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厂子开起来了,那就需要有人专门的管钱。应该说厂子必须需要一个财务和一个出纳,一个管出一个管进,两人互相监督着,公司的财务情况才能特别清晰。所以现在最关键的是找两个管钱的,顺便也让他们管所有的内勤数据。”
“厂子员工的具体人数也应该确定好,这点就需要大爷爷和二爷爷仔细考虑了。”
“还有大家的工资是多少,后续应该怎么投钱怎么分钱,也应该提前协商好。”
“暂时厂子这边的事情,还是大爷爷负责面粉方面的所有事情,二爷爷负责菜籽油这边的事情。这点跟之前一样,都要慢慢来。所有的规定都慢慢来,咱们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改变了。”
“我爷爷这边现在重点负责的就是销售,就是咱们的厂子。能采购会采购的,就一直负责采购。不擅长跟人打交道的,就安排拉货或者去跟面粉厂和磨坊打交道。而那些感觉自己能当销售的,就试着出去找找客户。销售人员到时可以留在我们清水村,也可以去六平住在我们公司里,这个看大家怎么说。就是一个厂子,从现在开始就尽量要分工明确了。司机是司机,库房是库房,工人是工人,销售是销售,采购是采购。
我们规模毕竟还不大,司机库房工人这些,其实还可以混做一团。但销售和采购,确实要专门培养起来了。还有财务和出纳,这两个一定要选好。等他们上岗了,以后财务、内勤、文员、交税,甚至的大家工资,最开始都是他们算。当然所有的这一切,不是交给他们就完事了。是他们做完了,我们要随时抽查,经常跟他们对账。他们算出来所有数据,我们也要核实,审批和了如指掌。”
开厂子就是开厂子,不是只挂一个牌子就好了的。
等大家热闹完,坐在一起第一次开会时,在大家说完自己的开厂建议后,陈盼也坐在下面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从一开始,她爷爷,大爷爷和二爷爷三人,都已经有了大爷爷继续管面粉的事情,二爷爷继续管菜籽油的事情,她爷爷继续管销售的意识。
陈盼说话时,就是第一次明确把这个摆在了台面上。然后说出了,他们还需要再找一个财务一个出纳的事情。
她也说出了,现在暂时他们可以混乱着。
但等后续了,一定要逐渐的把所有的岗位都分开,尽量细化了,大家才能各司其职。
然后关于财务的事情,陈盼当场提出了让她爷爷他们,去找方清华的事情,至于另外一个可以从我们家族里面找一个能胜任的。算是找一个年轻的,再找一个年纪稍微大一点的。
“反正一个厂子,财务和出纳是特别重要的,不能找一个姓氏的,也不能找关系特别亲密的。”
既然厂子都开起来了,不管别人是怎么想的,陈盼都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的跟大家说了。
今天这个会议,陈家不管老老少少算是全过来了。
当然大门敞开着,那些对开会没兴趣,也完全不想听这种会议的,也猫着腰悄咪咪的离开了。
这样的场合,大部分讲话的几乎全部都男的,还是上了年纪的男的。
这样的场合,原则上像陈盼这个年纪的也不应该讲话的。
但现场所有陈家人,几乎都知道陈家的烧饼铺是怎么来的。
现场很多人,都知道陈盼之前在暑假和国庆时,带着大家赚钱的事情。
甚至现场很多人,都跟着陈盼出去赚过钱。
所以此刻,在陈盼开口说话时,现场的所有人都没有反对。
而等她说完了,主持这次会议的陈大爷爷便说道:“行,财务的事情我们回头再找杨家的那位问问。现在我们的关键是,谁要在这个厂子里干活?谁愿意在这里打工?谁想尝试着做不一样的事情?这次是一次机会,难得我们大家都在,大家就都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对,都说一下!”陈爱民本来就不是会说话的,此刻等自家大哥说完了,他只能跟着重复一下。
“就是谁想干采购,谁愿意去面粉厂工作,谁愿意天天跟菜籽油打交代。谁感觉自己有销售的本事,谁觉得自家孩子能干刚才盼盼说的财务或者出纳,大家可以互相推荐一下,也可以自己毛遂自荐。我们的厂子虽然刚刚开始,但一些采购收粮食,送货,去面粉厂的事情,大家其实都熟悉的。
如果你感觉家里安排的不够好,你还想尝试一下其他的,大家现在就可以说出来。我们可是尝试着换一下,能行你就继续干你喜欢的。如果你去尝试了,发现你自己干不了那个活,或者你又不喜欢了,咱们可以再换回来。反正暂时段,关于销售这个岗位,我们是非常希望你们踊跃自荐的。”
陈爱国不愧是参加过两节创业课的,此刻他在人前说话,已经再也不慌乱了。
阳历的十二月,陇城虽然冷了,但却还没冷到天寒地冻的地步。
陈盼家拉走柜子的主卧里,大家有人做炕上,有人做沙发上,有人做板凳上,有人靠墙蹲着,有人站门边上。
大家听到三位长辈这么说话,立马踊跃发言了。
其实虽然上午的时候,现场来了很多陈家同族人。
但现在现场的所有人,其实就是陈大爷爷家,他的三个儿子家,还有所有孙子孙女,孙媳妇等人。还有二爷爷家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妇。至于他们孙子实在太小了,就是刚才那种过来偷偷摸摸的听一下,然后感觉不感兴趣,就偷偷摸摸离开的那种。再有就是陈盼家一家三口,还有就是之前大爷爷二爷爷他们忙活,一直过来帮忙三个陈家晚辈,其中就有族长家的陈老四。
“大爷,二爷,三爷,我想试试销售,可以让我干销售不?”
“爸,二叔,三叔,你看我们家萍萍今年都初中毕业了,她可以做我们的厂子的财务或者出纳吗?”
三十平的主卧里,一下子挤满这么多人,空气真的很不好。感觉自己该说的都说了,明白后续的事情大家也不想再听她乱说了。在陈老实和大伯母一前一后举手说话时,陈盼低着头悄咪咪从人群中出来了。
“盼盼你去哪里啊?”在陈盼要出堂屋时,躲在门帘后面的陈萍萍突然叫住了她。
“盼盼姐!”一直跟着她的二伯父家的陈珍珍也小声的叫着她。
“盼盼你要出去啊?”她们的身边还跟着一个穿着红衣服的年轻女孩子,应该就是她家二堂哥新娶的年轻小媳妇了。对方应该是性格特别腼腆,在不好意思看看陈盼后,最后是红着脸挤出那句话的。
“二嫂好!”陈盼冲她打打招呼,又摸着堂妹的脑袋唉了一下,最后她才对上了自己的那个堂姐:“姐,我难得过来一次,想去看看我的好朋友。而且现在这个场合,我待着也没用。”
“你怎么会——”
陈萍萍想说,她说话怎么可能没用。
但临了临了,她又突然压低声音改口道:“你现在过去他们不一定在家,可能去犁地了,去捡土豆了。”
“都十二月了,他们还没有犁完地吗?”陈盼下意识的皱起眉头。
陈珍珍见状立马解释道:“一般勤快的人家,肯定秋末之前吧所有农活给做完了。但也有那种懒一点,会一直拖,一直拖,直到拖到快入冬没有办法才去弄的,反正他家好像就是还没有犁完所有的地。昨天我看到他们拉着牛从地里回来了,今天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可能带着杨小梅他们三姐弟,全部都去地里了。”
知道陈盼在清水村只有杨小梅一个真正的朋友,陈萍萍和陈珍珍都说着自己知道的事情,以防陈盼会白跑。
“行,谢谢了,那我先去外面转一圈。等天再黑一点,我再去他们家。”
看着远处自家被送回的老黄和十几只已经变得膘肥体壮的小羊。不愿意再待在这里的陈盼,立马决定带它们出去喝水。
她现在的年龄,注定了大家有时候会听她的,有时候也不会听她的。
知道后面为了那些章程,为了那仅有的几个工作岗位,为了都抢那些轻松能赚钱的工作,里面的人肯定不会一直都那么和睦。
把人性看的特别透的陈盼,就决定先出去躲一下。
其实陈盼家大门口就有从上面流下来的清泉,但看着外面虽然发黄但还能吃的干草,陈盼就是把自家牛和羊都赶到下面去喝水了。
她拉着自家的牛慢慢往前走时,被她再次放开的小黑则是变成牧羊犬,迅速的赶起了家里新回来十来只羊。
“姐,你要带着它们去吃草还是喝水啊?”
“盼盼,你也出来了?”
陈盼出了大门后,又碰到了站在他们门口偷偷抽烟的陈三宝和陈四宝。
两人看到陈盼,就条件反射迅速藏起了手上夹着的烟。
“我去下面放一下它们,顺便就在那个地方给喂喂水。”
骨子是成年人的陈盼,并不会管他们是不是偷偷抽烟。她也不会觉得一个跟她同岁,一个比她大两岁的男孩子偷偷抽烟,他们就是坏孩子。
反正这一刻,她就是笑着随意回答了他们一句。
而见她没有管着他们,两个之前跟她一起去舅太爷家拜过年,后面国庆又跟着他出去赚了几天外快的小年轻,互相看了一眼。随后就帮着陈盼,迅速把她家羊和狗,一起赶到马路的下面了。
“姐,下次你再去人民公园一定要叫我啊!”
两个半大男孩里,陈四宝是最没有心机的。帮陈盼把羊赶到安全地带后,他立即道。
“好,但最快也要等明年清明啊!”
相比里面的陈盼盼和陈萍萍,陈盼对他们俩更加的熟悉。所以她也没有多想,立马笑着点了头。
“没事,什么时候都行,反正你需要我们了就打电话联系。”已经上高中的陈三宝把手上的烟掐了,然后又向陈盼问了几句六中的情况。
陈盼跟对方说了一下六中的情况,现在都在四中的陈四宝和陈三宝都忍不住跟陈盼吐槽了一下他们在四中的情况。
大家说了几分钟,最后等陈盼家的牛羊都已经吃草吃的挺远了,陈盼才跟他们顺势分开了。
上辈子陈四宝是第一次高考意外失利了,后面重新复读了一年,又重新考上了一个专科的。
就算是专科,在他们那一辈,他也是第一个考上大学,第一个在毕业后成功拿到铁饭碗的。
而跟陈盼同龄的陈四宝,是初中一毕业也立马出去打工的。
甚至刚才在屋子外面的陈萍萍,也是初中一毕业就被父母安排着进了一个包装厂。结果那个厂子没过两年就倒闭了,后面陈萍萍从厂子出来后,在不到十八岁的年龄就被父母安排着早早嫁人了。
至于陈珍珍,她是一毕业连社会都没有出,就被外面一个小混混给骗走了。陈盼至今都记得,她上辈子有一次碰到对方,对方带着两个孩子一脸疲惫的跟她说,她当时是怎么被对方用一部手机,一套新衣服,两袋子父母从来都没有给她买过的零食,就轻易给骗走。
“小黑,快,别让它们再往下了,赶快往回赶!”
冲着前方的小黑大喊了一声,随后陈盼慢慢转过了头。
看着远处据说第一次高考压力过大,第二次高考还是发挥失常了的陈三哥。还有年纪轻轻就跟她一样一直在外面打工,以后一直都在外面的陈小四。陈盼轻轻露出一个笑容,随即就转头继续放牛放羊了。
这天的陈盼家,据说上午欢声笑语,下午剑拔弩张到几乎都要打起来了。
对于这些陈盼都没有管,等放过牛回来发现大家还没有开完会。
陈盼在厨房忙活的人群中找到自己奶奶,跟对方说了一声后,随后陈盼就再次出门了。
而等陈盼摸黑赶到杨小梅家后,发现都晚上七点了,他们还没有回家。
站在杨家门口稍微等了一下,后来实在感觉有点冷了,陈盼就慢慢下来了。
然后就在陈盼刚好下来时,她刚好看到了背着小半袋土豆回家的杨小梅。此刻跟她一起走着的杨爸爸、杨妈妈,杨小芳,身上都是背着半袋子的土豆,至于对方的弟弟是牵着牛的。
“小梅!!”
看到对方有些惊喜,陈盼立马跑了过去。
“盼盼!!”
杨小梅没想到陈盼竟然回来了,也立马一脸惊喜向着她跑了两下。但因为背上的重量,她终究只是跑了两步。
“杨叔,杨婶,小芳,小康,你们好!”
跑到他们身前后,陈盼立马条件反射的跟杨小梅的父母和家人打招呼。
“是盼盼啊?你家不是今天开厂子吗?这大喜的日子,你怎么过来这里了,是来专门找我们小梅玩的吗?”
杨家这些人里面,最先跟陈盼说话的是杨小梅的父亲。对方看着身体很文弱,他长得不错,还戴着一副圆眼镜。
总之此刻的杨小梅爸爸表现的很和蔼很可亲,不,应该说对于外面的人他一直表现的很和蔼可亲。但是对于自己的家人,这个人回去了基本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是,我就是回来是看他们开厂的。等忙活完,我就过来看看小梅了。”
无论对方是什么性格,陈盼都笑着回应了。
甚至在说话时,陈盼还眼疾手快托起了后朋友后背上半袋土豆。
“看看好,看看好,你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确实是最讲义气和友情的。上次要不是有你的帮助,我们家还赚不到那三千块钱呢。那可是三千块啊,你这个孩子真是太有本事了,太会赚钱了。要是我们小梅和小芳能有你这个本事,那我以后就不愁了。”
目光装似无意扫扫陈盼,随即杨大伟又问道:“对了盼盼,你上次国庆怎么没叫我们小梅和小芳啊?听说你上次还去赚钱了,我还以为你会叫上她们,结果你竟然完全没有叫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