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里陷入了一片尴尬的安静。贤妃娘娘这是何意?
恭亲王亲手接过秦月作为礼物亲手绘制的画于礼数上有何关系?这贤妃娘娘直接点名莫若尘去接,莫非有为这郎君娘子牵线撮合之意?
有一些当年在边疆作战过的将领夫人是知晓当年秦莫两家夫人指腹为婚的,但也知道这只是当时夫人之间的玩笑。
此刻她们在想这贤妃是要挑明做实了吗?不过想想,与两家来说,如果郎有情,妾有意的话,倒也不失为是一件美事。
莫若尘的表情如往常一般冷凝无波,他站在恭亲王身后,一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态度。
所有人都看向秦月,秦月看向莫若尘,似乎有点出乎意料,但终归没有说什么,只静静等着,表现倒是比同龄的小娘子淡定得多。
莫如月欲走上前替哥哥接过画,却被王妃一把按住,用目光警告她不要轻举妄动。
贤妃脸上似笑非笑,太傅蹙眉也看向了莫若尘。
莫若尘还是依然面无表情,置若罔闻。
景明帝和皇后对视一眼,也不做声,此刻既不能阻止秦月赠画,也不能催促莫若尘去接画。
这贤妃倒是手段了得。陛下不赐婚,她也想努力促成此事。
正在气氛凝固之际,忽听一个娇俏女声响起,如同清泉击石一般瞬间打破了殿堂的沉寂。
“父皇,母后,乐安郡主的画画得极好,昭昭看了感怀不已,忍不住想献丑为这幅画作诗一首,不知乐安郡主是否介意?”
作诗?
人人皆知六公主一手好厨艺,莫非她还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尤其在太傅大人面前作诗,岂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这诗如果不是做得极好,肯定会贻笑大方,贻人话柄。
众人看莫若尘和秦月之间那充满八卦的目光迅速地转到了去看大周皇宫第一厨子六公主作诗上。
秦月和众人一起闻声望去,只见盈盈走上前一位身穿火红云锦合欢宫装的妙龄少女。
少女青丝如瀑,皮肤莹白如玉,虽然也是窈窕身姿,但她整个人在这大殿里莺莺燕燕软软糯糯的贵女中间脱颖而出,如一抹绯红的云霞一般,灿然生光。
贤妃嘴角噙着温婉娴淑的笑意,对秦月道:“乐安郡主,这是陛下的六公主。”
皇后却面色一沉:这是嘲笑我昭昭只是没有封号的公主吗?
秦月和林昭昭互相福了一礼。
秦月盈起恬静的微笑,那笑意像秋日清晨的几缕阳光,自生一丝凉意。
她淡淡道:“六公主为此画赋诗,乐安荣幸之至。”
林昭昭抿嘴一笑,洁白贝齿闪闪发亮,和那笑容相映成辉,如那正午和煦阳光一般,璀璨生光。
她眼眸流转,目光悠然看向那副画,口中缓缓道: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所有人都听得陷入了沉思中。这诗意境开阔,感情真挚,既抒发了对战争的无奈,也赞美了那些保家卫国将士们忠君报国之情,以及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和豪情。
“如今边陲安稳,但还有无数将士像镇远侯府赵家两位将军那般,仍旧不能回家与亲人团圆,就是为了我们在这里能够没有丝毫隐忧,让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父皇,昭昭看此画,感怀不已,斗胆提一杯酒,让我们一同举起酒杯,敬那些护卫大周的英雄将士们。”
“敬英雄将士!”
林昭昭的话,让所有人热血沸腾,双眼发热,不由自主地举起酒杯,共同敬那些守卫边疆的将士。
和众人一起,饮尽杯中酒,景明帝心中很是安慰,笑道:“安乐郡主的画好,赏!”
“昭昭的诗极好,赏!”
林昭昭忙行礼谢恩,同样退到恭亲王身后,与身穿黑色朝服的莫若尘站在一起,一红一黑,一对璧人,众人看过去,极为般配。
恭亲王再次上前伸出双手,秦月不得已,将画递给恭亲王,又福了一礼退下。
正在此时,皇后娘娘的声音缓缓响起:
“陛下,臣妾有一个不情之请。”
“皇后请讲。”
皇后面上笑容如和煦春风,缓声道:
“今日陛下赏了上次护驾太后有功的众人,怎单单忘了众人受伤后,在慈宁宫日日亲手煲饭熬汤的六公主。
若不是那半个月昭昭绞尽脑汁,天天和太医商榷,事必躬亲地为太后娘娘和受伤的王爷、将军们做饭,熬煮药膳,大家岂会恢复得那么快呢?”
说罢,她顿了顿,目光似无意般扫过下面坐着的贤妃,又继续道:
“且刚刚乐安郡主献画给恭王府,昭昭又献上一首好诗,陛下是否也该赏?”
贤妃表情一滞:刚刚我就提了一嘴秦月的封号,皇后就不舒服了?
景明帝闻言,朗声大笑道:“我这个当父皇的,竟不知这个女儿不仅做得一手好菜,说得一口高卢语,有伶俐的经商头脑,竟然还有这样惊艳绝绝的诗书才情。
也不知道这丫头从小是读了多少诗书,学了多少本事。是当得起我大周的六公主身份。”
景明帝看向皇后,问道:“皇后觉得该赏什么?”
皇后却转头看向铁御史夫妇坐的方向:“本宫早就听闻昭昭在民间和铁御史的夫人还一同筹办了个同济堂,收养了一些孤儿,可有此事?”
铁御史夫妇闻言赶忙起身跪拜给皇后行礼,铁夫人低头回道:
“回皇后娘娘,的确有此事,公主仁厚慈悲,不仅出钱资助孩子们的生活起居,还给他们请了夫子教他们读书。”
皇后颔首:“本宫早有耳闻,铁夫人是大仁大爱之人,听说这童济堂当初就是你用自己嫁妆出资开办的,这份心意实属珍贵。昭昭是皇家公主,做这些也是应该的。
陛下,赏赐昭昭以前,我们更应该赏铁夫人。”
景明帝点头:铁夫人所作所为的确是京都贵妇中模范,值得嘉奖。也难怪可以培养出来铁予怀督查那样聪慧的儿郎。那就趁今日封赏之日一并封铁夫人正二品夫人吧。
铁御史:就这样我夫人比我品级都高了?以前是比我钱多,如今比我官也大了?
铁御史夫妇又惊又喜,赶忙叩头谢恩。
景明帝接着又道:
“刚刚皇后说得对,昭昭是朕的女儿,皇家公主,无论是在皇宫内造福后宫,还是在民间建学堂,养护孤儿都自是皇家公主的本份。
今儿个是中秋佳节,皇后是想念远在秦国的乐瑶了。以后昭昭就陪在你身边,做你的女儿,让她替乐瑶给你多尽孝心如何?”
中秋本就是团圆之日,皇后娘娘的确是思念那早已成为秦国太子妃的昭阳长公主乐瑶。此刻听景明帝说从此昭昭是她膝下女儿,也是给了林昭昭一个嫡公主的身份,心中甚是满意。
“臣妾谢陛下体恤,以后一定督促昭昭尽职尽责做好她嫡公主该尽的本分。今儿个正逢中秋,臣妾也想替昭昭要个名号,陛下赐个什么名字好呢?”
殿内一片哗然,哗然之声虽低,却如潮水般在殿内蔓延开来。
这皇后娘娘不仅要收养六公主为嫡公主,而且还要替六公主要封号。
景明帝沉吟片刻,看向太后娘娘道:“母后,您觉得呢?”
太后娘娘看了帝后一眼,心中腹诽:你们两口子把好人都当了,总算想起我来了。
这个孙女从见我第一天就开始为我的健康用心准备吃食。不久前在我受惊之后还日日来伺疾照顾饮食,煲煮羹汤。
论孝顺、论为民做事,整个皇宫里也没有几个皇子、公主可以与她相比。我自然得给她起个响亮尊贵的名号。”
太后面上满是慈爱之情,缓缓出声道:“皇后嫡女身份本就是和硕公主,那哀家再赐昭昭一个名字吧,叫明懿如何?明德惟馨,懿范长存。”
景明帝抚掌笑道:“明懿,还不快谢你皇祖母赐名。”
林昭昭赶忙上前施大礼跪拜,向皇太后、景明帝和皇后娘娘谢恩。
这个突发的封赏,看似大周最尊贵的三人随口的几句话,却如一颗巨石落入湖水之中,在中秋宫宴上的所有人心中都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原本没有丝毫背景,一个从小自己在公主殿长大的庶公主,竟然一跃成为了皇后的养女嫡公主,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和硕公主的尊贵身份。
如今还得了太后赐名,这名字的寓意也是赞她德行出众,贤名远播。有朝一日,这六公主出嫁,再被封为固伦公主也是很有可能的。
众人纷纷向林昭昭祝贺,林昭昭的反应倒是淡定安然,自带了嫡公主的气度和风姿。
贤妃面上仍是一片娴静温雅,笑容可掬,仿佛也在为林昭昭欣慰。可是藏在桌下的手握成拳,用力到指节发白。
刚刚她故意在林昭昭面前提秦月的封号,这陛下、皇后就把这林昭昭抬上和硕嫡公主的身份,太后娘娘还亲自赐名。
而自己的嫡女八公主未来要走过多么漫长艰难的路才能走到她林昭昭如今的位置?
所以,本宫必须要爬到那个最高的位置,拥有话语权,才会给自己的女儿那无尽的荣光。
而秦太傅的心情此刻也极为复杂,原本以为和莫家旧事重提促成了秦月和莫若尘的婚事。秦月如果成为了恭亲王府的太子妃,那么当年之事如若败露,有这层关系,和清焕为国捐躯的功绩,加之陛下怎么也会顾念他这个恩师,也许会对秦家之罪网开一面。
可如今看,莫若尘和那六公主似乎…
那么,只能剑走偏锋,走最难的那条路,扶持女儿上位,扶持亲外孙成为储君,才可能保住秦家这所有荣光。
如若外孙继承皇位,谁还敢对秦家有任何微词和置喙?
…
所有嘉奖、封赏一应结束,景明帝看向李徳福,李德福自然心领神会。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挺直背脊,走向大殿正中,高声唱诺:
“中秋宫宴正式开始,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