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三宴

    回家的路上,顾文宁和方晴便问永蓁怎么样。永蓁也不装矜持,而是直接点了点头。看来这门亲事就八九不离十了。顾文宁一面为侄女高兴。高兴她运气好,这门很难推脱的婚事,介绍的确实是个不错的儿郎。一方面还是会为她们担心,这一辈子的大事,这么轻易就定下了。将来还有很长的光阴,谁知道会遇到什么事呢?

    顾文宁回想起自己的两段婚姻。她运气也算拉满了。两任夫君都是不错的人。然而第一任夫君早亡,又出了个抢夺她嫁妆的婆婆。第二任夫君却长期两地分居。

    这人间的事,总是要这么美中不足吗?

    顾文宁路上便与她们两人分开,回到了荣国府。丫头们围上来伺候。小桃上来汇报的第一件事却是:“这边府里二姑娘来咱们院子里找您呢,不过见您不在,又走了。”

    顾文宁倒有些惊奇,迎春丫头不是一个特别开朗会交际的人,在长辈们面前就更不会讨好,来找她怕不是有什么要紧事吧。小桃却说:“我也问了二姑娘,二姑娘却摇头说没什么事,就走了。”

    顾文宁便说:“那你们一会儿再去问问她,说我回来了,问她有什么事。”

    小桃答应着,又指了指一边的书案上:“您要的那些戏本子买来了。”

    顾文宁赶紧走过去,把这些书拿起来翻看。为了给太上皇创新新戏,她这些日子可用功了。她让下人们买的这些书,既有原本就流传很广的戏文,比如窦娥冤,牡丹亭,西厢记等。也有一些最近新出的长篇小说、故事集等。

    它们不像窦娥冤这些书,原本就是以戏本子的形式创作的。若要采用这些故事,还需要有人把它们改写过才行。不过这些书既然销量这么好,必然有它的过人之处,顾文宁打算从里面汲取一些精华。

    顾文宁迫不及待的打开一本她从未看过的新书,这一看不得了,这故事写的还真有意思。大半天的时光就不知不觉的过去了。这新戏的灵感她倒没有得到多少,就是开始奋寝忘食的读起杂书来了。

    这期间只有迎春来打扰过她一次,顾文宁见她过来了,让人给她上茶,上点心,又十分耐心的问她有什么事情,怕这孩子害羞,不敢说。不过问了半天,迎春也没有说出什么事情来。她的奶娘嬷嬷倒在旁边着急的挤眉弄眼的。

    其实迎春确实没有什么事,就是她的奶娘一直催促她到顾文宁面前走动 ,多讨好顾文宁。她被奶娘催逼的不行,只能来一次。到了顾文宁院中,见她不在家,倒松了一口气,又回去了。只是顾文宁又派人去问,奶娘便又催着她到这边来。

    顾文宁慢慢的反应过来了。她知道这些奶娘嬷嬷是为了迎春好,倒也不生气,就是有点为迎春这孩子着急。顾文宁一向在孩子们面前是很和气的,又是在这府里常住的,也可以算得上是娘家的自己人了。就这样迎春见了她,还缩手缩脚的。将来要是出去见人,给她相亲找夫婿,还有出了门子后面对婆家人,她可怎么办呢?

    这样娇贵的孩子,要是能留在家里才是最好的,可是看这府里的情况,迎春是不会有这样的幸运的。

    十多岁的孩子,性格已经养成了,况且这也不是顾文宁的孩子。她也很难越过她的爹娘,大刀阔斧的改造她的性格。顾文宁能做的也只有关心她两句,再让中夏,南枝,小桃陪着迎春去跟小猫玩儿。

    中夏和南枝从小陪着黛玉一起读书,算是当半个小姐养大的。小桃又是顾文宁的大丫鬟中年纪最小的,在这府里混的也是如鱼得水。果然离了顾文宁的视线,有丫鬟们陪着,又有小猫,迎春放松了不少。

    因为黛玉抱来的是一只小三花猫,直接给她起名叫花花,有时候又逮着她叫妹妹。顾文宁嫌弃的不得了。这还是饱读诗书的林家小姐吗?怎么起的名字一点文采都没有。

    不过顾文宁听习惯了,也就跟着叫起来。

    宫里二皇子洗三这天,顾文宁才第一次把皇帝的嫔妃们都见全了。

    除了卢皇后,后宫中头一个就是吴贵妃,她打扮得十分华丽,好像一点也不担心抢了这次洗三宴主人公的风头。

    周贵人是皇帝登基前伺候皇帝的老人了,她还生了大皇子,只是大皇子体弱,她一向专心照顾孩子,在后宫中没太多存在感。

    张嫔还躺在床上。皇帝新纳的两个嫔妃也很引人注目。高贵人一身书香气,人却很大方,好像天生就属于宫里一样。任昭仪就很害羞了,躲在自己主位娘娘后面,小心地观察着殿内的所有人。不过她人生的是极美的,又是不到二十岁的年纪,一脸朝气,很难不引人注目。

    贾母难得的成了宫里诸人关注的焦点,她这么大的年纪,一身一品诰命的全套礼服,再加上头冠,其实是很沉重的,但她喜气洋洋,精神四溢,全然不见一点疲态。

    贾母在准备好的浴盆内倒入用槐枝、艾草煮过的 “吉祥水”,乳母嬷嬷小心翼翼的托着刚落地的小皇子,贾母便开始给他洗澡,一边口里还念叨着吉祥话。

    不过“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的吉祥话是不是有点落伍了,毕竟这小家伙一生下来就是富贵命,将来一个王位保底,哪里还用得着额外的祝福。就是这洗三用的浴盆,都是整颗金丝楠木雕的呢。

    贾母小心翼翼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次观礼的诸人便开始向盆内投入金银锞子,首饰等物。吴贵妃往里面撂下了一个大金镯子,她出手还真的大方。这些东西最后都可以由主持仪式的贾母带走。

    东西虽然值钱,但对贾母来说,最重要的是这份体面和尊贵,这是千金也买不来的。

    贾元春也想办法出现在了这场仪式上。等众人开始渐渐散开,元春就凑到了贾母身边。贾母也是很久没有见到孙女了。乍一看真是吓了一大跳。这孩子怎么瘦成这样了?

    贾元春从小由贾母带大,身体一直是很健康的,跟瘦弱更是沾不上一点边。

    贾元春一开口就有想要落泪的冲动,不过她在宫里待久了,已经很习惯克制自己的情绪,只是哀哀的叫了一声老祖宗。贾母很警惕的扫了一下四周,见暂时无人靠近,这才拉着元春又向前走了两步:“你这是怎么了?生病了吗?没叫太医给你瞧瞧吗?”

    元春点点头,又摇摇头,随后跟贾母说:“老祖宗,我心里难受。”

    贾母当然不知道她跟皇帝之间发生的事情,只以为元春是在宫里待久了,自己的婚姻大事没有着落。以她现在的年纪,对比其他与她一样的贵族少女,已经是被耽误了,着急也是应当的。

    老太太也是心疼的不得了:“你太太之前不还来看过你,她也没跟我提这些事。”

    元春也猜到了,自己母亲可能没跟家里的人说她的事情。她母亲也爱女儿,但这个爱是有限的。她不会听到女儿说想要出宫,就不顾一切的为她谋划。

    元春还为自己的母亲遮掩:“太太来看我的时候,我还没有这么着。就是最近这段时间,总是觉得不舒服。太医看了,也说不出有什么病——老太太,我想回家去。”

    元春如果不是觉得自己快崩溃了,她可能还不会直接大着胆子对贾母提出这样的要求。

    老太太也是眼中含泪,赶紧用帕子擦了:“你放心,我知道了,过几日就接你回家去。”

    贾母虽然还不知道自己怎么突然又受了宫里的青睐,能够给新出生的皇子主持洗三宴。但她国公夫人的身份原本在宫里就是很有面子的。只要找个合适的机会禀报了皇太后。想必她也不会在意一个女官的去留。

    得到了贾母肯定的答复,贾元春才把心放到了肚子里,她依依不舍的跟贾母告别,回皇太后宫中去了。

    贾母坐了轿子回府,先不提元春的事情。贾家的众人,无论男女老少,都等着她回来呢。贾家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体面的能够在宫里主子们面前露脸的喜事了。

    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凤姐,迎探惜三姐妹就不必说了,就连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蓉等人,这府里的爷们儿们,都在这里迎接老太太。整个宁荣二府喜气洋洋,比自己家刚生了个儿子还热闹。

    众人都一起奉承老太太,又有凤姐在里面插科打混,气氛热闹的不行。当然还有一个重头戏,就是贾母将她所得的赏赐分给儿孙们。

    这本来就是宫中的贵人们给皇子添盆的,能得到一件这样的东西,真是天大的福气。然而东西的数量有限,质量也有差距,分配也永远不可能是公平的。

    最好的自然给了自己最心爱的孙子贾宝玉,还有外孙女黛玉虽然不在这里,但肯定也要给她留起来一件。

    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与贾兰也都得了。王熙凤所生的巧姐自然也有。

    贾母又考虑到贾珍是贾家的族长,然而他们家的孩子太少,只有惜春一个人分得到,未免太薄待了宁国府,又做主给了贾蓉一件。他虽然已经成年,但毕竟是自己的重孙子。

    贾母想了想,干脆又给了贾蓉未出生的孩子一件。这样里面值钱的好东西就分的差不多了。

    宫里的主子们虽然有钱,可也不是个个都像吴贵妃那么大方的,再说这些东西是给主持仪式的收生婆带回去,又不是给小皇子的,本来也不用送的特别贵重。

    赵姨娘在那里巴巴的看了半天,见贾母把一件又一件好东西分出去,也没有自己儿子的,最后贾环只捞到了一个普通的小金锞子。赵姨娘一肚子的怨气,只是不敢表现出来。

    宝钗也分到了一只金锞子,薛姨妈倒是非常高兴的向贾母道谢。

    等这一通喜事忙乱过去,贾母才叫来了贾政和王夫人。贾母也没有跟他们商量,就直接说了要把元春接出来,让她另寻婚配的打算。

    贾政一向孝顺母亲,再说他对元春做贵人也没有什么太高的期望,自然答应了。王夫人更是称心如意。如此,这件事总算定了下来。

新书推荐: 【福尔摩斯】夏洛克今天开户没 投胎成短命绿茶和黑月光HE了 穿到古代开旅行社致富 快穿之我真的不想再填坑了 莲开 咸鱼皇子为我夺权献江山 [精灵宝钻]把他比做幽灵 HP唯愿 我与干爹王安石二三事 雨后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