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噬忆录 > 溪欢篇2 归来报恩

溪欢篇2 归来报恩

    “欸。”夫子无奈至极,又不许动手拍打使之清醒清醒。

    “我让宋征上台,便是想要你们意识自己的不妥。”

    “你们说说,方才你们都看清了什么?”

    “看清什么……?”溪欢喃喃抬眼,对上玄笙的目光,双双有所顿悟般开口:“射姿。”

    尽管连射五箭的间隔之短,他的射姿始终不慌不忙,保持着夫子曾絮叨的准则。

    “射姿不正,如重心不稳,飞箭易偏离靶心,倘若是命中,也不过是偶然之失,并非长久之计。”

    宋征顺势接了过来,几道视线也终于落在他身上。

    听起来颇有道理,不是合伙来哄骗她们的。

    不知这人是什么来路?

    像是给她们解惑,夫子颇为自豪缓缓道来。

    “宋征在边境长大,年幼起便日习百般武艺,这小小的射箭,定射或是骑射,王城上下同龄者怕是无人能及。”

    许夫子年仅三十余岁,若非在战中伤了腿脚,尚不会从驻军中退下。

    他的话言之有理,不敢觉得是在夸大其辞。

    宋征只是略微摇头,“夫子言重了。王城中翘楚众多,宋征有所不及。”

    他姓宋?此时两人才意识到,来者的姓是为何意,他又在边境长大,那极有可能是……

    镇国大将军之子?

    余光而视,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南街之上那座华贵的府邸,便是归于仅次王族的宋氏一族所有。

    “罢了罢了,待会再与你言说。”

    夫子摆摆手,重新望向她们。

    “射姿是基本功,近来若无法纠正坏习,日后定成大患。”

    “别不服气,不当一回事儿,你们且想想——”

    “年年争个你死我活,届时却便宜了其他姑娘,岂不追悔莫及?”

    “溪欢(玄笙)明白,多谢夫子指教。”

    视线只交汇一下,还是明晰双方眸里的斗志。

    玄笙轻笑,施施然行礼,“玄笙还有事,就不便多留了!”

    “多谢……”擦肩而过时,玄笙骤然听到这声道谢,谢她不计前嫌挡在她前面。

    她险些抑不住唇角,还是嘴硬开口道,“我不过是在想。”

    “殿下别想仗着受伤,说是又让了我一回!”

    语毕,她步下射箭台,几乎是逃之夭夭,恍惚掺杂着一丝欣喜。

    “夫子,溪欢告辞。”

    想了想,还是张了嘴:“多谢宋公子。”

    “殿下不必言谢。”宋征恭敬抬手,眸光紧紧追着,“……也不必唤这声公子。”

    “在下宋征,殿下可直呼此名。”

    如此正式,隐有几分紧张,不知是为何。

    未及时相告本名,怕她怪罪于他?还是别的什么?

    溪欢点头不语,便抬步往外。没有细问一二来解惑,只因脑中全是他的射姿之影,一心想着回府后如何自我纠正。

    “宋征,你随我来罢。”夫子唤宋征进屋。

    而他口头上应了声好,却迟迟没有移开,直至那抹身影消失在墙角,他才肯缓缓转身。

    “殿下,我回来了。”

    声细惟有他听闻。

    这不是初遇,许是殿下当时年幼,不记得多少事,不记得他。

    无碍。他好不容易才得回王城,为的是能与她重新相识,往后坦荡护她一世。

    五年前,宋征差俩月才满十一岁,初次随父母回到王城宋家。

    而宗兄在外闹事,完全不顾祖父的形象,言语粗俗,举止恶劣,经人相传到祖父耳里。

    祖父念叨了他两句,装样子关了半月的禁闭,宗兄觉是宋征告的状,便将气撒在他身上,私下给他使了不少绊子。

    祖父寿宴当夜,宗兄又在偏院拦住宋征,一番胡搅蛮缠后,见敌不过宋征,竟又一把将他推下旁边的水池里。

    宾客在前院对饮嬉笑,婢仆守在身侧服侍众人,他在偏院落水挣扎。

    时至初冬,池水堪堪冻寒。

    他尚不会凫水,挣扎滔荡的浪花,俨然要将他吞没。

    水一下没过脑袋,几口水呛进胸腔,又是一顿挣扎起身,如此反反复复,挣脱不了分毫。

    试图叫喊,却随一声声呛咳,他越发虚弱,本以为将要命丧黄泉。

    “快来人!有人落水了!”

    一声稚嫩声呼喊,岸上传来几声喧闹。

    可是他双眼被水刺得睁不开。

    趁冒出水面的那一刹,借檐下灯具的微光,只见有人正一步一步向他奔来。

    来者步子踉踉跄跄,细长竹竿没入池水,额间坠子寒冽一乍一乍摇晃。

    “你、你快抓住竹竿!”嗓音里的惶恐不言而喻。

    闻言,一顿乱抓之下,宋征握住了竹竿,由此减缓下沉的趋势,而忘岸上的小姑娘,身子之羸弱,根本不能拉动他。

    思及此,他正欲脱手,眼前池面掀起了水花——小姑娘也落水了。

    “救命!救命!”

    一阵急促咳嗽,离他并不远。

    宋征一手奋力拉过她,嗓子甚是难受,勉强听出是句安抚:“……你别怕。”

    另一手则引竹竿直达池底,勉强支撑着两人,不愿让姑娘赔上了性命。

    可他体力已然耗尽,仅存的意识渐然消散,隐约听闻岸上的步履匆匆。

    而后有人将他们一道救起。

    当夜,宋征烧得迷迷糊糊,几近挺不过来。

    睡梦中,啼哭声不绝,斥骂声时隐时现,临近破晓之际,识海忽而有片刻清明,半含一口水后,听见母亲说要去答谢大王姬殿下的救命之恩。

    昏昏沉沉又晕了过去,而不等他醒来去道谢,人已回到了边境之外。

    原因倒也简单。

    不知为何,明明是一母同胞,而祖父却更偏爱世父,世父一家拒不认错,还责怪宋征无端落水,打断不可多得的寿宴。

    那时边境安然,王上特许父母回王城为祖父贺寿。

    小儿无端端受难,又遭父兄一番谴责,宋将军咽不下这气,不等宋征醒来,便一早就带着妻儿返回边境。

    一别就是五年。

    五年之间,宋征念着报恩,多次要求回王城,双亲每每皆是厉声反对。

    问及为何不许,只道王城人心叵测。

    而祖父一纸家书,许他回来报恩。宋征不知信中究竟如何言语,只瞧见一向和气的父亲,暴跳如雷般直呼荒唐。

    他因得见殿下而开怀,忘了深究父亲为何会恼怒。

    父亲的去向由王上做主,无诏书不可归,母亲与兄长不受限此,但归来的只有他和侍从几人。

    临走时,母亲在帐里泣不成声,父亲欲言又止来送别,终只叮嘱他要护好自己。

    兄长不知身在何处,难得没有来送他,直到他跨上马背,余光才瞥见角落里酷似兄长的背影。

    该不该说,实在是诡异,他像极了人质。

    可又是谁的人质?云津安定,王城繁华,哪里会需要人质?

    归心如飞逝的箭,他一刻也待不住,不愿再去探寻,一个可能会阻止他见到殿下的理由。

    一路驰骋,连过几口关卡、几座城池,最后直入王城。

    “听闻学府正进行府试,不知这回是谁会胜出呢?”

    “府试而已,又不是狩猎之礼,你用得着如此上心念着?”

    “哎,此言差矣!”

    “你是不知,去年秋试那位殿下输了,今日若是再输,怕是有损……”

    语末声细到听不清,只知对方了然般点点头。

    那位殿下?不知是否为大王姬殿下。

    殿下八岁后,按例即入学府研习箭术,应当已有六年之久。

    而曾在边境教他箭术的都尉,自解甲归来之后,便成了王城学府的夫子,专门教与学子箭术。

    于情于理,他应该上门拜访师长,只是不知可否会遇见殿下?

    门人领他进门时,箭亭静而无声,宛如遭法术定身,所有人都无法言语,只余热气畅游其间。

    直到一个人影跃上台,那夜未曾看清的面容,徐徐在箭台上鲜活起来。

    一时忘却长幼之别,忍不住反驳夫子间的私语:“……我倒是不见得殿下会输。”

    “宋征,你何来此言?去年秋试殿下便输过一回。”许夫子问道。

    “这回我相信殿下。”

    没有理由的笃定。

    弓在弦上,其射姿一出,众夫子摇摇头。

    “宋征,待会你上台且试几箭?”

    “是。”语气依然平淡,心底已是无措慌乱。

    殿下会记得他吗?可余光的追随相告,她不曾为他的姓名疑虑,亦不像是记得年幼的落水。

    罢了,来日方长。

    告别夫子,前脚刚踏进宋府别院,后脚那贱兮兮的宗兄随后而至。

    “宋征,你可真在学府出尽了风头!”

    没有半点悔悟,掩不住轻蔑,继续讥讽道:“当年如丧家之犬般出逃,今日又怎敢堂正归来?”

    “你我本就一家,我为丧家之犬,你又为如何?”宋征轻笑。

    “宋征你……!”

    不等余下粪言喷出,长剑一举出鞘,利尖直指咽喉,宗兄吓得跌坐在地,惊慌而惶恐不安。

    “宋毅,你也会怕死吗?”

    年幼的他对死亡之惧,并不比眼前的他少,当今的他没有丝毫内疚与后悔,还敢这般猖狂挑衅!

    而他的惊恐只是暂时,一见长剑入鞘,就恨恨撂下狠话。

    “宋征你给我等着!”

    忿然起身逃走,似乎从始至终错的不是他。

    宋毅擅长颠倒黑白,宋征后悔不该只是恐吓一场,任由他去告状,免不得又有人来闹。

    果不其然,宗兄告他企图弑兄。

    祖父要他跪下,宋征没有跪。

    不急不忙扫了眼一室吵闹,平静着摆出恭敬之相,“宗兄讥我如丧家之犬。”

    “世父,世母,你们告于宋征,究竟何为丧家之犬?”

    夫妻二人未敢回应,也是知道亲儿子的脾性。

    “此举,不过是想让宗兄谨言慎行,以免诅咒了祖父,覆灭了宋家之荣光!”

    宋毅不敢再来闹事,就此得了个清净。

    ---

    盛夏炙热,迫使云津的学府皆休旬假,宋征无法借着夫子的由头去学府寻殿下。

    欲前往大王姬府拜访,欲自明来意为报当年之恩,一连几日上门,每每都吃闭门羹。

    “殿下不见外人,宋公子择日再来罢!”

    问之,不知具体时日,殿下不曾有过交代。

    宋征思来想去,落下手中的黑子时,不觉就问了出口。

    “被他人当众指出不足,殿下会因失了颜面而恼怒吗?”

    “嗯?”对面的夫子疑惑出声,仔细辨清他所问的意思,这才明白他频频失神的缘由。

    “依殿下的性子,确实会耿耿于心,不过——”

    “你初回王城,尚未了解殿下的性情,她不会怪罪于你的。”

    夫子以为宋征在担心殿下会迁怒。

    殊不知宋征深感懊悔,生怕殿下厌恶了他,将来何谈报恩?

    恍神间满盘皆输。

    可旬假已毕,众学子纷纷归来,殿下却迟迟不回学府,仍是在气头上?

    “按年岁而言,我仍能入学府习箭术?”喃喃自语着脑海中萌生的念头。

    按律,云津人人都是八岁入学府,习骑射之术,而待狩猎礼结束。

    他今年十六,离狩猎礼还有四年,此时进入学府,不就能日日往学府跑,趁早跟殿下解释他的过失?

    心念着补救的法子,不知不觉中步出学府门口,一声“殿下”引宋征猛地抬头。

    只见一公子,意气飞扬之姿,年岁与他相近,轻盈跳下马背,没有因旁人的窃语而停留。

    此殿下非彼殿下。

    “你就是宋征?”步步靠近,毫不掩饰眉间的惊喜。

    转而又恍然一笑,“你不在王城,你我过去未曾谋面。在下溪岚,家中行二。”

    溪岚,王上的第二子。

    “见过殿下。”宋征恭敬相待,脸上稍显几息不明,“我便是宋征,不知殿下因何而来?”

    “听闻宋将军素来严明,恪尽职守,膝下二子年岁轻轻,却极为善武技,不输军中将兵分毫。”

    边境距王城甚远,城中人怎会知道他们的消息?父亲不会多言,怕是祖父那边有人妄言。

    “云津翘楚众,宋征之能微不可及,风言风语不可信。”

    “是或不是,今日你我猎场一试,不就明白了?”

    一脸跃跃欲试,见宋征不甚愿意,便又开口道:“宋征,我长你一岁,将来与你兄长同参狩猎礼,我欲知彼此的差距。”

    “他不回王城,我便只能找你比试一番,你且成全我如何?”

    “……”宋征没有立时应下,而左右他言:“旬假休毕,夫子刚来,殿下不该先回学府复学?”

    “无碍,双华在替我跟夫子告假。”

    溪岚笑眯了眼。

    ……敢情是有备而来的。

新书推荐: 驯养宿敌失败以后 直播!我在古代扶贫带货拐了个太子 破茧 提子源 日久生情[动词] 心动一步之遥 司南羡·扶摇砚 师尊捡的反派徒弟又又又翻车了 伪造神明:底层少女靠行骗苟活? 我成了唯一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