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底的风,已经磨快了刀刃,削着行人的脸。
街边的梧桐早秃了顶,枯枝杈于空中,如同绝望者向天伸出的手。风一经过,便发出些微弱的呜咽,旋即又归于沉寂。
路上行人裹紧大衣,缩着脖子,像被无形的手按低了头颅,匆匆地走。阳光虽然偶尔露面,却毫无暖意,只将影子冷冷地投在地上,黑而瘦长。那些影子也似乎怕冷,紧紧地贴着行人的脚跟,一步不敢远离。
周凌如约而至坐上前往巴黎的飞机。
法国的冬天,像一位优雅而疏离的贵族,冷得精致,冷得含蓄。
塞纳河的水流得慢了,泛着铅灰色的光,倒映着两岸石砌建筑的轮廓,模糊而沉默。
街边的栗子树早已落尽了叶子,风从北边来,带着大西洋的湿润,钻进石板路的缝隙。
这里的冬天不急着宣告自己的存在,它只是让夜晚来得更早,让街灯的光晕在雨雾中氤氲。
他们过着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毫无新意。
有时周凌忙完已是后半夜,也就不再去给八月发消息,有时八月忙着考证书,选话剧,也将其他事情抛之脑后。
爱你,但更爱我自己,自己的事情得放在首位,别人才会更好的来爱自己。
楚然每天就盼着周凌出国,掐着日子去找八月,可每次都让他颜面扫地,叫上官婉儿也不好使了。
上官婉儿已经不管这些事了,她现在更忙了。
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业。
这年,经济下行最为严重。
即便是体制内高层,面对房企暴雷、地方债危机等结构性问题时,权力同样存在边界。
上官婉儿投资的几部影片,因为拍摄成本的上升,通货膨胀导致器材租赁和人员工资的增加使得电影票大幅度被削减。
全打水漂了,上官家世世代代都是混迹娱乐圈的,都是当时的行业杠杆掌控者也是娱乐赛道的庄家。
谁能想到有了这么一出。
经常听到一些失业和倒闭的消息,其中不乏高学历人群和曾经在一些各个行业内辉煌过的人。
八月他们在月底又排了一场话剧,这场话剧是她亲自挑选的,《主角登场》是一部典型的契科夫风式风格的原创短剧,融合了讽刺,荒诞与悲剧内核。
他们所在的法律系专业,学校和上海的律所举办开展了一项社区援助活动。
这些律所常与高校开展这系列的活动,目的就是人才培养。
有目的的筛选,一些较好的学生资源。
教授们带领学生在最后的期末考核去往了当地社区进行…
为公民提供义务法律咨询。
陈八月换好职业装拜托舍友拍了一张全身照给周凌发过去。
自己把大衣脱掉放在一旁的椅子上。
小小的身躯像梧桐影里的瓷釉美人,脖颈线条如天鹅引领,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一条笔直的西装裤。
在社区里的梧桐树下,笑起来眉眼弯弯。
他看着屏幕里的照片好久好久,手指摩挲。
那种挺拔,是常年泡图书馆形成的肌肉记忆,是知识养出的美人骨。
周凌在巴黎的秋冬时装秀已经闭幕,他又辗转到意大利米兰进行Prada的秋冬广告由Willy Vanderperre拍摄,延续极简美学,强调黑白质感。
作为“回礼”他也给八月发去一张照片。
Willy Vanderperre拍摄的风格和Prada本身的品牌风格很像,胶片颗粒感如静态电影。
他的表情冷静克制,肢体语言带有轻微的戏剧性,呼应“Prada”对非常规美感的追求。
他身穿了一件机车夹克,把他整个上半身的线条比例修饰的非常硬朗,下半身搭配同套的机车工装裤。
脸上没有过多的微表情,倒是看起来很诙谐。
八月从来没看过他这么炫酷的打扮,他平常要么就是西装要么就是简单版型的大衣,这样反而显得很适合他这个年龄的穿着。
她笑嘻嘻看着屏幕,给他点了个赞。
她发了条朋友圈写到【工作加油】(表情)并配图自己正在发放法律手册的照片。
上官婉儿不管多忙还是会第一个点赞支持自己女儿的,周凌也给她点了赞…
陈八月是负责民事法律问题这一块的,解答婚姻家庭,继承,扶养赡养,房产纠纷一类的。
“阿姨,这边可以先填一份资料,我会根据资料回答您”甜甜的声音响起。
“好的好的,我来填一份”
现在这个社会,知法懂法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像有一些老一辈,只觉得自己说的是正确的,不顾他人普及法律知识。
不听人劝,和学生一直在吵,学生也是第一次见这种场面,吓坏了,教授们连忙出面。
八月意识到普法的重要性,一直在跟他们讲,这个应该怎么去做,那个应该这样做风险会降低。
结束的时候,陈八月作为民事法这部分的收集了社区里有这类问题的问答卷,并建了个群统一答疑解惑,还向组织上面申请开设一个公众号,这样会更方便交流。
常常像这样忙起来,忙起来就不会觉得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天都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了。
年后。
他还是没有回国过年。
八月考了雅思,正准备去往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做为期一年的交换生。
是她们系的教授推荐她去的,让她换换环境,没准还能深造更多。
她现在已经大四,而且本科毕业也有出国的打算,所以她先去为自己探探路。
都说不定的。
去往虹桥机场的路上还在给郁南靖发信息,【我马上就是你们夫妻二人的学妹啦】
【现在退学还来得及,否则你会拥有两个唠嗑式家长师兄师姐】
八月哈哈大笑起来。
哥大坐落于纽约市曼哈顿上西区的城边高地。
校园既承载着历史感,又有蓬勃的活力。
罗马文艺复兴风格的洛氏图书馆,周围环绕着红砖与石灰岩的立面教学楼。
校园如同一部未合上的典籍,砖石间刻着过去的重量,而穿梭其间的人群不断书写新的段落。
在这里,知识的肃穆与纽约的喧嚣达成某种微妙的平衡,仿佛提醒每个过客:思想既需深潜,亦当直面世界的轰鸣。
她在这里度过了大学期间最累的时间段,累有累的好,学习到了非常多的知识。
不过只身一人来到国外,她也在等,等周凌什么时候有工作能去到纽约和她一起在21岁的时候跨个年。
如果赶巧的话,这将是他们一起跨的第二个年。
《Elle》杂志在今年的夏季大片选定的模特,周凌是候选人之一。
他们原定的一位模特是来自尼日利亚的黑人模特,可这位新晋模特来到纽约的第一天,突然水土不服,被送进医院留院观察。
这样一来,周凌快速顶替上,前往了纽约亲自见了杂志编辑,这将是他们的第一次合作。
先是拍了几版宝丽来的样片,试镜。
某位摄影师说,周凌…倒是蛮合眼缘的。
【我在纽约】他给她发去信息。
其实陈八月什么都知道,她会看他们工作室发的微博,一看他们的IP在美国。
【嗯,我知道】
【一起跨年】
【好】
可他们的拍摄毕竟是第一次合作,所以双方都不熟悉彼此,一直在磨合期。
有时候达不到摄影师的想要的效果,也会因此尴尬。
而且这次他要拍的杂志大片是只穿了一件泳裤,在某酒店的游泳池边拍摄。
不过很符合夏季的主题就是了,为5~6月刊做准备。
也许是因为周凌以前拍过的杂志大片,脸上都没有什么表情,显得整个人非常的气压低。
但这次的杂志大片需要要求他充满活力,阳光的那种色彩。
一时间可能会转变不过来。
所以前期一直在和摄影师交流,等到一月份拍的时候会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这天跨年夜八月早早的结束课程,和他相约在纽约的中央公园。
她喜欢逛公园,与其去时代广场人挤人,还不如选择一个相对清静一点的地方。
周凌还没有结束前期的手头工作,他跟八月保证说结束了会立马赶到。
冬夜的中央公园像一块被曼哈顿摩天楼群捧起的黑水晶,小径上的路灯晕开一圈圈鹅黄色的光。
跨年的时刻临近,公园并未像时代广场那样沸腾,却自有一种沉静的魔力。
她独自先前往城堡,石阶上早已三三两两坐满了人,有人带了保温壶装热红酒,金属杯盖在低温中蒸出白雾。
从这里望出去,中城的天际线成了镶满钻石的幕布,帝国大厦的尖顶悄然切换成新年限定的彩虹色。
就快到时间了,她左顾右盼,还是没看到想见的人。
说起来已经过了一年了,她不知道心爱的人再次站在她面前,自己会是什么反应。
23:59分,不知是谁先举起手机,细碎的光点从公园各个角落浮起,人们开始用屏幕对准远方时代广场的直播画面。
当电视里传来水晶球降落的欢呼声,公园里爆发出一阵更温柔的应和声。没有电子音乐和香槟喷射,只有零星的“Happy New Year!”
“新年快乐”她自顾自地说起来。
“新年快乐”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耳畔上方响起。
她抬头,对上一双闪烁跳动着的眼眸,周凌弯起嘴角看着她,吻了上去。
睫毛轻颤,回应了他的吻。
雪地上未扫尽的跨年派对传单印着“MORE MAGIC IN 2022”,而第一片新年的雪花已经悄然落下。
纽约好就好在这里足够陌生,没有人认识他们,他们就像现实中很普通,很普通的小情侣,互相诉说着自己的爱。
周凌在即将快到中国新年时,在微博上发了一句话【年末将至平安喜乐得偿所愿祝你祝我祝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