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咱们弄个小车,这样东西可以稳当的放好,往后生意若是能做起来,说不准要早起两个时辰,你们要有心理准备。”
古代生产力低下,也没冰箱这些,入了夏,天气越来越热,做好的食物存放不住的。
家里地窖,也没多少空余地方,她们往后最好是后半夜就起来做,早早到县里卖,到中午能卖完是最好的。
要不剩下的,不是自己吃,就只能带回来给家里人吃。
“二姐,只要能赚钱,我们能干。”
“那就好。”
“二姐,家里有老母鸡呢?”
“不够,鸡蛋多的话,到时候咱们可以连带着煮熟的鸡蛋一起卖,肯定有人愿意多花点钱,吃个熟鸡蛋的。”
“后天就能开张,咱们一定要一鼓作气。”
“二姐,我们听你的。”
朱氏不自觉的开口道,眼下,她看着玉容,再无之前的不满。
玉容满意的点了点头,回家的时候,几人手上东西满满,连带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小推车,在村里多少还是很瞩目的。
为了采买这些东西,玉容不光把自己身上的钱都花了,还从空间里取了一袋子铜板开销掉了。
私下,玉容爹也去隔壁相熟的一些人家,花了一点钱,买了些土豆回来,食材家里眼下是不缺的。
这东西味道不错,他觉得不愁卖。
一家人,有些账算不清,也没必要算,玉容默许亲爹的行为。
就是不让她们干,这钱,她也不可能一个人全拿了,那样的话,在家压根做不成。
次日下午,几人把买回来的这些东西全部都清洗干净。
晚饭后,玉容看着两个弟妹,叮嘱她们明日早点起来。
二人连连点头。
古代没有夜生活,玉容睡得很早,后半夜,天不亮,她睡得迷迷糊糊的,唐氏就来敲门。
“起床。”
玉容嘴里嘟囔着,这次她一鼓作气,唐氏已经把自己收拾干净,朱氏也已经在厨房候着。
接下来,一切都是有条不紊,按照计划执行。
一个削皮,一个准备生火,还有一个去拿鸡蛋跟调味料。
“二姐,娘要是知道,会生气的。”
玉容一下拿了十个鸡蛋,唐氏有些担心。
“这六个下锅煮熟,四个用来做酱料,没事,等卖出去,娘也就不说话了。”
她已经合计好了,单份卖七个铜板,鸡蛋顺带着一起煮了,如果有人要的的话,那就再加三文。
酱料很关键,她亲自炒。
忙完后,又过了快半个时辰,天色比刚才亮了一些。
压好的土豆泥放在大瓦罐里,上面还有一些蒸茄子跟已经剥好皮的鸡蛋,差不多满了。
酱料倒在酱料缸子里,玉容把东西装好,确保稳当。
三人就这么推车出发,为了保证速度,一人推小半个时辰,大家脚步都很快,是有些累,可一想到能赚钱,都很开心。
等到县城门口的时候,天色已经彻底大亮,城门口百姓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守城士兵看了几人一眼,问了几句,就让他们进去了。
“大姐。”
”这边走。“
玉容带着两人走在街道上,没有摊位,沿街叫卖,多少有点累,刚开始大家兴致勃勃,倒也不觉得,走到内里的巷子,玉容让二人声音大些。
不多时,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从家里跑了出来,一下叫住她们。
“你们卖什么好吃的?”
玉容一笑,打开瓦罐盖子,已经没那么热乎,不过眼下也不是冬日,只要不是冷食,也不愁卖。
“自制土豆泥,七个铜板一份。”
连带着酱料一起让小男孩看了看,酱料是很香的。
“又跑门口做什么?”
不多时,一个妇人出来,男孩看着他,立马开口索要。
“娘,我要吃这个,我还要吃鸡蛋。”
“家里有鸡蛋。”
妇人上前看了两眼,显然不是那么愿意。
“我就要吃。”
小孩穿的很齐整干净,玉容也能看出,这家肯定不是穷人。
“好好好,你别趟地上,刚换的新衣服,我给你买。”
妇人有些无奈的看着儿子,眼里都是宠溺。
“多少钱一份?”
“加鸡蛋,十个铜板。”
“这么贵啊。”
“我看你这东西也不值钱啊。”
“可我这酱料不便宜,还有这鸡蛋,集市上两文钱一个,可我这是加了水煮熟的,柴火也是要钱的。”
“来一份。”
“您家要是有碗的话最好。”
妇人一愣,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小男孩一下跑进去,兴冲冲的端碗出来。
这孩子胖乎乎的,一看就是被家里养的很好。
他把自己吃饭的碗拿了出来,着实不算小,玉容收了铜板数了数,快速收起来,之后,她拿起木勺,连带着一点茄子,一个鸡蛋,加上酱汁,也是给盛满了。
“我要回家吃。”
“快点,吃完了跟娘去街道上。”
她们带碗了,不过这个时候,客人家里若是有更好。
“他拿的碗可比咱们准备的碗大不少。”
走出一段距离,朱氏来了这么一句。
“放心,怎么都不赔。”
大头食材成本是很低的,酱料的话,玉容也就多给了一点点。
“咱们快卖,赶在日头出来前,一定要卖完。”
刚开始走街串巷,很累,好的是陆续也有人买,土豆泥越来越少,玉容几人已经饿了。
她们还是忍着。
赶在日头出来前,她们把最后一份卖了出去。
玉容的钱袋子已经是沉甸甸的。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古代没有一次性碗筷,她们也没开店,没有固定摆摊的地方,有的人愿意从自家拿碗,可有的人不愿意。
玉容想,若是连着几日销量都不错,之后再买上是个十个碗筷,量也要加多点。
“还好,还算顺利。”
“咱们找地方吃点东西,之后回家,还得走呢。”
坐车是不太可能的,她们也要把推车带回去的。
“二姐,要不算了,赚点钱不容易的,咱们回去吃。”
“话是这么说,可咱们辛苦赚钱,不能亏了自己,这些东西回去还得洗。”
玉容说着快速扫定一家卖烧饼的摊贩,烧饼不小,一人一个,下来花了十五文,不过这烧饼吃着还挺香的。
其实眼下细心点的人,都会发现,她变化很大。
不再是唯唯诺诺的样子,走在路上,腰杆很直,身量也在长,玉容自己也察觉到了,好在姐姐给的两套衣服不算小,眼下她还能穿。
回家路上,艳阳高照,几人尽量往阴凉地方走。
等到家,大家气喘吁吁的,这大半天,就没歇过,出门的时候,用家里旧罐子带的水也是喝的一口不剩。
“怎么样?”
玉容娘立马迎上来。
“娘,都卖完了。”
“不少钱呢。”
唐氏这话一出,玉容娘心情很好。
“那就好,那就好。”
“洗吧,收拾干净了,分钱。”
玉容看起来很疲累,但她的话,让朱氏等人很是开心,没想到这才第一天就给分钱。
大家顾不得歇息,立马烧水,玉容说了,一定要洗干净。
忙完这些,玉容把门关好,开始分钱。
爷几个还没回来呢,不过,也不用等她们,玉容直接把钱袋子倒在桌子上,仔细数了数,下来不到两百个铜板,爹娘一份,她一份,两个弟妹一人一份,她很公允,铜板是这么分的。
“我一个,爹娘一个,大弟妹你们一个,二弟妹你们一个。”
大家都有出力,虽说刚开始她花的多,可东西都是她的,日后有个什么,她肯定是要带走的。
不久,铜板分完,大家都没意见。
除了玉容娘。
玉容也没搭理她,喝了些水,转身回屋睡觉去了,又困又累的,她一定要睡好。
她几乎沾枕即睡,另外两个人也差不多。
这一觉,她睡到日落西山,玉容也不怕夜里睡不着。
她出来吃晚饭,看到爹娘兄弟们都在院子里,两个弟弟乐呵呵的,但萧老爹看起来不开心。
管他呢,玉容去厨房拿了两个蒸好的红薯吃。
几日后,生意有些气色,也有了老顾客,刚开始玉容想的是码头卖,可真的出去卖之后,不到码头,基本都卖光了,她也就没过去。
这天卖完回来,天色不太好,下午开始下起了大雨。
玉容跟两个弟妹说了一声,雨天路难走,若是半夜还下雨,那明天就歇一天,二人都答应了。
她能做到每日都分钱,大家对她也没意见。
虽说家里长辈在,可她们年轻人多,所以,玉容也没那么在乎爹娘的,又不是没给他们。
她已经算过,现在她除了出力之外,也没什么投入。
这一个月下来,把这些土豆卖完,保守估计,能赚近一两银子呢,已经不错了。
先把做生意的本钱攒一攒,之后看看,能不能租个摊子,到时候可以多卖点别的吃的。
这份生意大头还是酱汁,因为要炒酱料,用猪油。
家里没有的话,当天回来,她就会在镇子上买肥肉,也是用当天的收入买,很公平,回来再分钱。
大家也都没说什么。
鸡蛋家里不够,村子里买,一个鸡蛋两个铜板,她们蒸土豆的时候,顺带着放在锅下面,也就一起煮了,拿到县里,一个卖三个铜板,多少也是有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