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发现梦境变了。
不是画风,不是感觉,而是林烜的模样。
他变小了。
起初是十六岁,后来是十四,再后来……只有十二岁左右的样子。
眉眼还是熟悉的,只是身量更瘦,声音也轻了,像初中生。
再之后,有一晚,他出现在梦里,穿着一件黄色的童装外套,站在游乐场里,怯生生地望着她。
“你是谁?”他问她。
苏清蹲下身,忍着泪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我是你未来最重要的人。”
他看着她,有些不懂,却还是轻轻地笑了。
**
她从梦中惊醒,立刻翻开笔记,在最新一页写下:
> “第19晚|林烜逆龄至12岁
状态:不再识我
关键词:游乐场、黄色童装、初遇感明显增强
备注:时间推回开始加速”
她心底已经清楚——林烜正在被时间带走。
或者说,被抹除。
他的身体往回长,记忆却往前消失。
像一条磁带倒放,越靠近起点,越模糊不清。
她怕有一天,他彻底变成一个“婴儿”,一个没有记忆、不会说话的孩子。
那样,他们就真的见不到了。
**
陈弦这几天也开始频繁做梦。
不是梦到苏清,而是梦见一个个陌生人——
一个少年在河边画画,背影和林烜一模一样;
一个小女孩坐在屋檐下哭,地上有一张画,名字是“苏清”;
还有一次,他梦见自己站在学校礼堂,看见苏清在人群中努力跳起脚张望,像在找谁。
他开始怀疑:这些梦,根本不是“新产生”的,而是“被投射过来”的。
就像苏清说的那样:
> “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在某个时刻,跟他遇见过。”
**
“你梦见他了吗?”陈弦问她。
苏清点点头,声音有些沙哑:“他已经不认识我了。”
“你还能叫醒他吗?”
“我不知道。”
她望着画册上林烜那张越来越年轻的脸,像一个已经走远的影子。
“我怕我再不记住他,他就真的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
她开始做一件别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
——画他。
从60岁到50岁,从40岁到30岁,从他还满脸皱纹到只剩下眼角的细纹,从第一次梦中出现的那个老人,一直到现在十二岁的少年。
她在笔记本上写下时间顺序,再在画上标注他当时说过的话。
然后她翻出小时候的相册——找到了一张她八岁时站在街口吃糖葫芦的照片。
照片右边的角落,有个模糊的背影。
穿着棉马甲,背着一个深色袋子,看不清脸。
但她知道。
那是他。
**
她闭上眼,那天的味道都还在:
糖葫芦酸甜,风有点冷,小摊贩吆喝声在街头回荡。
她递出一颗糖,说:“爷爷你吃嘛。”
他接过,说了一声“谢谢小姑娘”,笑得眉眼弯弯。
她八岁,他六十。
他们在故事的终点相遇。
却也是,从人生的起点开始。
**
这不是奇迹。
这是命运用一种“逆行”的方式,把他们放在了一起。
她在往前走,长成大人。
他在往后退,回到孩子。
他们像两根拉开的橡皮筋,在中点交错,然后继续走远。
她不能让他走得太快。
否则他会回到起点,她却还在半途。
所以她必须快一点,再快一点地把他记住。
哪怕只是画,哪怕只是影子。
也要把他的名字,写进现实,刻进时间。
**
陈弦把她所有画整理成电子档,分类命名:
【林烜·人生映像·回溯段01~10】
【梦境同步·视觉确认】
【语句残片·逆向叠加】
【他曾说:她会记得我】
这些文档,他一个也不敢删。
他知道,如果有一天这个人彻底“不存在”了,这就是证明他来过的唯一证据。
**
那天凌晨,苏清梦里林烜只有十岁。
他坐在一棵大树下,穿着校服,正低头翻一本童话书。
她坐到他身边,他没有认出她。
但他转过头,小声问:“你哭过吗?”
苏清一怔:“你怎么看出来的?”
他有点害羞地摸了摸鼻子:“我妈说,眼角红红的,就是哭过。”
“那你哭过吗?”她问他。
他低头:“我以前哭过很多次,但我忘了为什么哭。”
她鼻子一酸,轻轻说:“没关系,你忘了也没事。我会记得。”
他笑了:“你是我未来的朋友吗?”
“是。”
“那你以后还会来找我吗?”
“会。”她忍着泪点头,“你在哪,我就在哪。”
“那好。”他笑得很甜,“我以后都在这棵树下看书,等你。”
**
苏清醒来时,眼泪打湿了枕头。
她在日记上写:
> “他说他以后会在树下等我。
可他忘了,我们已经见过很多次了。”
她把那棵树画下来。
并在画的背后,第一次写下一句话:
> “你忘了我,我也不会怪你。
我记得你,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