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的秋天是浓烈而典雅的。
爬满常春藤的斯特林纪念图书馆在秋阳中泛着温暖的光泽。
草坪上学生们或捧着书本静读,或三三两两讨论,而头顶的银杏和橡树正缓缓洒下金黄。沿着Hillhouse Avenue漫步,这条曾被马克·吐温称为“美国最美街道”的小路,在秋日里更显静谧。
19世纪的豪宅与参天古木相映成趣,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仿佛时间在此放缓。
陈八月已经来到这里熟悉了两个月,正式开展法律进修,而周凌这一年有三分之二的工作都需要在国内完成,大抵又是不能在一起跨年的一年了。
他这会在准备录制综艺,进了一档类似现在流行的《偶像练习生》。只不过不是偶像,是模特,担任形象导师,挑选一些青年模特,培养。
他已经不再年轻,再去参加走T台就不太合适了,导演也就请他过来做导师。
其实这种真人秀好多都是幕后操纵的,只是在当时社会幕后的大佬就是周凌他们圈子里的人,所以周凌看中哪个表现好的模特,大佬们就指哪打哪。
只是他不明白,自己看中的为何其他几位导师都pass掉,后来才知道,是剧本在作祟。
这种操作如同T台上完美的交叉步,看似优雅前行,实则精准踩点。
真正的顶级玩家,连聚光灯的偏移角度都是算计好的。
拍到第□□期的时候他也就见怪不怪了,仿佛已经知道谁是最后的冠军,谁是亚军,谁是季军。
但经他看中的几位他觉得表现出色的模特,都背后让人“请”回自己的公司。
镁光灯在评审席投下锐利的光斑,他翘着腿坐在导师椅上,指尖轻轻点着评分表。当那个18岁的新人走上T台时“你的骨骼线条很特别”他对着话筒说。
一旁闲着的镜头立刻推近特写,新人受宠若惊的微表情被大屏放大。
庆功宴香槟杯底的泡沫还没散尽,几位新人就被助理引到顶层套房。
周凌已换下西装,穿着男装衬衫斜倚在沙发里,手机屏幕亮着某国际品牌春季大秀的邀约名单。
“你觉得时尚界最稀缺的是什么?”
周凌在那晚听到了他最想要的答案。
“时尚界最稀缺的资源,既不是天赋异禀的模特,也不是挥金如土的资本,而是一种近乎残酷的不可替代性,它像氧气一样无形,却能让整个行业为之窒息”其中一位新人模特说。
大胆开麦,在顶流模特眼皮下说出了圈子里最残酷的事实。
模特不像网红,明星。
模特的本质是视觉工具,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身体比例,骨骼结构,可塑性和专业表现力传递设计理念。
高端时尚行业对模特的选拔标准极为严苛,如头身比、肌肉线条,其存在是为了弱化个人特质,突出服装产品本身。
“有兴趣来我们公司吗?”周凌问。
几位新人像是找到救命稻草一般,互相看了看又点了点头,如果他们不马上找到安身立命之本,被节目刷下去后,也就没热度了,属于自己的模特梦也就破灭了。
助理拿来准备好的合同本,摆在他们面前“考虑好了就可以签了”
这件事团队里都是知道的,因为他们目前还没有公司,所以一切都听周凌和经纪人的安排,毕竟他们才是发工资的。
签好了,合约是三年。
经纪人给他发来短讯【想好了?四个新人?你养的起吗】
【放心,萨姐,我有计划】
他的计划就是用这些年赚到的钱立马注册公司,然后替这几个新人找经纪人和团队,给他们包装,让他们像礼物一样呈现在大众视野。
在时尚界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能够决定哪些新人能获得宝贵机会。
他退出和经纪人聊天的界面,回到主页,发现他和陈八月已经半个多月没聊天了,他微微低头,不知在想些什么,等助理叫他,才回归现实。
年底,他注册了一家模特公司,叫“月凌文化”传媒公司。
他开公司家里人是知道的,并且启动资金还赞助了一百来万,不过大部分的钱都是周凌自己的,家里给的他存起来了。
当时在“八月凌云”和“月凌文化”里纠结,他打算放入陈八月的名字取几个字和自己的名字结合。
毕竟,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也算是人生重大事件了,他希望这些时刻都有她。
陈八月那时在美国忙到飞起,十二月的图书馆的穹顶压着铁灰色的云,暖气烘出羊绒衫的焦味。走廊里抱着案例集的影子们飘过,像一群被《合同法》诅咒的幽灵。
教授的回邮在凌晨三点叮咚落下“见解深刻,但请重写”
窗外开始落雪,还有三份案情摘要,一场公益法诊所的听证会,以及那座永远在融化的“待读”冰山。
她的室友安娜发来讯息问候“Are u ok?Will u go to the year-end party next week?”安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本地人,她对成绩不怎么在乎,反而很喜欢搞社交,但是每到期末,她总是在排名榜上最活跃的一个,永远A+。
年终派对?不过就是另一种穿着西装的法律援助募捐会。
此刻凌晨四点的阅览室,某个灵魂正用红笔圈出某法律文献的漏洞,仿佛这样就能堵住自己濒临溃堤的时间。
陈八月整理好思绪打算去阅览室的小沙发间倚靠了会,放松眼皮,放松身心,她觉得自己现在才是真正傲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摸出手机,发现自己和周凌的聊天界面还停留在10月份,可如今已经12月了。
“呼…”她长呼一口气。
一点都不想我么,自己喃喃到。
她又翻开他的微博,发现另一个令她大吃一惊的消息,就是看到他开了一家自己的模特公司,起名“月凌文化”
她怔怔地看了许久,不知道是在他评论区留言还是发微信给他。
自己是怎么了,陈八月明明那么傲娇的女孩,谈个恋爱还把自己谈自卑了。
也许是自己想多了呢,就是个文字而已,或许有其他寓意呢。
现在他们俩的关系不上不下,很是尴尬,八月竟然开始觉得感情是不是会随着时间变淡?
要是当初不让他进那个圈子该多好,是不是这个年龄的他也和她一样,一起读大学,一起毕业?
今年没有在一起跨年,简单问了好,说了新年快乐,国内周凌一直在忙公司的事,人在国内但也没回家。
他下了班就回自己的住处,陪着酥酥,有他熟悉的场景在身边,会觉得安心些。
来年,开春。
才23岁的周凌,感觉已经完全褪去了年少青涩,变得更成熟,熟男气息一下就上来了。
变了发型,剪了寸头,轮廓像一柄被砂纸打磨过的匕首,利落。颧骨是两处陡坡,皮肤绷得紧,能看到皮下血管淡青色的枝杈。下颌角转折近乎直角。
陈八月是通过他的工作室发的微博才得以知道他的近况。
好像…又陌生了些,她看着屏幕里。
月凌文化除了周凌去年作为导师带回公司的四位新人模特,还去各大平台上寻找新鲜血液,亲力亲为。
有一场面向全国的走秀,很多年龄尚小的孩童都去参加了,周凌必然也不可能放过这次机会。
从孩童时期培养,这个年龄段是最好,最吃香的,这意味着很多娱乐公司同时在抢人。
周凌坐在台下的评委席,两旁也都是模特界的实力咖前辈。
后台挤满了紧张等待的参赛者,空气中弥漫着香水、发胶和汗水混合的气味。
16岁的林凛站在角落,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参赛号码牌,37号,一个毫不起眼的数字。
穿着简单的白色背心和黑色紧身裤,在一群花枝招展的选手中显得格格不入。
“37号准备”工作人员的声音刺破嘈杂。
林凛深吸一口气,走出候场区。透过帷幕缝隙,他看到周凌正慵懒地靠在评委席上,一袭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
那是行业顶峰的人物,一个眼神就能决定一个模特的生死。
“别紧张,就当台下都是萝卜白菜”身旁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他转头,看到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对他微笑,胸牌上写着“26号陈默”
此时听到主持人报出自己的名字。他迈步走上T台,刺眼的灯光让他有一瞬的眩晕。音乐响起,他开始按照排练过的步伐行走。
走到T台尽头定点时,林凛的目光与周凌相遇。那双锐利的眼睛微微眯起,像发现猎物的豹子。
因为那一刻周凌被一位16岁新人模特的独特气质和倔强眼神所吸引,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停”周凌抬手,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场瞬间安静,“转一圈”
工作人员示意他,才机械地转了个圈。他能感觉到评委席的目光如X光般扫过他的全身。
“再走一次”台下的人命令道,“这次,想象你是刚刚失恋的男孩,走在午夜的大街上”
全场哗然。这不是比赛规定的内容。
走完第二遍,林凛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低着头准备退场,却听到周凌对身旁的评委低语“就是他了”
比赛结束后,陈默挤过来坐在他旁边“你认识周凌?”
“怎么可能”他摇头,“我今天第一次见到真人”
颁奖结束后,一位助理模样的男士拦住林凛“周总想见您"
“请坐”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开门见山,“有兴趣签约我的公司吗?”
林凛支支吾吾一时没有回答。
“模特圈不缺漂亮帅气脸蛋,缺的是有故事的眼神。我在你眼里看到了不甘心,看到了野心,看到了...我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周凌微微身体朝他往前倾,“我们公司虽然成立不久,但资源不比四大公司差。签给我,下个月巴黎时装周,我带你走开场”
周凌等着他的微表情,见他在脸上表现出喜形于色,暗暗的想,拿定了。
林凛的心跳加速。巴黎时装周!那是多少模特的梦想。但某种不安在他心底蔓延“比赛结果...是您安排的吗?”
周凌微微挑眉,似乎没料到他会这么直接“我只是行使了评委的特权,规则本来就是由强者制定的,不是吗?”
给他留下一张烫金名片,走出休息室看到那个女生陈默在等他。“顶流签你了?”又说到,“这个行业就是这样,顶级模特开经纪公司,看中谁就内定谁,全凭一时兴趣。我不是要泼你冷水,只是...别太天真”
第二天林凛的手机突然震动,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考虑好了吗?明天上午十点,月凌文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