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就像一片云,在你的天空无处停。】——北城下雪了吗微博
夜风萧瑟,一行人准备下山,董知晓情绪不高,蒋奇在一边逗她开心,陆宁又去买了个许愿牌,说要给别人许愿。
徐太礼听了,也跟着去。
一时间,就剩下林青和沈暨白站在天台边。
半山腰虽然不在山顶,但风很大,有些人扛不住早早下了山。
只有零星几人搭着栏杆,聊聊天。
满地红纸碎屑,空气里飘浮着硫磺味,像年的呼吸,滚烫又短暂,
“冷吗?”沈暨白看过来。
林青两手互相揉搓的动作一顿,看向他,下意识摇了摇头。
昏暗中,沈暨白伸进外套口袋里,拿出一双黑色毛绒手套,“套上吧,别冻僵了。”
刚想说不用,抬眼撞进男生漆黑明亮的眸。
推拒的话在唇边转了个弯,接过时,手套上还残留着点点余温。
套进,她蜷缩起手指。
夜风刺骨,可某种危险的热度,正从指尖向耳尖蔓延。
心跳又错漏了一拍。
沈暨白刚伸进口袋时,触感不对劲,这时低着头,将两个口袋翻了个遍。
见林青疑惑地看着他,他无奈勾唇,眨了眨巴眼睛:“你手机借我一下,我手机可能落在哪了。”
“啊!”
林青嘴唇微微张开,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沈暨白喉结哂笑了一声,尾音上扬:“我知道很难相信。”
有风吹起她鬓角的碎发,鼻尖一痒,林青回神,将手机递给他。
温热的手指,虚虚从她指尖滑过,将手机接了去。
林青垂下手,隔着手套的指腹不自觉地互相揉搓着。
屏幕光落在他脸上,林青睫毛停止了眨动,看着他像被按了暂停键,直至男生打通电话。
血液涌上脸颊,又热又涨。
静寂中,隐隐传来苹果的手机铃声。
在刚刚的木椅上。
俩人一前一后走去,沈暨白弯腰,拿起手机,检查了下,没问题,将林青的手机还给她:“谢谢。”
林青摇头,接过时,尽管套着臃肿的手套,尽管触感不明显,依旧尽力避开他的手指。
沈暨白低垂着眉眼,在手机上打字,“我存下你号码。”
在林青错楞的眼神中,又道:“你有微信吗?我搜这个号码能加你微信?”
那个时候,高中生还只玩企鹅,挺少人接触微信的。
沈暨白他们微信用得早,因为有线上支付,出门在外比较方便。
林青没用过,摇了摇头,“等我下载了,再加吧。”
“好。”沈暨白备注完,将手机放进口袋。
不知道是不是今晚在一起的时间太长,林青站在他身边,觉得前所未有的心安。
年关一过,开学也如期将至。
林青收拾书包的时候,还有些恍惚。
不知道他明天在学校,得引起多大的轰动。
翌日,林青背着书包走进学校。
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学校围栏外,多了很多不是附中的学生,她们穿着艳丽,举着手机往学校里面拍,有的还站在矮墙上。
无一例外被保安轰走。
进了班级,听着董知晓几人讨论,她才知道那些是粉丝。
不过令她们失望的是,沈暨白并没有在学校,蒋奇说,他又进了组,还得拍两个星期才能回学校。
林青抿唇,书包里的手套,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
开学这阵子,校内校外都挺闹腾,听说有粉丝装作附中学生,被保安驱赶了出去,而高二三班也经常有人来围观,甚至有人在沈暨白的桌子上刻字。
令人毛骨悚然。
又一周一,校长在升旗仪式上,对着台下的同学提了几点要求,大致意思就是,不要去打扰高二三班的同学,作为附中的学生,理应以学业为重,也提出希望同学们能够尊重沈暨白的隐私,禁止附中的学生在网上透露沈暨白的私下照片及私人信息,一旦发现,后果自负。
高二三班的同学,自发的保护着沈暨白的隐私。
在他们眼里,沈暨白不单单是大屏幕上闪耀的新星,更是他们的同班同学,是那个运动会帮班里拿下第一的沈暨白,是组织三班元旦晚会的沈暨白。
在其他人来要企鹅,来要电话,甚至想从他们嘴里知道点他的消息时,大家都选择了守口如瓶。
有时候微博上出现沈暨白的黑子,撞上班里有空的时候,还一起在课间,拿着手机帮着回怼。
两个星期后,他依旧没回学校,蒋奇说,他进组了,搭档全国有名的导演和影帝。
没有他的日子,像被按下加速键。
日子过的很快,林青在第一次月考的时候,成绩退步,掉出了班里前十。
陈家佳找过一次,给她做了一次心里建设,所有人都以为是她压力太大,其实不然。
又一次月考,她重新挤进班里前十。
在期中考的时候,排在了班里第五,她的总分比以往上升了二十分。
没有沈暨白的日子,蒋奇、陆宁和徐太礼几人也很少去打篮球,课间的时候都静静地待在教室。
蒋奇忙着在为SAT做准备,三月份他去港城考的成绩不理想。
陆宁一心清大,成绩始终维持在七百一十分左右。
董知晓也像变了个人,过年在石港湾说出的目标并不是一个玩笑。
看着他们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的时候,林青第一次,开始为自己而迷茫。
小时候,喜欢唱歌,所以想过做歌手,但放眼现在不现实。
她确实没有什么特别远大的理想。
后来金诚看出她的心思,一语道破,他说:没有梦想不可怕,毕竟这世上有太多人迷迷糊糊地讨着生活,关键是,你得有实力,在未来中,你可以有能够选择的资本。
作为一个看向高考的普通高中生,所谓选择的资本,便是高考分数。
尽管依旧迷茫,但她学习的时候有了股前所未有的冲劲。
五月,沈暨白回了一次学校,参加了月考。
不在一个考场,林青没找到机会见他。
很多人都在揣测,他不在学校学习,这次应该考得不怎么样。
成绩下来,他狠狠打了众人的脸,沈暨白,再次拿下班级第二,并且考进年级前二十。
微博有他的物料,粉丝拍到他在片场等拍戏的时候,没有在玩,而是一心刷题。
黑子嘲讽他装,班里有人看到,想把成绩单发出去,又想到学校禁止,便在评论区发了条:说装的高考见。
五月二十七号晚十二点整,林青微信里发来一条消息,她从试卷中抬眼。
SHEN:林青,生日快乐!
紧接着,一堆祝福消息,林青的心被第一条彻底扰乱。
睫毛眨了下,她像是找回了呼吸,指尖在屏幕上轻触:谢谢。
他好像很忙,一直到凌晨五点,在深夜里,回了一条:不客气~
第二天,林青被那个波浪号可爱到,一整天的心情都很好,像吃了蜜糖一样甜。
除夕夜回家之后,她便下载了微信,注册了账号,第一个加的人便是沈暨白。
得知董知晓和蒋奇他们都有微信后,便一个个加了进去。
一转眼,高二一学年过去。
暑假匆匆来临,准高三的假期只有一个月。
蒋奇暑假期间去了新加坡考SAT,听说这次过了分数。
期间陆宁几个给他庆祝,但林青没去。
后来听说,那次,沈暨白特意回江城,参加那次聚会。
说不遗憾是假的,林青已经很久很久没见他了,她对他,只能从微博、娱乐新闻上面窥探一点消息。
董知晓一整个暑期都在补课,林青跟她在一个补课班。
自从知道蒋奇大学要出国,董知晓好像有意无意地躲避蒋奇这个人,所以蒋奇的庆祝会,她俩都在补习班度过。
八月,附中高三开学。
第一次,看见如此冷清的附中校园。
小吃街上的商贩少了很多,为此董知晓还抱怨过,一直祈求那个卖章鱼小丸子的姐姐赶紧出摊,其他人卖的都没她做的好吃。
高三的氛围不是开玩笑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奔赴,连一向最爱闹腾的徐太礼和宋一鸣,现在被摧残的都蔫了。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考卷,刷不完的习题。
慢慢地,大家都顶着黑眼圈,昏昏欲睡的时候,拿着尺子把自己扎醒。
高三第一次月考,林青考到了班级第四,分数维持在六百一十分左右。
董知晓这次进步飞快,上五百五十。
已经上了一本的分数线,开心之余,她又觉得不足,因为她想考211。
越来越多的难题,刷着刷着大脑也会进入疲倦期。
林青才惊觉,从八月份开学到现在,她想他的次数越来越少。
挺好的。
偶尔特别累的时候,林青和董知晓会趴在课桌上,小睡一会。
老师巡逻,陆宁会在身后,拿笔将她们戳醒。
沈暨白的桌子,被他们这周围三人堆满了课本,成了她们三个的专属书架。
进入十月份,蒋奇开始忙起来,他需要准备申请国外大学的资料。
蒋奇是第二个,渐渐从高二三班消失的同学。
少了他,沈暨白的动向开始变得模糊,陆宁不像蒋奇,不是个大嘴巴,所以很少在她们面前提起沈暨白。
林青有想过去问陆宁,但她没有理由。
所以,她也只能从网上一知半解。
他的粉丝说,他去艺考培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