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东坡传奇 > 四川眉山

四川眉山

    故事从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当政时期开始。

    四川省眉州的眉山镇(今四川眉山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屋舍楼阁井然有序,街道整洁,竹林与矮小的灌木丛相依相偎。

    在镇中的纱縠巷,有一座中等结构且占地五亩之多的住宅,白墙青瓦,鲜艳明丽,宽敞的大门进去是一处漆有绿油的影壁墙,绕过影壁墙眼前一亮,正房高大明亮,两侧厢房左右对衬,院后有一池塘。这家的池塘很是特别,别人家池中立假山石,而这家则是一座木制假山!虽说是木制,但仍旧很高,层次分明,上面错落地放置几盆水仙,海棠或玫瑰,十分漂亮。

    “家有五亩园,么凤集桐花;是时鸟与鹊,巢鷇可俯拿。”(苏轼:《异鹊》)他家在眉山,而眉山又紧紧地依傍岷江(亦名蜀江)苏轼诗云:“吾家蜀江上,江水青如兰。”

    东墙边的一片菜畦绿油油的,房子旁边有一棵粗壮的梨树,枝繁叶茂的遮住了半边天,树下石桌石凳,供人休息时坐坐。墙外的千百竿翠竹随风摇曳……

    总之,这座宅院属于三进院的布局,书堂、南轩、疏竹轩、藏书室,庭园里的柏树、桐树、果树、杂花、水池、菜圃,一应俱全。这户人家便是远近闻名的苏宅。

    苏宅,只所以闻名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此宅的主人苏序苏老爷和他的三个儿子长子苏澹、次子苏涣、季子苏洵。次子苏涣中过进士,在朝为官,荣耀乡里。

    苏老爷苏序,字仲先,年轻时生得高大英俊,身体健壮,酒量极大。性格开朗乐观,乐善好施,慷慨大方。家里田地不多,每逢秋后家有余钱便大量存积稻谷(因为稻谷易存不发霉),遇年景不好时,便把稻谷分给族人、亲人、村里人,共度难关。

    苏老爷不信鬼神,更憎恨寺庙的僧人以供俸神灵为名收敛钱财,鱼肉乡里,他曾一人把寺庙神像打碎拆除,得到百姓的拥护与尊重。

    苏序(公元973年—1047年)出生于开宝六年。从小性格比较顽皮,不喜读书,略知大意而已。长大后容貌英伟,为人慷慨,乐善好施,不求报答。苏序是苏杲九个儿子中唯一幸存者。字仲先,排行第七,人称苏七君。

    苏序在乡下郊居时,田不多,全种稻谷。苏序拿米换稻,储藏起来,有三四千石之多。之后灾年,苏序就拿出自己的储藏,先给族人,然后给妻子娘家人,再给佃户和穷人,使他们都安全度过凶岁。

    二十二岁的时候,李顺造反,攻打眉州。苏序每天拿着兵器守城,正这时父亲病没,而贼人(或者我们应该称为农民起义军?)围攻更加猛烈。城里人都相顾哭泣。而惟独苏序和太平时一样,按照礼节操办丧事。母亲忧心忡忡,苏序则安慰她说:朝廷不会抛弃我们,贼人很快就要灭亡了。

    苏序娶妻史氏夫人,史家是眉州的大家族。史夫人慈仁宽厚,苏序的母亲宋夫人比较严厉,而史夫人则能得到她的欢心。苏序有三个儿子,苏澹,苏涣,苏洵。庆历的时候诏令在州郡设立学校,传言朝廷从中挑选人才,士人争着入学。苏序笑着说,这是好事情啊。告诫子孙,不要和别人争。官吏向来暴戾苛刻,因为这件事又产生不少纷争,苏序做诗嘲讽了这件事。苏序喜欢喝酒,常常和乡下人高歌狂饮。苏涣中考送来喜报时,苏序正喝得大醉,取出喜报宣读,然后把东西都放在布袋中,正吃的牛肉也放到布袋中,让村童背着,自己则骑着驴。城中人得知消息的,都出来围观大笑。

    眉州供奉的神灵中有一个称为茅将军的,州里人给他盖了大庙,据说很灵验。苏序一日乘着酒醉带着二十来个村仆进庙,砸碎神像,扔到溪中,而后又拆了庙宇。三年后,苏涣登第,苏序到剑门迎接,在七家岭又看到一个大庙,题为茅将军。苏序正准备带人再拆,一个庙吏前来说,昨夜梦见神灵泣告,明日苏七君来,哀求他放过这座庙,让我受点香火。众人一起劝说,才放过。

    苏序年老了才开始做诗。按照苏洵的说法,他做诗很快,能够写一些通俗的诗,几十年存下了几千首。诗写得虽然不算工整,但是可以从中看出他心胸开阔,表里如一。然而苏序的几千首诗一首也没有传下来,三苏也没有在诗文中引用过他的诗,可见苏序的诗相对其人的确比较业余。然而后来的好事者据此有“五苏”的说法,即苏序,苏涣、苏洵、苏轼、苏辙。

    庆历七年(公元1047)五月十一日,苏序殁于家。多年后,苏东坡还常回忆起他的祖父。苏东坡的旷达、乐观、天真,似乎都脱胎于他的祖父。相对而言,苏序比苏轼少了文采,而苏轼则比苏序少了酒量。

新书推荐: 岁阳也想知道[东复+咒回] 闭关勿扰:我不当舔狗许多年 池鱼思故渊 女主她是龙傲天 囚萤折翅 从兼职杀手开始的恋爱游戏 冰花2 病弱男顶流 和民宿老板假结婚后 在贵族学院里当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