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2

    黛玉获封三品淑人的喜讯尚未平息,京城又起波澜。

    这日,薛家大公子薛蟠匆匆来访,神色间难掩兴奋:“林妹妹,我刚从广粤回来,如今海外贸易正是红火,朝廷也放宽了海禁,咱们不如联手开辟南洋商路!”

    黛玉闻言,微微挑眉。这些年她虽深居贾府,却也时常关注着天下局势。她深知,海外贸易蕴含着巨大商机,但其中风险也不容小觑。

    “表兄,南洋路途遥远,海上风浪无常,且各国风土人情各异,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薛蟠却不以为然:“妹妹有所不知,如今往来南洋的商船,一趟便能赚得盆满钵满。我已打探清楚,只需在当地收购香料、珠宝,运回中原售卖,利润至少十倍!咱们薛家在商界经营多年,人脉广、资金足,再加上妹妹的聪慧,此事定能成!”

    黛玉沉思良久,心中渐渐有了盘算。她想起查办盐案时积累的经验,深知做生意不仅要胆大,更要心细。

    “表兄,此事需从长计议。我们首先要了解南洋各国的贸易政策,还要组建一支可靠的船队,招募熟悉海路的船员。”

    薛蟠一拍大腿:“正是这话!我这次回来,就带了几个熟悉南洋航线的老水手,他们经验丰富,定能帮上大忙。”

    说干就干,在黛玉和薛蟠的筹划下,一支名为“云锦号”的商船队很快组建起来。

    黛玉亲自参与船队的筹备工作,从船只的建造、货物的采购,到船员的管理,事无巨细,她都要过问。

    为了确保航行安全,黛玉请来京城最有名的造船师傅,按照西洋船只的样式,改良传统帆船。

    她还让人在船上配备了先进的航海仪器,如指南针、星盘等,并绘制了详细的航海图。

    在货物采购方面,黛玉展现出了过人的商业眼光。她没有像其他商人那样,只盯着香料、珠宝等贵重物品,而是根据南洋各国的需求,收购了大量中原特产,如丝绸、瓷器、茶叶等。

    “表兄,做生意讲究的是互通有无。南洋盛产香料,我们若只运香料回来,难免供过于求。而丝绸、瓷器在南洋却十分紧俏,定能卖出好价钱。”

    薛蟠对黛玉的见解佩服得五体投地:“妹妹真是经商的奇才!有你坐镇,我就放心了。”

    经过数月的筹备,“云锦号”终于扬帆起航。黛玉站在码头,望着渐行渐远的船队,心中既期待又忐忑。这是她第一次涉足海外贸易,成败在此一举。

    三个月后,“云锦号”顺利归来。船舱里装满了从南洋带回的香料、珍珠、宝石,还有许多中原从未见过的奇珍异宝。而船上带去的丝绸、瓷器,早已被抢购一空。

    薛蟠兴奋地拉着黛玉查看账本:“妹妹,你看!这一趟除去成本,竟赚了足足二十万两银子!”

    黛玉看着账本,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但她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表兄,这只是开始。我们要建立长期稳定的贸易关系,还需派人常驻南洋,了解当地市场动态。”

    于是,在黛玉的建议下,薛家在南洋几个重要港口设立了商铺,派专人负责货物的采购和销售。同时,她还与当地的商人建立了合作关系,互通有无,互利共赢。

    随着贸易往来的频繁,黛玉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南洋各国货币不一,交易时常常出现汇率混乱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交易效率,还增加了交易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黛玉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发行“云锦宝钞”。这种宝钞以薛家的信誉做担保,可以在南洋和中原的“云锦号”商铺通用。

    起初,商人们对“云锦宝钞”持怀疑态度。但黛玉凭借着在商界积累的信誉,以及薛家雄厚的财力,很快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云锦宝钞”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泛欢迎,大大方便了贸易往来。

    然而,树大招风。“云锦号”的成功引起了其他商人的嫉妒,其中尤以京城的李家最为眼红。李家世代经商,在商界势力庞大,一直视薛家为竞争对手。

    这日,李家大公子李铭亲自登门拜访,表面上是来道贺,实则暗藏玄机。

    “薛公子、林姑娘,‘云锦号’如今风头正盛,真是让人羡慕啊!不知可否分享些经商之道?”

    黛玉看出了李铭的来意,微微一笑:“李公子过奖了。我们不过是运气好罢了。这海外贸易看似风光,实则风险重重。”

    李铭却不依不饶:“听说林姑娘发明了‘云锦宝钞’,这可是个赚钱的好法子。不知李家可否参股,共同经营?”

    黛玉心中冷笑,她岂能不知李铭的算盘。一旦李家参股,“云锦宝钞”就会落入他们手中,“云锦号”多年的心血也将付诸东流。

    “李公子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云锦宝钞’事关重大,目前暂不考虑合作。”

    李铭碰了一鼻子灰,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林姑娘莫要不识抬举。这京城商界,还没有我们李家办不成的事!”

    薛蟠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李铭,你少在这里威胁人!有本事你就放马过来!”

    李铭冷哼一声,拂袖而去。一场商业暗战,就此拉开序幕。

    没过多久,市面上突然出现了大量伪造的“云锦宝钞”。这些□□制作精良,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一时间,商人们人心惶惶,纷纷拿着“云锦宝钞”到“云锦号”商铺兑换现银。

    黛玉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薛蟠和商铺掌柜商议对策。“这明显是李家在背后搞鬼,他们想借此搞垮‘云锦号’。”薛蟠气得暴跳如雷。

    黛玉却十分冷静,她仔细查看了□□,发现了一个破绽:“这些□□虽然制作精良,但纸张和印刷工艺与真钞仍有细微差别。我们可以在宝钞上增加防伪标识,如特殊的水印和暗纹,同时加强对商铺的监管,一旦发现□□,立即报官。”

    在黛玉的指挥下,“云锦号”迅速采取行动。他们不仅改进了“云锦宝钞”的制作工艺,还联合官府,严厉打击伪造宝钞的不法之徒。经过一番努力,□□风波终于平息。

    然而,李家并未就此罢手。他们暗中勾结海盗,在海上拦截“云锦号”的商船。

    一次,“云锦号”的两艘商船在返航途中遭遇海盗袭击,货物被洗劫一空,船员死伤惨重。

    这个消息传来,黛玉和薛蟠痛心疾首。薛蟠咬牙切齿地说:“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

    黛玉却拦住了他:“表兄,冲动只会坏事。我们要智取,不能蛮干。”

    她派人暗中调查,发现这些海盗与李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于是,黛玉想出了一个引蛇出洞的计策。她故意放出消息,说“云锦号”将有一艘满载贵重货物的商船出航。同时,她暗中联合官府,在商船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果然,海盗们上当了。当他们准备袭击商船时,官府的军队突然杀出,将海盗一网打尽。在审讯中,海盗们供出了幕后主使正是李家。

    证据确凿,李家再也无法抵赖。皇帝大怒,下令查封了李家的商铺,李铭也被革去功名,流放边疆。

    经此一役,“云锦号”在商界的地位更加稳固。黛玉和薛蟠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们继续拓展海外贸易,将商路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黛玉开始思考如何回馈社会。

    她用经商所得的财富,在京城和各地兴办义学,专门招收贫苦人家的孩子,让他们有机会读书识字。她还在灾荒之年,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黛玉的善举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人们称她为“商界奇女子”“巾帼善人”。

    而她与薛蟠联合开辟的南洋商路,也成为了中原与南洋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为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商海的惊涛骇浪中,黛玉以她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段传奇的商业故事。

    她用行动证明,女子不仅能在诗词歌赋中展现才情,更能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而她与薛家的合作,也成为了商界的一段佳话,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时光流转,“云锦号”船队的旗帜飘扬在更辽阔的海域。

    黛玉在经营中不断创新,她借鉴西方商业契约模式,完善了船队与商户间的合作章程;又引入股份制,吸纳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海外贸易,让“云锦号”的规模愈发庞大。

    这日,朝廷因海外贸易税收激增,特嘉奖“云锦号”。

    皇帝亲自召见黛玉,称赞其“以商报国,巾帼表率”,并表示将进一步开放口岸,鼓励民间商贸。黛玉趁机谏言,建议设立官方商船管理机构,规范贸易秩序。

    她的提议得到采纳,朝廷随后成立“市舶署”,黛玉受邀参与章程制定,其商业智慧得以更广泛地施展。

    此后,她依旧保持着谦逊,一边打理生意,一边扶持义学,在商界与学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

新书推荐: 盛夏的暗恋 我惨死后夫君哭了 五条妹妹的术式是空间系 综影视之人比花娇 去无限流当卧底,我吗? 卧底仙界的那些年 反派的病弱白月光重生了 求不得,放不下(快穿) 疑心病 半句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