诗词比赛环节,一位名叫吴文远的年轻书生脱颖而出。他的诗词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百姓的同情。

    黛玉和妙玉对视一眼,心中都认定此人是可以发展的对象。茶会结束后,她们将吴文远请到了茶室,向他表明了自己的想法。

    吴文远听后,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二位姑娘心怀天下,令人敬佩。我虽一介书生,却也不愿看到这天下生灵涂炭。若二位姑娘不嫌弃,我愿效犬马之劳。”

    就这样,第一个盟友加入了她们的阵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加入到这个秘密联络点中来。

    听雨轩的修缮也顺利完成。这里经过重新布置,不仅有雅致的茶室、书房,还设有秘密的暗室,用于传递消息和商讨机密大事。

    黛玉和妙玉经常在听雨轩中与盟友们相聚,他们以茶道喻政局,分析当前的形势,制定下一步的计划。

    他们的行动越来越大胆,传递的消息也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了江南地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然而,随着他们的势力不断壮大,危险也随之而来。朝廷的眼线开始注意到这个神秘的团体,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新书推荐: 虚拟修行:缺钱使我观心破妄 黄泉外卖员:我在人间送缘分 小仙很忙 缠玉心 在诡异世界开马戏团养房客 逢春离 等雨停 春天温暖的光 五条悟全责 成为阴阳师的我来到了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