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萝月发觉,来到月湾镇之后,她几乎忘了从前的生活。
在她的心中,一直留在月湾镇是如此的自然,以至于她几乎忘记要与外界联系。
直到这通电话来到,程萝月才迟钝地意识到这一点,她将月湾镇当成了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只想在这里定居,忘了外面的生活。
元旦时月湾镇会有假期,她想了想,答应了这个邀请。
吃过饭后,程萝月一下午正常地在书店上班,谁都没有看出她的异样。她正常地与来书店看漫画练书法的学生们聊天,正常地下班,正常地回家,回去的路上还与见到的朋友打招呼。
直到回到家,她来不及像平常一样准备晚饭,直接冲进房间打开包拿出沈康给她的那本“漫画”。
苏溪在书店的工作结束后去了集市,家中只有她一人。程萝月坐在桌前,屏住呼吸,将那个笔记本摊开放到一旁,然后打开手机群聊。
Kan的读者群里,有人正在讨论Kan的画风和故事特点,以及他在上一部漫画完结之后为何很久没有更新别的漫画,外界很多人都认为Kan在上部漫画中耗尽心力,一时半会儿难以提起创作热情,甚至还有人提出“江郎才尽”论。
程萝月早就看到群里的讨论,她下午忙于上班,一直没有看群里的消息,直到现在才有时间看刷屏的消息。
一直将新消息看完,她才将手机放到一旁,然后轻轻拿起旁边的笔记本。
群中的一些读者都认为,Kan可能真的陷入倦怠期,人生中第一部长篇漫画就能登顶,如果是他们自己,恐怕也没有心力很快开始构思下一部漫画。
还有人反对Kan进入倦怠期这一观点,他们认为,Kan只是暴露了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弱点,他并不擅长塑造群像,所以才会在故事的后半段尤其是结局让人觉得乏力。
“可能是Kan在生活中与人接触并不多,所以才会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程萝月想起沈康之前怎么都画不出来的那副画。画中的那个身影模糊不清,寥寥几笔勾勒出大概的轮廓。
或许他并不是无法画出心中的形象,而是根本没有想好要画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将这个笔记本送给她时,沈康说,这是他在小学时画的漫画故事。他之前画过一篇长篇漫画,但是故事还未完结时他已陷入倦怠期。
他还对程萝月说,他看过那篇漫画,但他更希望程萝月能看到他的下一篇漫画。
当时他们的对话清晰地出现在程萝月的脑海中。
她甚至还能回想起沈康说这些话时的神态,想起他温润的目光和真诚的语气。
程萝月闷闷地倒在床上,睁眼望着洁白的天花。
沈康就是Kan?
他的那番话几乎算是对程萝月的明示。
但这太过不可思议,她根本不敢相信。可在一整个下午的思考后,她又不得不告诉自己,这个猜测是正确的。
在收到这个本子时,程萝月已经有所猜测,可是看着沈康的眼睛,她怎么都问不出口。
或许她是个逃避主义者,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勇敢。
程萝月很想现在冲到沈康面前把这件事问清楚,但同时心中又很犹豫。
她还记得两人关于“交换秘密”的约定,她只是将自己还未发表的作品整理后给他看,可是她并没有将自己的笔名告诉沈康。
程萝月凝视着天花板,她躺在床上,怎么都无法陷入平静。纠结片刻,她翻身,打开手机,找到与沈康的聊天,决定从侧面提起这件事。
程萝月:“最近你的新漫画构思还顺利吗?”
沈康立刻回复消息。
沈康:“多亏有你的帮助,我想我很快就能结束痛苦的构思,开始正式落笔。”
看到这条消息,程萝月立刻从床上坐起来。
她斟酌用词,认真提问:“我有帮忙吗?”
她怎么不记得有这回事。
但很快沈康帮她回忆起,在来到月湾镇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她就热情地给沈康推荐了很多优秀的少女漫。
那时她还不知道沈康的笔名,也不知道他为何会画不出那副画。
她甚至还在沈康面前提起她很喜欢Kan的漫画,将Kan夸了一通。
她还说什么了吗?
应该没有了吧。
想起沈康当时的笑意,程萝月以为在她学会谨慎发言之后已经不会经历这种尴尬的情况,但没想到能画出那种精彩漫画的Kan会住在月湾镇。
程萝月重新将自己埋在被子里,在床上打了个滚。
好在对方是沈康。
无论做出什么尴尬的事,沈康想必都不会介意,还会配合她假装忘记尴尬的回忆。
她鼓起勇气,从枕头下面摸索找到刚刚因为尴尬塞进去的手机,又发了一条消息。
程萝月:“所以,你很快就能开新坑吗(期待)”
沈康:“对,你想先看看草稿吗?”
不等程萝月回复,他紧接着又发了一条新消息:“或者,你希望我能按照之前的约定,送你签名本?”
这句话相当于再次向程萝月明示,他就是他们之前提到过的漫画家Kan。
他为什么会突然承认?最近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吗?
明明之前在宋延的住处提起Kan的漫画时,沈康还没有要向她解释的意思。
镇上的其他人知道沈康的笔名吗?
等等,宋延一定知道。
程萝月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忽略了诸多细节。是啊,沈康和宋延的公司有合作,他大概率会是一个知名漫画家。
她不自在地清清嗓子,虽然心中还未脱离尴尬的情绪,但她看到沈康的消息,还是下意识点头。
见她迟迟没有回复,沈康接着又发来新消息。
沈康:“我也期待能够得到萝月你的签名本。”
提到这件事,程萝月立刻涨红了脸:“你真的觉得我写的故事还可以吗?”
沈康发来一个点头的表情包。
程萝月:“让我缓缓,我把那些稿纸给你,你全都看完了?”
“很有意思,所以很快就读完,我会是你的忠实读者。”沈康理所当然地说。
程萝月几乎能想到沈康回答这话时眼里的笑意,他总是这么友善又温和。
她心中的尴尬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因为能认识沈康这个朋友而有的喜悦。
“谢谢你的鼓励。”她稍微有了点自信,开玩笑道,“如果真能如忠实读者所说,我写得很好,还能出版实体书,我当然会送他签名本。”
沈康看到她的答复,忍不住笑了。
“哥,你在看什么?”餐桌旁,沈昭好奇地看向他,慢悠悠地问,“从回来之后你就很奇怪,有事没事都要笑,还一直捧着手机看。”
她审视地看着沈康,总感觉他最近不太正常。
“你最近太怪了。”沈昭作出总结。
“有吗?”沈康眨眨眼,手指快速点击回复消息,接着放下手机,神情如常地吃饭。
看到沈康这副装无辜的样子,沈昭微微一笑,她不再说话,轻轻放下手中的筷子,不动声色地打开手机摄像头,将手腕搁在桌面上,找好角度。
“咔嚓。”
糟糕,她忘了关快门声。
看到沈康疑惑地望向她,沈昭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手机屏幕对准沈康:“一点都不奇怪的哥哥,瞧瞧你的脸都红了,看看你嘴角的笑容压都压不下去,你身体不舒服吗?”
沈康瞳孔地震,立刻争夺手机。
但沈昭比他动作要快,她早就躲在厨房的门边,倚靠在门框边笑得开心,她边笑边摇手机。
在全家人的心目中,沈康永远闷在房间里画画不肯出门,何时见过他表情如此鲜活的一面。
更何况,沈昭基本每天都宅在家里,很清楚沈康最近一改曾经社恐的作风,每天都出门,甚至还在参加了丰收节的舞会。
家族群里早就因此震惊,众人还都后悔没有在丰收节赶回月湾镇看热闹,只是沈康没在群中发言。
“好吧,看来是你的感冒还没彻底康复,我应该问一问医生,什么病会有耳朵泛红的症状。”沈昭继续逗沈康。
她当然不会把照片发给别人,但能惹沈康气得跳脚的机会不多,她当然要把握机会。
但沈康的反应并没有沈昭想象得那么激烈。
“沈昭。”沈康保持兄长严肃的表情,“你如此关心我的身体,我很感动,我决定要对自己进行反思,更加关心你。我昨天听说镇上有个补习老师非常出色……”
沈昭大惊失色,立刻打断他的话。
“哥哥,其实你的身体很健康,完全不需要看医生,也不需要这张照片,”她软下语气,当着沈康的面删掉照片,又说,“时间不早,我们快吃饭吧。”
等他们好好坐在桌边吃饭,见沈康没有要再提起补习老师的意思,沈昭松了一口气。
“你前段时间不是还闷闷不乐么?”她随口问。
“什么时候?”沈康神情如常。
“就是我刚来这里。”沈昭解释,“那时候你日夜颠倒连饭都不想吃。伯母就是担心你的身体,才会让我来督促你吃饭。”
沈康回忆一两个月前的经历,明明就是不久前的经历,但他的记忆已经模糊。
痛苦的记忆早已被快乐所替代。
“因为受一个人的影响,我的心态变了。”他不由自主地说,“我不想再一直盯着弱点不放,思考该如何突破困境,而想沉浸在创作的热情和快乐中。”
“谁?”沈昭好奇。
沈康温和又认真地念出这个名字:“程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