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风和日丽,春光明媚。

    晨光自窗台爬进织房里,又渐渐爬至宋云裙摆上,她端坐于窗台前,正迎接明透光线沉心练习反面挑花手艺。

    这挑花手艺繁复要求高,对宋云来说,她从前只听黎奶奶讲解过,还未真正掌握。

    眼下寻找到合适织机,并织绣出三联幅黎锦龙被,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以往后时间里,她不仅要耗费时间在织机上,同样也要花时间为龙被织绣打下基础。

    宋云在短幅黎锦上反挑出一朵花球,却发现花球间的花纹距离有宽有窄,不成匀称,她思索半天终不得解,只得赶忙起身。

    “奶奶,您帮忙瞧瞧我织的这一幅图,是哪一块出问题了呢?”

    黎奶奶放下手中针线,接过来细瞧,并用指探索着所有的丝线走向,过了一会,这才同宋云说道:“丫头,你且看丝线头这块。”

    黎奶奶伸手指引,宋云赶忙凑近前,待黎奶奶同她讲解完,她也彻底找出问题所在了,随即赶忙回到织机前。

    除了白日里在黎奶奶处练习黎锦技艺,宋云晚间归家,皆会匆匆洗漱收拾完窝榻上温书,眼下于她看来,没有比从书中了解到织机更为快捷的法子了。

    或许真的能从书中寻到些蛛丝马迹。

    宋云花了小半月的时间,终于将母亲留下的那本遗书,以及另一本关于书写纺织技艺的书籍全部重温了一遍。

    只是在她手里的这两本书,到底更多是记录着刺绣之法,鲜少涉及到关于织机方面的学识,目前看来,此书已不能提供再多线索。

    思及此,宋云决定前往镇上寻买更多相关的书籍。

    这一日,宋云同黎奶奶知会一声,便独自一人驾着骡车往镇子里去,到了镇上,又径直往书肆走。

    书肆老板见宋云进来了,忙快步迎上前。

    宋云在书架前逛了一圈,将眼前书本翻开默读了会,又放下另拿起一本翻开,反复几次,发觉并未找到她想要的,便问向身旁人。

    “老板,你这里可有些关于纺织类的书籍?特别是阐述织机相关的。”

    “姑娘,你想要的这个,我这小肆可满足不了你哦。”书肆老板摇了摇头,“我这主营话本及本地著集,像你说的介绍专业技艺类书籍是没有的。”

    这样的书,进货回到肆里头,大概率只能束之高阁积尘吃灰去。

    宋云不由埋头沉思,在这清水镇里,也仅他一家书肆了,规模甚小,书籍种类单一,实在是不能寻求更多。

    书肆老板瞧着宋云这副模样,料想她许是急需得很,不由给她提个建议,“姑娘,你若真想寻这些书,大可前往山南县一瞧。”

    “山南县可比咱们这大多了,小至书肆,大到书局,各有数间,且包罗万象,定然有你想要的东西。”

    宋云闻言面露讶色,“山南县?距咱们这大概有多远?”

    老板捻指粗算一番,“从咱们镇到那,约莫有四十里路,姑娘你驾着骡车过去,一来一回大约需三个时辰,将将算便是一日这样。”

    书肆老板说的仔细,也把宋云说心动了,今儿她专门一大早出门,还同黎奶奶叮嘱过,料想今儿即便回去得晚亦无大碍。

    “老板,那这去往山南县的路你可熟?能否劳烦帮忙画个线路图。”

    老板倒也应的爽快,“这没问题。”随即转身往书桌处走去,提笔在纸上落下朱墨。

    不过半晌,老板将线路画好了,拿上图纸交于宋云,又同她再口述了一遍。

    宋云从前喜游山玩水,除了京都之外,周边州城她也常去,对于看路线图来说不是问题,书肆老板只讲了一遍她便记下了。

    “老板,这钱你拿着,我先行一步了。”宋云将线路图折好放在袖里,给了感谢钱,便转身出门去。

    书肆老板便将她送到门口,“姑娘好走。”

    *

    宋云依着线路图走官道,当日头正盛的时候,她也终于赶到了。

    山南县瞧着确比清水镇繁华热闹,进了城门,放眼望去只见街道宽敞绵长,一派车水马龙盛景。

    宋云目标明确,她要去书肆老板介绍的昌茂书局,昌茂书局在这山南县里是数一数二的,书品名类繁多。

    她一路经过人满为患的酒肆,经过香烟袅袅的寺庙,又经过威武壮阔的府衙,最后走过熙熙攘攘的闹市,这才踏进书局的大门。

    州城里头的大书局,俨然是小镇书肆比不了的,整个排面敞亮,布有数十排书架,每个道间来来回回走动着众多文人学士,大都噤声轻步,或驻足沉入书海。

    宋云才进门来,便见一位温文儒雅的书佣迎上前,引着她往前走,还客气地询问她是否需要相助。

    书佣说得温声细语,令人如沐春风,宋云笑着同他说了自己需求,便由着他带她往二楼走去,待将宋云带到了位置,这才默默地退下了。

    宋云在书架前将书翻开,仔细看了简介说明,又拿起其他刻本翻看,这里描写织机的书籍刻本也并不多,且价格不低。

    她多翻了两遍,才终于找到一本心底满意的,书本里头详细著写着各类罗织机及丁桥织机,织机类型丰富。

    将书纳入怀里,她又忙选取了其他三本,这才行至楼下柜台处结账,这四本书外加包装书皮,拢共花了二两多银子。

    宋云结了钱,提着书便匆忙走出书局外,眼下城池景象新鲜热闹,瞧得人眼花缭乱,难免心生游玩之心。

    可如今路途久远,时间紧迫,从这县城里回到清水镇,再从清水镇赶回村子里,这半天的时间显然都是不够的。

    宋云连午饭都不食,只从街边老翁处买了些茶水干粮,便一边啃食着一边驾驶骡车往家的方向赶去。

    这一趟行程虽匆赶劳累,于宋云来说却是很满足愉快。

    *

    自从山南县回来,宋云便和黎奶奶一道翻阅着采买回来的书籍,只是不过两日,她便收到了阿雅成亲的消息。

    成亲日定在三月初五,一个黄道吉日。

    在崖州黎村这边,有这样一个习俗,身为新嫁娘的喜娘,在新娘出嫁的三五日前,可到新娘家中陪伴备嫁。

    宋云放下手中黎锦事宜,收整好心情,换上新裳,便前往阿雅家寻她。

    在阿雅的闺房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箱子,箱子上还系着鲜艳的红绸布,一派喜庆,从屋门到窗台,也贴满数个双喜。

    宋云敲了敲屋门,望着背对她坐在妆台的人轻快唤了声,这才走了进去,“阿雅,我过来了。”

    阿雅闻言忙松开支在下巴的手,脸上不由闪过一丝喜悦,“阿云,快坐快坐。”

    宋云瞧着阿雅脸上似有些郁郁,从方才进门便看到她呆坐在椅上,她不由想到什么,忙问道:“阿雅,你怎么了?可是这几日深居闺中出不得门去给憋闷着了?”

    阿雅牵上宋云的手拉她坐下,摇了摇头,“没,我只是觉得越发临近成亲之日,反而有点紧张害怕了。”

    “阿云,你说这门亲事是不是结不得呀?前头阿朝来提亲,我分明高兴得整宿睡不着觉,可如今到了这会,却是越发慌乱了,这是怎的一回事啊阿云?”

    宋云双手被阿雅紧抓着,感受到她微不可查的慌乱,宋云忙回馈了她更紧的力量。宋云身处事外,便看得清明,且之前也听黎奶奶说起过,遂忙安慰阿雅。

    “阿雅,你别担心,先前我听黎奶奶说起过,作为新嫁娘紧张是难免的,你也别想多了,待阿朝抬着花轿来迎娶你,一切便都好了。”

    宋云柔笑着,为了能够缓解阿雅身上的紧张,便提议道:“阿雅,我和你一块将这新婚锦布织绣完罢。”

    阿雅瞧着针线篮里仅绣了一半的贴身锦布,终是宽了心地笑道:“嗯嗯。”

    五日很快过去,转眼到了迎亲之日。

    这日卯时,阿雅闺房里坐满了人,除了宋云,紫桂和王珠她们皆过来了,还有执礼喜娘,负责给阿雅梳妆开脸。

    众女眷围在闺房里说说笑笑的,宋云便一直坐在阿雅身旁陪着她,令她不再过于紧张。

    吉时到,屋外头喜炮声响,迎亲队伍在声声喜庆唢呐声中停在门外。

    新郎官阿朝带头,带着陈庄及阿关众弟兄们,同女方这头的众亲朋好友进行了一阵的“拦门”热闹活动,待结束,方才进门迎娶新娘子。

    宋云伴着阿雅,直至将她交至阿朝手中,这才安心退至一旁。

    众人看着他们俩拜谢过阿雅父母,最后阿雅被阿朝背到花轿上,而后才跟在他们身后热闹地走出去。

    宋云和紫桂同坐一辆骡车,便跟着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往新郎官家驶去。她们作为新娘的陪伴亲友,便是要陪送到新郎官家方才成。

    宋云下了骡车,便见阿雅由阿朝牵着跨过了火盆,随后进堂屋拜见双亲奉茶,这时候,她已无需再守在阿雅身旁。

    待一切礼成,新娘子被众人拥护着送进了洞房,这才慢慢退出去。宋云她们进房里头和阿雅坐了一会,便被人邀请着到别院用这喜宴了。

新书推荐: 渣了网恋男友后我俩面基了 给Bking恶霸打工手册 她在三界批□□劫 安知我 捡到一条小仙鱼 绝不止步 阴郁小作家每天都在寻死 向日而夏 《与梦深处》 王爷今天又在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