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入夏后,天气日渐炎热。
前段时间还有雨,这段时间,一滴也没有,傍晚的风都是燥热的,让人十分难耐,眼下的萧家,一家子可以说是齐心协力。
玉容跟两个弟妹负责跑腿买卖制作,萧老爹带着两个儿子也没闲着,玉容娘在家更是勤快。
生意日渐起来,玉容开始加量,为的也是多赚点。
这让村里不少人都有些眼红,可自家也做不出来,有人手也没用。
玉容每次跟两个弟妹回村,有时候坐在村口的那一堆妇人就会围过来。
“玉容啊,今日不少赚吧,真能干。”
“你说我家那丫头怎么就没你能干呢?还是你爹娘有福气。”
“是啊,真让人羡慕。”
“玉容,你们忙的过来不,我家那丫头懒得要死,现在地里活不多,不如让她去你家给你搭把手算了,你们也好松快松快。”
玉容听到这话一笑,而后道:“多谢婶子好用,我们眼下忙的过来,这往后,我们要是开了铺子,缺人的话,就去你家,那时候招人干活,也能给你们工钱,眼下还是小本生意,赚不了多少。”
玉容看着十分诚恳,也没什么别的心思。
可妇人被拒,脸色一下变了。
玉容哪里不知道她的心思,看了一眼两个弟妹,找了个借口,先回家。
这也没办法,总有那不要脸的,可偏偏一个村里住着,不好撕破脸的。
这天半夜,门外狗叫声不断,玉容被吵的睡不着。
她索性穿衣起床,没想到刚出去,就看到萧老爹跟两个儿子。
“没多少时间,你先回去睡,这边我来处理。”
“老三老四,跟我走。”
是有人故意把几只野狗引来的,目的显而易见。
三人驱赶之后,附近一下安静不少,玉容迷迷糊糊睡过去,可不到一个时辰,她又得起来准备。
“娘,你怎么也来了?”
看到亲娘也来了,玉容一愣,两个弟妹也有些不解。
“你爹让我帮帮你们,现在不是卖的多吗?”
“不用了娘,白日里家里又不是没活,都得你干,而且,还有小宝要照顾,你还得做饭,去我屋子睡着吧,别累坏了身子,要不看郎中可是不少钱呢。”
玉容娘原本已经撸起袖子,听到这话没多犹豫,还是去了女儿房间。
她怎么可能不困。
男人们眼里是没活的,家里这些家务活,做饭都是她,眼下还得全心看孙子,看着是在家,可也不存在享福。
如果不是被男人叫起来,她是要一觉睡到大天亮的。
目送亲娘去自己屋子,玉容一叹,手上动作快了很多,眼下增了量,所以卖的时间也长了点,好在都能卖完。
最近,土豆鸡蛋在村里是买不到,不过她们每次卖完,可以从镇子上买,价格其实都差不太多。
这天卖完回来,唐家村里来人,说唐氏老娘身体不太好,她急匆匆的回去。
没多久,哭着回来借钱。
给她分的那一部分钱,怎么说呢,最后都在他男人手里,萧老四有点抠,私下,萧老爹也是让两个儿子把钱拿好。
玉容这两个弟弟,怎么说呢,多少都有些大男子主义,朱氏性子本身厉害,她一个人都敢骂胡大,还有娘家撑腰。
但唐氏就不一样了。
直觉告诉玉容,有些不对。
没记错的话,唐氏亲娘身子很好,她们前几日卖完回来还碰到了,老人家手里提着菜篮子,气色极好。
突然就病重,不太可能啊。
“弟妹,你洗把脸,咱们是一家人,你家有难处,爹娘肯定不会坐视不理。”
萧老爹是不想借的,听到这话,立马瞪玉容。
唐氏哭着点了点头。
“二弟妹勤快,还给你们生了孙子,这做事不能做绝,若是真的有难处,咱们还是要帮。“
“娘,一会你多少带点钱,咱们一起去看看亲家,于情于理,要走一趟。“
“老子还没死呢,这个家不是你当家。”
萧老爹声音不高,但玉容听得清楚。
“爹,我的意思是,咱们先去看看真假,我觉得其中有古怪。”
玉容把心里想法告诉了萧老爹。
“咱们眼下赚了点钱,谁不知道,这么多人盯着,难保就有了起了心思,不好让人唾弃咱们家,这往后,你孙子长大了,还能不娶媳妇,凡事不能太过。”
“起码面子上要好看。”
萧老爹看了一眼老二,也就是玉容,脸色缓和很多。
他可不想断子绝孙。
“你眼下是有成算更有主意。”
就当是他是夸自己,过后,玉容跟亲娘和唐氏一起出门,朝着唐家村走去。
唐家村是个小村,可人却不算少,几代下来,俨然不是之前的小村落,内里一排排房屋看起来十分拥挤狭小,家里好些的,都是石头房,但茅草屋也不少,还多是矮墙。
唐氏哭哭啼啼的领着玉容跟婆母到了自家。
她家也不算穷的揭不开锅,还有几间石头房,虽然不大,但遮风挡雨没问题。
玉容跟着进去看了看。
这个二弟妹是个老实人,在婆家都没没心眼,更别说娘家。
她家人也都知道,银钱是玉容带着她们一起赚的,更知道,银钱不都是在老人手里。
故而,她几个嫂子对玉容还是很和气的,还有人端了碗水给她。
天热,玉容也没拒绝,接过之后便道谢。
一般人家,碗筷缺个口,也是正常的,她一下喝了半碗。
唐氏娘躺在床上,气色是没那几日好,玉容看着她,感觉她也不是重病啊。
这咳嗽声不断,可听着好像是刻意为之。
她心里多少有些了断。
“妹子,兄弟们都没本事,这下都得跟你借钱,也就一两银子,娘就能吃上县里好郎中开的药,往后也就好了。”
玉容心里呵呵一笑,二弟妹他兄弟们看起来就不是太老实的人。
“亲家,咱们是亲家,还请帮帮忙,我,我还想多活几年。”
玉容娘看不出那么多门道,下意识的,她从怀里掏了几个铜板出来,这是萧老爹给她的。
“我这也没多少钱,不行你们找亲戚凑凑。”
“你家不是做生意,我听说还挺红火的,亲家,不能这么小气,我这么好的姑娘都嫁到你家,当初彩礼钱我们都没多要,她更是给你家添丁进口。”
玉容娘一愣。
玉容看出来了,唐家是想道德绑架,亲家有钱,他们借点很正常,至于还,那就得看什么时候宽裕了。
玉容从屋子出来,不自觉的走到门口。
对门的这户人家,日子看起来也不太好过。
三间屋子,两间都是茅草屋,小小的,厨房搭建在院子里,院子比胡大家还小。
这世道,还是穷人多。
玉容立在门口,忽然发现一个小孩子不知道从哪儿跑回来。
看着有点眼熟,想起来了,是之前坐车,想吃肉包子的那个。
小孩子显然也记得她,还多看了她两眼,之后回家关门。
对面,唐母坐在炕上纳鞋底,大儿媳坐在一旁。
“我瞅着对面好像来亲戚了,等我把这双鞋做好,回头让小虎他爹都拿到镇子上卖了,等他二叔回来,把钱给他,之前说笔墨不够,正好买些,这些可不能缺。”
“等他日后当官了,咱们家的日子,就好了。”
说起小叔子,大嫂心里有气,可担心婆母骂,赶她回去,又不敢多说,低着头,也没言语。
“他到现在都没媳妇,我也愁。”
家里有个读书人,可也不是富裕之家,为了让唐之辉读书,眼下家里都已经是一天吃两顿稀的。
田地不够,还租了几亩地来种,下地干活都是他们两口子,农忙的时候累的要死,还吃不太饱。
她怨气很多,可自家男人听话,也没办法。
“咱们小虎也已经五岁了,眼瞅着也能开蒙。”
“他不急,我瞧他喜欢玩,多玩几年,眼下也长大一些,还能给你们搭把手呢。”
“等过几年,他二叔好些,考上秀才,到时候他去读书也不迟。”
唐家大嫂没说话,可回了自己的屋子,气呼呼的坐在床上。
小叔是婆母的指望,可儿子也是她的指望,家里本就没有多余的田地,越想越气。
玉容立在门口,不多时,就见亲娘出来,脸上还带着泪。
玉容有些无语,却也不担心。
她娘是没钱的。
二弟妹依旧哭哭啼啼的,玉容心里一叹,这都是什么事啊。
到家之后,她睡了一个时辰,再起来的时候,感觉院子里有些嘈杂,出去一看,好家伙,舅母来了。
是的,她亲娘娘家有个亲弟弟。
“玉容,起来了,快坐吧。”
“舅母。”
叫人之后,眼见朱氏都没个好脸色,玉容爹坐在一旁也不说话。
玉容娘不停的瞅着她。
玉容想大概是来借钱的。
果然是这样。
“玉容,眼下你有本事,也帮一帮你弟弟,他眼看着就要成婚,可这未来儿媳娘家又涨了一两银子的彩礼钱,我跟你舅舅没办法,听说你们最近生意不错,你看能不能借我们一点。”
“有了我们就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