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子宝玉、三春和宝钗都在黛玉院里,一起闹着写对联顽,忽听得张家二夫人义安郡主来访,贾母教他们过去拜见,虽心中奇怪,却也都互相查看了一下衣裳头发,好在大年下的,穿的衣裳崭崭新,见贵客也并不失礼,便结伴往正院去。
鸳鸯见宝钗也跟着出来了,一时疑心她没听清楚刚才传的话,欲要提醒她,贾母吩咐带去的人里没有她,又怕她毕竟是亲戚家的姑娘,万一面上下不来,到时候大年下的倒要生气。
一时犹豫,众人已走到院门口,鸳鸯快步跟上宝钗,笑道:“宝姑娘是要回梨香院吗?想来郡主也不会留下用饭,过会子说两句话也就走了,我看你们的对联还没写完,不如你在林姑娘这里等一等,省得等会儿宝玉他们又去寻你回来。”
宝钗脚下顿了顿,若无其事道:“我想起有一事要同姨妈说,这会子去正院等她闲了岂不是正好?”
鸳鸯听了也只好闭嘴。
到了正院正房,宝玉在前,黛玉紧随其后,一行人从高高打起的大红猩猩毡门帘下鱼贯而入,鸳鸯眼睁睁看着宝钗跟在最后进去了。
黛玉心里清楚,义安郡主的来访定是父亲特意写了信给张东阳大人的结果。
她心里也对这位义安郡主十分好奇,进屋后便悄悄抬头向上首看去。
只见义安郡主坐在上首左侧,一身常服打扮,上身穿着正红色竖领右衽短袄,下配深蓝织金马面裙,紫貂的锋毛从袖口露出来,掩住了手背,梳了个高髻,正凤钗衔的珍珠只比龙眼小一点罢了,垂到眉心处,珠光氤氲,映着她含笑的眼神显得更加神采奕奕。
几人上前行了国礼,义安郡主笑眯眯的冲着黛玉招招手,笑道:“这就是林姑娘罢?”
几人中,宝玉是男孩,三春则是一贯的同色同款衣服,宝钗一看就年龄不对,义安郡主自然一眼就看出了哪个是林黛玉。
贾母颔首笑道:“这就是我那外孙女。”
义安郡主亲亲热热拉着黛玉的手,赞不绝口:“真真是画上的美人儿也没有这么漂亮的。”给了提前备好的表礼,觉着不够表达自己的喜爱,又摘下自己手腕上一个绞丝白玉镯就给黛玉套上了,还让黛玉勿要嫌弃。
这白玉镯工艺精湛,洁白无瑕,触手温润,一看就不是凡品,黛玉不敢大剌剌收下,便看向贾母。
贾母笑道:“既是郡主赏你的,你收着便是。”黛玉方才收下。
贾母又逐一为郡主介绍宝玉等人,到宝钗时,贾母道:“这是我们府上二太太的外甥女,这些时住在我们这里。”
宝钗听贾母如此介绍,不由脸上作烧,可是为着自己的前程,又镇定了下来。
与黛玉等小姑娘相比,宝钗已经是大姑娘了,出落得个子高挑,身段风流,义安郡主着意看了看宝钗,只见她穿着一色半新不旧藕荷色上袄,蝶恋花二色金百褶裙,银盘似的脸,杏核似的眼,看着倒像是有福气的样子,便给他们一人送了一个装金锞子的荷包,夸赞道:“府上的公子姑娘们个个人物出众,可见老太太会教养。”
贾母谦让道:“只是勉强瞧得过眼罢了,哪像郡主家的公子,小小年纪就中了案首,前途不可限量啊。”
义安郡主笑道:“不过是凑巧考得好一些,其实在家顽皮得很。”又拉着黛玉问,“我瞧着林姑娘身子骨儿有些瘦弱,平时用些什么补身子啊?”
黛玉道:“回郡主的话,平日里吃些人参养荣丸,又用些燕窝温补。”
义安郡主笑道:“咱们娘俩也别这么见外了,我家老爷与林大人兄弟相称,我叫你玉儿,你就叫我伯娘罢。”
见黛玉低头应了,又道:“人参养荣丸也不是什么难得的药,只是上好的人参难寻,我那里倒有两株百年的人参,是皇上前儿着人送来的,白放着倒失了药性,回去我教人给你送来。”
正说着,外头有丫鬟进来回话,说是有位姚御医奉旨上门,来为林姑娘请平安脉。
义安郡主笑道:“倒是皇上体贴臣子,比我还想在头里了。”
贾母忙命请到后边小正房去招待茶水。
义安郡主便道:“这位姚御医是有名的会调理,九皇子刚出生时身子弱,经他手调理了几年,如今比同龄的公子们还壮实些。玉儿快去罢,我今儿横竖无事,等你把过脉我也听听。”
黛玉只好先去小正房,待丫鬟拉好帷帐,黛玉伸出手去,再铺上一层丝帕,姚御医方凝神把脉。
细细把过脉,姚御医温声道:“姑娘的不足之症是胎里带的,不过这些日子已有所好转,待我写个方子吃上两剂,再就是一些可以搭配膳食的药材,我也一并写上,姑娘平日以药膳调理为主就可以。”
黛玉闻言松了口气,谢过御医,便请御医去一旁开方子了。
姚御医写好了方子,又去贾母和义安郡主跟前请了安,将黛玉的身体状况简单说了说,贾母听说黛玉身体好转,高兴得连声叫拿上等赏封。
宝钗笑道:“也不亏老太太最疼林妹妹,林妹妹素来孝顺知礼,凡百事都想着念着老太太,前儿出去一趟还不忘带回来一块极好的白貂皮,记挂着要给老太太做个新手筒过年戴呢。”
贾母便向郡主道:“我这个外孙女自打六岁到我身边来,没有一日淘气过,最是懂事不过了,前些时他父亲身子不好,叫她回去,我就跟我那大孙子说‘什么模样带走的必得什么模样给我带回来,不然的话我再不依的’。”
众人笑了一回,郡主道:“玉儿平日里做什么消遣啊?”
黛玉道:“闲居无事,不过是看看书、做些针线,与姊妹们一处玩耍罢了。”
宝玉忙道:“林妹妹作诗极好,是我们这些人里的头一份!且林妹妹写的字也漂亮,我平日出去得多,见过外边那些男子们作诗写字,通没有林妹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