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人

    转眼到了秋天。

    贾家派了奴才来把之前给顾文宁和黛玉搭的凉棚拆掉。这片地面重新空起来。暖融融的阳光洒到地上,正是晒太阳的好时候,就是太空了一点,也没什么装饰品。

    顾文宁看到贾家已经开始给主子们准备秋天要赏的桂花了。顾文宁她们平常是不领贾府的分例的。虽然说贾母王熙凤等人经常主动送东西来。但她们也不能什么都指望贾家送。况且一盆两盆的也没意思。

    顾文宁便说:“我们也该多买几盆桂花,将这院子装饰起来。”

    紫娟知道的多,便说:“这长安城里城外卖桂花的,最有名的就是桂花夏家,她们家的桂花好,连皇宫里的盆景都是她们家供应呢。”

    顾文宁便问:“她们家既然做着这么大的生意。咱们也不过就买几盆,只怕她不卖吧。”

    紫娟笑道:“要是别人去,她们还真有可能不卖。要是咱们家去,她怎么会不卖?”

    顾文宁想也对,便让陪房拿着钱去夏家采买。

    不一时大明宫又有太监来传旨,宣召顾文宁明日进宫。现在顾文宁常来往宫中,这太监王海又是周瑞福的手下,与她也是非常熟了。

    旨意宣完了,下人们捧上茶来,他便坐着与顾文宁闲话:“我们爷爷将江南凡有的戏班子都采买了过来,什么昆曲、扬剧、越剧、苏剧、淮剧、海盐腔、余姚腔……老圣人龙颜大悦,赏了爷爷三品的朝服。老圣人宣召夫人,怕不是要说这戏班子的事?”

    太上皇宫里除了戴权身上是二品的官位,与外头的宰相们同级,所以被人称一句老内相。其他太监们混的再好,其实品级也不过五品,周瑞福之前便是。

    这次周瑞福能被赏赐三品的朝服,他的脸上也是大大的有光了。虽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晋升,这其实就相当于奠定了他在太上皇宫中第二人的位置。他只怕要乐死了。

    顾文宁便说:“也不枉你们爷爷这么辛苦办这件差事,果然老圣人看到了他的孝心。”

    从长安城到江南,来回路上本来就要两三个月。到了那里又要办事。江南虽然戏曲发达,但好戏班子也不是躺在那里等你带回家的。这周瑞福跑的真不是一般的快。这是生怕自己被太上皇遗忘了。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王海乐呵呵的走了。顾文宁要给他的打赏,他推辞不要,不过贾家人给他的荷包,他还是收着了。

    顾文宁第二天便穿戴了进宫去。不过在太上皇宫里,她先见到的不是什么戏班子的人,而是一个十分高挑的美人。

    她年纪看着也不过十五六岁,肌肤胜雪,一举一动都极有风韵。最妙的是那双眼睛,看人时缠绵悱恻,眼睛里像是长着钩子似的。顾文宁看她的一瞬间都觉得自己被吸引了。

    周瑞福躬身在太上皇身旁伺候。顾文宁不过匆匆扫过他一眼,觉得他好像晒黑了不少。周瑞福主动给顾文宁介绍:“这是太上皇刚封的黄美人。”

    顾文宁马上便反应过来,这恐怕是周瑞福在南方为太上皇搜罗的美女,而且她出身一定不高。美人不过是七品,是宫中正经嫔妃中品级最低的一等。

    本朝册封嫔妃一向在意她们的出身。出身高的可能一进宫就是主位。而家世不好的,哪怕非常得宠,也要从下面一点点升上来。

    看太上皇的表现,他对这位黄美人应当是非常满意了。周瑞福这是又做对了一件事。难怪太上皇如此开心,赏他三品,看来不光是那些戏班子的功劳。

    不过太上皇的宠爱才是最重要的,品级那些东西都是虚的。顾文宁身上是一品诰命,照样要给这位七品的黄美人行礼。

    黄美人不过微微一点头。她好像还不适应这宫里的生活似的,总是带着些拘谨。不仅仅是望向太上皇的时候,就连看着下头伺候的人,她好像也会害羞。

    不过太上皇可一点都不会害羞,他抱着自己新得的美人,带着顾文宁和自己的后宫诸人去欣赏周瑞福刚刚选上来的戏班子。每个戏班子都唱了一折自己最拿手的好戏。

    太上皇看上去还是满意的,他与皇太后和郑太妃聊了几句,又问顾文宁的看法。顾文宁可不敢像上次一样糊弄他了。

    她早就预备好了太上皇会问自己这方面的问题,现在已经跟太监们了解了许多太上皇在这方面的偏好,再加上她在南方也常看戏,对这些戏班子比较了解,便拉拉杂杂说了一大篇的话。

    太上皇点点头,便对着大家说:“这些戏班子确实不错。不过要是还让他们照着以前的样子演,也没有什么意思。他们既然都到宫里来了,不如多交流交流,排演一些新的曲目。”

    太上皇将管理戏班子的任务交给周瑞福,但他又给顾文宁派了一个任务,要她做内容总监,负责看着他们编写故事,审核这戏本子合不合格。

    顾文宁心下也是暗暗叫苦,这内容才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吧。万一哪句话惹得太上皇不高兴,又是一场大祸。不然这文字狱是怎么来的?

    然而太上皇的旨意自然没有她违抗的道理。

    太上皇对黄美人的宠爱并没有很快消减,他几乎每次进后宫都是留宿黄美人殿内。不过让人意料不到的是,首先因此事破防的不是太上皇的嫔妃们,而是皇帝。

    因为与太上皇几度春风之后,过了两月,黄美人便有了显怀的迹象。太医们也来诊脉确认过了,她腹中已有了龙种。

    皇帝自己膝下不过一儿一女,还有一个张嫔等待生产。他自己又年轻,也常去后宫中雨露均沾,居然没有收获。

    可他六十多岁的老父亲居然又要给他生个弟妹出来了。

    什么叫人比人,气死人!

    皇帝涂昊从自己亲生母亲郑太妃宫里问安出来,心情依旧不好。

    皇帝一边愧疚自己登临九五,居然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当上皇太后,一边他也会暗暗觉得自己的母亲实在无趣。他这个当儿子的有时候都会嫌弃她没有见识。

    他母亲每次劝他的也不过是那些话,要好好孝顺太上皇。这次又多了几句,让他也多纳几个嫔妃,多生几个孩子。

    皇帝也不能反驳自己母亲。然而这是他想生就能生的吗?

    要是有的选,他自然最想跟皇后生下嫡子。可是母亲说的多选几个新人这个方法兴许可以试试。毕竟之前宫中的那些嫔妃,他耕耘了这么久,也没有什么收获。

    也许换了新人真的能转运呢?自己父亲也已经十年没有过孩子了,这才得了新人,不就有动静了?

    皇帝从郑太妃宫里出来,又去给皇太后问安。杜太后既没有生了他,也没有抚养过他,与他不过是面子情。

    两个人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但杜太后居然也提到了让他广纳后宫。皇帝觉得这大概是什么征兆,他确实是该行动起来了。

    不过上一年宫里才选秀过,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励精图治,不沉迷于美色,便没有选人进入自己后宫,只给女孩子们选了伴读。现在又选实在不像话,至少不能搞大规模的正式选秀。

    皇帝琢磨着应该从现成的宫女中发掘人才,还是让太监们从长安附近挑选一些美女。

    说完了话,皇太后便让自己身边的女官送皇帝出宫去。那引导的女官身形窈窕,鬓发如云,光看背影也是一个美人。

    不过宫中的美人实在太多了。皇太后又是自己的长辈,皇帝之前还真的没有认真关注过皇太后宫中的女官。

    皇帝心下一动,便开口问那个女官:“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官放慢了脚步,回过头来对着皇帝施了一礼,轻声说:“妾出身荣国府,乃工部员外郎贾政之女,名唤贾元春。”

    皇帝倒没想到他随便一问,就是一位来自荣国府的贵女。

    这宫中的女官基本有两个来源,一是官宦人家的女孩儿选进宫来,直接封做女官。二是宫女们读书上进,得到了主子的赏识,通过了考试,也可以升做女官。

    还有像顾文宁这样的,作为有诰命品级的外命妇,时不时来宫里侍候,算是半个编外人员。不过这样的诰命夫人自然要比普通女官身份要高。而且她们是别人的老婆,与宫内的女官又不同。

    皇帝听了贾元春的出身,没有说话,似乎有些不喜。贾元春本以为自己家也是名头响当当的老勋贵,说出自己的来历能引起皇帝的注意。但皇帝只问了她一句就没有下文了。

    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好重新回过头去,继续完成皇太后交给她的任务,引导皇帝出宫。

    皇帝快走出宫门了,贾元春心下一横,她在宫里待了这么久,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了光阴。她以前最是守礼,一件出格的事情也没做过,此时壮起胆子来,又站住脚,挡在了皇帝身前。

    皇帝很少见到敢挡他路的人,此时也停下来,皱着眉问:“怎么了?”

    贾元春含羞带怯,低着头,露出自己细白的脖颈和那如云的鬓发,鬓发间插着的金步摇的凤头微微颤动着。她问皇帝:“您看妾身好不好看?”

    皇帝还是没有动静,但贾元春见到皇帝没有斥责自己,也没有直接大步离开,她就知道有戏。她又说了一句:“皇太后娘娘让我伺候您……”

    这话说了一半,似乎害羞似的,她红了脸,又低下头去,不说了。

    皇帝这才开口说话,话语间也多了几分挑逗:“皇太后让你伺候朕——怎么伺候?”

新书推荐: 为男女主HE,我转身攻略仙尊 修仙界老祖宗邀我拯救世界 她眼底的星光 暗棋破宫闱 美弱惨王爷被团宠少主捡走了 将凰令 【柯南】某饲主的养犬日常 糖月症候群 被废三年后 不眠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