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离

    肃穆的朝堂上,对于姜绍云呈上的奏折,无人有异议,甚至有人松了口气,关键时刻,能有人愿意接下环城这个烫手山芋,那简直是救了他们一命。

    更何况,这个人,还是太子殿下亲自推荐的,众人只会连手称赞,自然更不会有异议。

    于是,环城新知州,就这么定了下来。

    姜绍云才下朝,一旁静候的何嬷嬷便上前,恭敬道:“殿下,皇后娘娘在寝宫候您多时。”

    姜绍云边和何嬷嬷走着边询问:“母后近来身体如何?”

    “还是老毛病,时而冒虚汗时而头疼。”

    说话间两人已抵达窈合宫,还未踏进殿门,一道亲切的嗓音传来:“子阳,”等姜绍云终于踏入殿中,一身穿朱红色繁复襦裙的女子笑眼盈盈地迎过来:“我儿终于来了,母后念叨了你许久,怎今日才来。”

    虽是责怪的话,但那带着明晃晃笑意的话音,只会让人顿感亲切。

    姜绍云随着杨玥彤入座,带着歉意道:“是儿子的不是,这段时日忙着解决环城的事,竟没注意时间,忘了来给母后请安了。”

    杨玥彤将早已准备好的菜肴推到他面前:“尝尝,今早为了上朝,肯定又没怎么吃东西吧?”

    姜绍云接过杨玥彤递来的筷子,有些孩子气地笑着:“是有些饿了,要是没有母后的惦念,儿子估计得一路饿着回去了。”

    杨玥彤有些无奈地笑着,看他静静吃着饭菜的模样,叹了口气:“今早朝堂上的事,我已经听说了。”

    姜绍云表情未变,边吃东西边回话:“嗯,母后以为呢?”

    杨玥彤微微端正身子,涂着红色蔻丹的右手轻轻撑着脸,似是有些漫不经心道:“后宫不得干政,对于此事母后也不好评判,而你向来行事稳妥,你父皇对你又一向放心。你既已决定重用刘彦,肯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只不过……”杨玥彤看向放下筷子,正用巾帕慢吞吞地擦着嘴的姜绍云,“此人即便有能力,但他有前例在身,环城百姓那边只怕也不好交代。你做这个决定之前,有和你老师商讨过吗?”

    “并无。”

    杨玥彤有些忧愁着皱紧眉头:“罢了,你既已决定好,便放手去做吧。总不会有比眼前更糟的结果了。”

    姜绍云起身站在她身后轻轻给她按着额角:“母后头疾又犯了吗?”

    杨玥彤却不让他按,又将他拉回到原位上坐下:“老毛病了,不必担忧。衡儿天天在我耳旁念你,都给我听烦了,不过最近他感染了风寒,怕过给你,今日就没让他出来。”

    想起那小自己十岁的弟弟,姜绍云眉眼柔和了许多:“那等他好了,我再来看他。”

    杨玥彤一提起那小儿子,便更头疼了,转眼看着已长成翩翩郎君的姜绍云,感叹道:“要是他有你一半听话懂事就好了。”

    母子俩聊了会天,杨玥彤到了要午休的时段,怕打扰过久她头疾又犯,姜绍云叮嘱了几句,便在杨玥彤有些不舍的目光中离去。

    赵瑞灵脸上的伤还很严重,尽管姜绍云已经给她上了最好的药,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痊愈。

    她在铜镜里看见自己脸上狰狞的伤口,手指小心翼翼碰上去,就一阵撕裂的疼痛。

    她不可能就这样待在屋子里不出去,更不可能顶着自己的脸出去。她想了想,还是掏出自己的易容材料,朝右半边没有受伤的脸抹去。

    等她打开房门走出来时,右半边脸已然是“赵林”,而左半边受伤的脸带上了半截面具,刚好完全遮住。

    她在经过偏殿时,看见侧后方虚掩着的门处停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她思索着走到后厨正忙活着的张娘子旁,边帮她提进一桶水边装作不经意地问道:“府里是来了客人吗?”

    在张娘子望过来时,笑着解释道:“我刚瞧着老周和小柚拿着套青花色的茶盏急匆匆往正殿走去。太子殿下平日并不用这种成色茶盏,所以我在想应是来了什么贵重的客人吧?”

    张娘子擦洗着锅回答:“是殿下的老师周先生。那套茶盏是专门给周先生使用的。你刚来不了解也正常。”

    “周先生?”

    “是啊,周先生并没有入仕,所以大家都尊称他为先生。”

    赵瑞灵若有所思着点头。

    赵娘子终于洗好锅,捶着腰起身,触及她脸上的面具,疑惑着正要开口。

    小柚从后方急匆匆跑来,见赵瑞灵也在,视线也跟着移到她的脸上。还没等赵瑞灵想借口,小柚便一脸敬佩着开口:“小林,我都听说了,你的脸为了保护太子殿下被刺客划伤了,所以你才戴着面具的吧。”

    赵瑞灵心里的话在舌尖一转,微笑着谦虚道:“只是碰巧罢了。”

    赵娘子也感慨着开口:“难怪今日会戴面具,小林果真是个重情的人,也不怪太子殿下破例将你带进府。”

    小柚跟着笑了笑,但神色有些许不对劲。

    “你怎么了?”

    “张大娘,我来月事了肚子疼想去茅厕,殿下要的点心你帮我端过去好不好?”

    “行是行,可我这锅里还有东西呢,桃子和小翠那俩丫头又跑不见了。这叫什么个事儿。”

    “我去吧。”赵瑞灵突然开口。

    “哎哎哎太感谢你了小林,那就拜托你啦。”

    小柚像是一刻也等不及,话音都没落就跑了出去。

    于是赵瑞灵端着糕点朝姜绍云所在地而去。

    姜绍云才下轿,就见不远处廊檐下静站着周符的随从。

    那随从一见姜绍云便行了个礼,轻声道:“太子殿下,先生已等您多时。”

    姜绍云点了点头,面色如常着走进去。

    屋内香烟缭缭,碧茶的香气混合其中,周符正端坐在软垫上,随手翻看着一本书,听见动静,抬头看来,淡笑道:“你来了。”

    姜绍走过去在他对面坐下:“老师今日前来,是为了环城知州一事吗?”

    “是,也不是。”

    他抬手给姜绍云倒了杯茶:“你可知环城如今的状况?”

    “嗯。防洪城倒塌,洪水涌入,许多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有不少人被压在倒塌的城墙下不见尸骨。而这场灾难源于当地知州与工部带头贪污,百姓多有怨言。”

    “你都清楚。那你可知刘彦的经历?”

    “嗯,但他并无过错。只是本身理念与官僚现状不符而自请降职。”

    “但百姓不会去想这么多,也不会有我们这种权利和精力去查刘彦降职是何原因。他们只会归因于是他能力不足或者犯了错。”

    姜绍云并没有被这些话影响,他微蹙眉似是有些不赞同,语气还算平静道:“刘彦对于匠造有巧思,他的能力并不俗。且,他能识民间百态并不袖手旁观,在这个节骨眼上,没人比他更适合做环城知州。”

    “如果一味踌躇不前,只会越走越倒退。百姓意见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建立在主观臆断和道听途说上。如果环城百姓要怨要骂,也该落到我这个决策者身上。但相比较这些,我更在意环城的问题是否能得到解决,刘彦,我始终认为是不二人选。”

    他的一字一句说的清晰且掷地有声,周符一直都知道他是个心怀天下的人。

    民间谣传多少有些夸大其词,但周符却认为,那些十分的夸赞里,姜绍云真正达到的,也有七分。

    他就这样静静地望着姜绍云,许久也不能言语。

    他该怎么形容此刻的心绪呢?

    无法形容。

    以至于,姜绍云低头饮茶时,并没有看见,周符那眉眼微动,满腔复杂的神色。等他重新抬起头时,周符已然恢复了原样。

    就在此时,木门被轻敲,一个戴半截面具的男子端着一些点心走了进来。

    赵瑞灵微垂着头,轻轻将手里的东西放到二人中间的桌面上,随后弯着脊背慢慢地慢慢地退了出去。

    两人都没有被她的到来打扰分毫,只姜绍云分给了她半秒的眼神。

    周符叹了口气,妥协道:“罢了。你从小都有主见,只是这件事你应该事先和我商讨一下的,我如今突然得知这一消息,心里着实为你担忧不少。”

    “抱歉老师,事急从权。”

    赵瑞灵走得极慢,在外面时大抵听到了一些,多少也猜到了些许。

    如今听得这两句对话,心中也不禁思索:看来姜绍云也并不是事事都会告知于周符,也并不事事听从他的安排。

    这一结果,比她想象中的,要好很多。

    姜绍云虽信任他,但也并不是事事无保留。

    赵瑞灵心头的乌云终于散了些,如今得知姜绍云对周符的态度,那对于她后面的行事,就要容易些。

    周符的嗓音继续自赵瑞灵身后响起:“但是为了不让环城百姓觉得朝廷在敷衍他们,引发众怒,我还是提议再带一个朝廷重臣一同前往,可做监事。这样一来,百姓也会看在朝廷重臣的份上不那么激进,也有多的时间给刘彦施展。”

    姜绍云沉默片刻,赵瑞灵在出门前就听得他稍显冷淡的嗓音响起:“可。”

新书推荐: 烈酒 女帝 杀死谁的鸟 失落的弗洛兰斯 禁忌3亿年 心之相引 风伴我行 带着金手指去宫斗 社畜工作打怪要显贵! 我靠万人迷天赋重现母星荣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