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榆村

    房宁看着眼前的男子,约莫有十七八岁,长得挺高的,小麦肤色,挽起的袖子露出一段结实的小臂,全身上下不少土,不过脸上看着还算干净。

    脸型棱角分明,眉毛又浓又长,好在没有和冯山的一样,长到发际线边缘,一双大眼和杨雨的一样很亮。

    她本不太擅长与人打交道,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嘛,更何况他们还是新来的,最好给人家原住民留一个好印象,“你就是杨雨的哥哥啊,我是房宁。”

    杨谷愣愣地看着她,好像静止了一样。

    杨雨伸手戳他的胳膊,“哥?”杨谷去看她。

    杨雨眼睛睁大:你看我干啥,人家跟你打招呼呢?

    杨谷眼睛睁大:你说这个是姐姐?

    不然呢?杨雨捏紧了小拳头,笑着看向房宁:“房宁姐姐,这就是我哥,我哥叫杨谷。”

    杨雨说完,杨谷终于反应过来,看向房宁,尬笑道:“我是杨雨的哥哥,杨谷,呃、房宁...妹妹?”

    “哈哈哈哈哈哈哈!”

    林桂花喝道:“刘河,你笑什么!”

    刘河立马双手捂住嘴巴,但从通红的脸上,能看出他在憋笑。

    房宁不太在意道:“你叫我房宁就行,以后就是邻居了,免不了经常见面,希望日后可以好好相处。”

    杨谷的神色终于恢复正常,他点头道:“那是自然,我对顺阳县还算熟悉,你们若是有不明白的,可以来找我。”

    刘河绷着嘴角过来了,“杨大哥,你这是下地回来了?”

    杨谷笑道:“没有,我看到家门口来了很多人,小雨一个人在家不放心,过来看看,没想到要来这么多新住户。”

    杨家的地在西北角,他们看不到杨谷,但杨谷能看见他们,猛一看到家门口聚集这么多人,他立马放下镰刀赶过来了。

    大家互相认识后,房宁便和林桂花走出榆树林,选宅地去了。

    等到大家都走了之后,杨谷脸一板,“不是说过,不要随便给人开门吗?”

    杨雨背着胳膊,“这不是看到张大哥了吗,他也不能开?”

    杨谷没有说话,以他对张荣的了解,不会带着外人来敲门的。

    杨雨偷看他的脸色,连忙站直,道:“我知道错了,哥,以后再也不会随便请人家进门了!”

    杨谷叹了口气,“以后我尽量在家。”不然实在不放心。

    杨雨忙道:“哥,以后咱们就有邻居了,人多力量大,坏人一般不敢来,就算你不在家,我也不会有事的!”

    杨谷:“人再多也看不住你,别以为我不知道,偷偷去后边山上玩过没?”

    杨雨老实点头承认,小声嘀咕:“没人跟我玩嘛...”

    榆树林原先也是有不少人家的,后来有的走出顺阳县,有的搬进县城里,还有几家挪到了石头村和安永村,这样去县城更近些。

    只有杨家,因为杨父一直生病,一直在这里住着,两年前,杨父去世,家里的最后一个大人没有了。

    身边的邻居越来越少,杨谷也想过带着妹妹搬走,但这个家的房屋和物件,是他们爹娘留给他们所有的东西,舍不得。

    杨雨的小伙伴都搬走了,杨谷在家时,兄妹俩并不觉得无聊,但农闲时,杨谷要去外边盖房子挣钱,杨雨一个人在家,干完活后,就没人说话了,偶尔会跑到后面的山上吹风。

    想到这里,杨谷觉得对妹妹很是亏欠,以后或许要换个别的活干了。

    ·

    一出榆树林,冯老娘就拉过房宁,她指着杨家东北向的一处空地,“我家就选在这里了!”

    房宁挺想和冯老娘挨着的,环视了一周,选了冯老娘南边的一块地,“那我就在这里。”

    林家正巧也选好了,就在房宁的东边,他家人口多,能选一块大宅地,林桂花高兴地说:“这下好了,我来找你就方便了!”

    刘河也得意地说:“我去也方便!”

    林桂花笑容一僵:“你家在哪?!”

    刘河伸手一指,房宁一看直接乐了,刘家就在林家的南边,两家紧挨着,“哈哈哈哈哈!”

    想要清静些的,就和房宁一样,选在西边榆树林旁边,想要离田地近些的,就去东边,地多的好处就是,大家都能选到自己想要的。

    翠兰、稻花和小莲选了西南角的地方,这块地的北边正是房宁的家,东边没人,往西、往南都是树林,最是安静。

    房宁站在西南角,面朝东北,首先看到自家的宅地,自己家的北边就是冯家,他们两家中间留了一条小道,往西直走就能来到杨家,总不能把人家的路口堵住。

    房宁的东边是林家,林家往北是刘宽一家,刘家往北是庄巧兰一家,庄巧兰的西边是古芝和管静夫妇,他们早就说好要和冯老娘母子二人做邻居。

    李大民家紧挨着古芝一家,按他的话说,和大夫住得近,晚上睡得更踏实。

    不过,孙香云并没有和李大民家一起,而是在他们家的东边选了一块地,为此李大民有些生气,“咱们是一家人,你这样是对我有不满意?”

    孙香云握着柳枝的手,轻声说:“大哥、嫂子,你们对我怎么样,我心里清楚,没有一丝不满,这一路要是没有大哥和嫂子的照顾,我和铁头根本活不下来。大家伙也都清楚,不会猜忌的。

    虽然咱们不住一起,但就隔着一条道,我在我家喊一句,你家没有听不到的。咱们只是分家,又不是不来往了,哪日我做了吃食,叫你们来我家吃,难道你们不来么?”

    李大民脸色不太好看,自己弟弟去世还不到一年,弟媳妇就要分家,这传到哪里,都不好听。

    柳枝扯了一下他的衣袖,“我到觉得没什么不好,香云和铁头就在眼前,跟在一家过日子没什么区别,平日里还跟以前一样,就是晚上睡觉时,各回各家罢了。”

    孙香云连连点头:“嫂子说的就是我想说的!”

    见李大民没说话,柳枝拉着孙香云来到别处。

    “嫂子,我...”

    柳枝安抚地拍拍她的手,“你不用多说,嫂子都明白,这事就按你说的办,等过段时间,元宝他爹就能想明白了。”

    孙香云红了眼眶,她知道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可要是继续住在大伯哥家,只会觉得寄人篱下,虽然大伯哥和嫂子一家对他们母子二人很是照顾,但总比不上铁头爹活着的时候自在。

    其他人并没有注意到他们家的小插曲,现在宅地和田地都已经选好,虽然还没有房子可住,但大家伙都觉得这里就是家。

    在大家欢喜地谈论如何盖房时,张荣让每家出一个代表,跟着他回县城办理户籍等事。临走前,张荣问:“你们可想好谁来做村长?”

    大家都看向刘宽。

    刘宽起身道:“我来吧。”谁让只有他识字呢。

    确定了村长,张荣又让他们给村子起名,刘宽看向大家伙,“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冯老娘举着手说:“咱们挨着榆树林,就叫榆树村好了!”

    “这个好,一提起这名儿,人家就知道在哪!”

    “榆树村好,榆树可是会结榆钱儿的,寓意好啊,说明咱们将来挣大钱!”

    “那就叫大榆村呗,挣大钱!”

    “对,叫大榆村好,听起来就是个大村子,预示咱们这里将来人丁兴旺啊!”

    大家激情地讨论了一刻钟,最后刘宽告诉张荣,“就叫大榆村。”

    既然确定了村名,也有了村长,刘宽自然要跟着张荣一同去县里,总要在吕元和谢飞舟面前露个脸不是。

    房宁作为一家之主,自然也是要跟着去的。

    房宁等人跟着张荣直接来到县衙,谢飞舟见到他们,立刻笑着说:“想来都已经选好地了,大家稍安勿躁,我这就让人办理户籍,登记入册。”

    办理户籍要一家一家的来,房宁只有一个人,谢飞舟便先为她办理,得知她是个姑娘后,向来温暖和煦的谢飞舟,脸色僵硬了一下。

    房宁耸了耸肩,习惯了。

    谢飞舟尴尬地清咳了两声,面色终于恢复正常。

    问到她出生时辰时,房宁用手抓了下脑袋,本来就是被捡的,哪里知道自己何年何月生的。

    谢飞舟:“忘了?”

    房宁回神,想了一下道:“九月一日,虚岁十五。”

    谢飞舟皱眉道:“今日是你的生辰?”

    房宁点头,道:“我本就是被遗弃的,今日在这里有了家,以后就要重新活,那今日便是我的生辰。”

    房宁从来没有关于生辰的记忆,只记得房氏过生时,她也会为自己煮一碗长寿面。

    谢飞舟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沉默了几瞬,抬笔记下:房宁,永和二十八年,九月一日生人,女。

    房宁从登记处出来后,便在门外等其他人,闻了一下摸过头发的手,有一股怪味,唉...她好想洗个澡。

    李四恰好过来送茶水,房宁赶忙拉住,“大人,您可知道哪里有卖香皂的?”

    李四困惑:“什么是香皂?”

    “就是洗澡、洗手的,或者你们叫香胰子?”

    李四更加困惑:“什么是香胰子?我们洗身子最多用皂角,也就谢大人会用澡豆。”

    皂角?澡豆?

    这个时代还没有香胰子吗,不能吧?!

    李四端着茶水进去了,出来后告诉房宁:“县城有家胭脂铺子,叫天香阁,那里有卖澡豆的。”

    房宁点头谢过,记下天香阁,下次来县城置办家用时去看看。

    大约一个时辰后,谢飞舟终于出来了,刘宽跟在他后面。

    “各位乡亲,先前吕大人说的盖房一事——”

    “不给盖了?”众人警觉。

    谢飞舟笑道:“不,盖是自然要盖的,只是县衙并不宽裕,吕大人考虑到还有迁民要来落户,总不好区别对待,所以只能给各位盖土房,所需材料和人工,皆由县衙承担。”

    大家松了一口气,“谢大人,能给我们盖房子已经很好了,土房也没啥,能住人就行!”

    谢飞舟笑着道:“大家先把今年这个冬天熬过去,等来年开了春,这地就能种粮食了,以后日子慢慢好了,再翻新旧房!”

    “借大人吉言,以后我们大榆村的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

新书推荐: 被绿茶状元缠上怎么办 无处话凄凉 别进我房间 夺帝妃 秋音渡凌川 他就是个渣A! [jojo]玩家为所欲为 [西游]师徒四人都能听到我心声 胭脂看客 跟老板恋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