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玉姨娘离开后,桂姨娘带着董如贞也回了房间。
桂姨娘和董如贞还有董如姣一个房间,在小卧房外面有一个贵妃榻,桂姨娘住在贵妃榻上,董如贞姐妹俩住在里间卧房。
小伙计送来热水,桂姨娘谢过后端来放在洗脸架上,拿过棉巾沾了水拧干后给董如贞擦脸。
“有娘在真好,你看大姐姐,以前多风光,有嫡母疼着爹爹宠着,现在爹去了大娘子也跟着去了,可见当正头娘子也不是一件好事。”
“竟说些诨话,当正头娘子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大娘子管理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多风光气派,还能跟老爷一起出席各府宴席,这是多大的体面,到你嘴里反倒成了坏事了。”
桂姨娘软声细语的说着,蹲下身给董如贞脱去鞋袜,瞧着她脚趾上磨出的血泡,顿时心疼不已。
“疼坏了吧,随姑娘也是,平白拉着你走那么远的路作甚。”
董如贞低头看着她,“娘,随姐姐也是为我好,你莫要怪她。”
桂姨娘抬头看了她一眼,接着垂下眼拿着棉巾小心翼翼的擦试着,“你虽是庶女,可也是矜贵长大的,哪里吃过这样的苦,我倒是觉得玉姐姐说的没错,咱们在汴州城安身不也挺好吗,作甚非要去齐州那么远。”
董如贞稍显诧异,记忆中的娘亲从来都是立于大娘子跟前,旁人问什么都会回上一句极好,鲜有反驳的时候。
“娘,女儿知道你心疼,可这样的话莫要再说了,要是传到祖母耳朵里,怕是不好。”董如贞收回视线,拿起桌上的帕子擦擦脚。
“我知。”桂姨娘叹了口气,扶着董如贞坐到床上,扯过被子给她盖上,“娘就是盼着你能有一个好归宿,莫像你大姐姐那般端着架子过活。也不希望日后你像大娘子那般,过刚易折的道理你可懂。”
董如贞屈起双腿,下巴抵着膝盖,眼巴巴的望着桂氏,“娘,你觉得大姐姐不该拒了贾家大公子的请求?”
“自然,今时不同往日,大公子这个时候还肯让她当外室,已经是难得,罪臣之女,别说正室,就是给人做妾,那些大户也是不肯的。人活在世,什么最重要,不是面子,是吃饱。你可知?”
董如贞眨眨眼,扭过脸看向别处,“知道了,娘,如果换做我,你会让我给大公子做外室吗?”
桂姨娘手上的动作一顿,随即恢复如常,继续给她按着小腿,“会,若是换成从前,我就是豁出这条命也得给你争个正头娘子,但是现在,我只要你能衣食无忧。睡吧,万事有娘在。”
桂姨娘扶着董如贞躺下,给她盖好被子,起身放下帷幔,离去。
隔天早上,一家人收拾妥当准备出发,许随安站在门口望着二楼的方向,想了想迈步朝楼梯口走去。
刚到长进住的房间,便看见小伙计在打扫卫生,从小伙计口中得知长进他们天刚亮就已经走了。
“好吧,那就有缘再见了。”许随安冲着空荡荡的房间摆摆手,转身下楼。
作为唯一的男性,培安自是担当起赶车的重任,虞氏和董如霜坐在牛车上,身上盖着昨天从集市上买的二手棉被。
其他人则是走累了便上车坐一会,然后再继续走,毕竟,要是所有人都上去,对一头八岁的老牛来说,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最开始的时候,董怀瑾被董如姣带着玩闹,精神头很足,但很快就累了,爬上牛车往虞氏怀里一窝,沉沉睡去。
牛车晃晃悠悠出了城,这个时节,路上风景还好,路两旁是田地和树林,鸟鸣蛙叫,对于这几个素日里鲜少出门的娇小姐而言,倒也是新奇,东瞅瞅西看看,好像眼睛都不够用了。
而且还有许随安这样心细又会调动气氛的人在,三五不时的采点野花逗大家笑笑,一上午,轻松度过。
“祖母,前面有一条小河,咱们中午就在那歇息吧。晌午暖和,几位姑娘还能洗洗脸。”
虞氏精神有些不济,遂点头同意。
从大路到小河边有一段下坡,为了降低难度,方妈妈扶着虞氏从牛车上下来,董如霜也从随着下来,方便培安安安稳稳的赶着牛车下坡。
到了小河边,董如姣简直是如鱼得水。
“祖母,河里有鱼,您歇歇等着孙女抓条鱼来给您烤着吃。”
虞氏不禁笑骂道,“你看看这个小皮猴,愈发没个女孩子样了。”
许随安胃完牛回来,瞧见这一幕,也撸起袖子冲过去,“哎呀,姑奶奶,不能这样抓,这样你会给鱼吓跑的。”
其他人见二人这番热闹的样子,也不由得笑了起来。
许随安和董如姣在那边抓鱼抓的热火朝天,这边,桂姨娘带着董如贞和董如意去捡柴火生火,培安跟方妈妈一起搭锅灶。
虞氏无事可做,领着董怀瑾加入捕鱼小分队。
董如姣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抓上来,回头看见虞氏跟董怀瑾在扯柳枝,好奇的问道,“祖母,您扯柳枝做什么?”
虞氏笑笑没有说话,坐在石头上,拿着柳枝三两下做好一个渔网。
“给,试试看能不能抓到鱼。”
董如姣接过渔网,目瞪口呆,“祖母,您还会这个呢?”
闻言,方妈妈笑道,“你祖母在闺中时跟着老侯爷在边境呆了多年,这些对你祖母来讲都是小菜一碟。”
董如姣来了兴趣,围在虞氏跟前,缠着她让她讲讲当年的事。虞氏也不恼,摸着她的脑袋,细心的摘掉她头上的茅草。
“不去抓鱼了?待吃饱了,祖母讲给你听。”
“好,一言为定。”
有了渔网的加入,这次董如姣抓鱼大获成功,一会儿的功夫抓到了两条大鲤鱼。
许随安接过鲤鱼,拿着小刀开膛破肚,不一会的功夫便将两条鲤鱼收拾干净,穿在木头上交给方妈妈。
董如意陪着董如霜静静的看着,心生羡慕。
董如霜仿佛看出她的心事,拍拍她的手,“去吧,阿姐好多了,有方妈妈在这,没事的。”
“那我去了?你要是哪里不舒服赶快告诉我。”
“知了,去吧。”
董如意来到许随安身边,看她还在继续杀鱼,好奇道:“随姐姐,鱼已经够吃了,你还杀鱼做什么。”
许随安用胳膊蹭了蹭脸,把碎头发蹭到一边,道,“我把这些鱼用盐卤上,装到罐子里,留着路上吃,要是吃不完,也可卖了换钱。”
不仅是鱼,她还采了一些蘑菇和榛子,路途遥远,多备点吃食,总是踏实一些。
“我帮你吧,你告诉我怎么弄。”董如意学着她的样子,把袖筒撸起。
“好。我给你示范一遍,然后你来做。”
许随安抓起一条收拾干净的鱼,放在干净的石头上,拿起盐罐倒一些在手上,然后均匀的抹在鱼身上。
“里面也要抹到。”她叮嘱道。
看了两遍,董如意学着许随安的样子开始给鱼抹盐,鱼肚子里的粘液弄在手上,她下意识缩了缩手,略带嫌弃,深吸一口气,继续抹盐。
大姐姐说了,往后她们不再是董府千金,想要活着,就得什么苦都能吃。
她一定可以像董如姣一样的!
有她的加入,这些鱼很快就弄好了,四条大一点的放在虞氏用柳条编的小筐里,等到了镇上去卖卖试试,要是卖出去了也是一个进项。
其他一指长的小鱼收拾干净后卤上盐放在陶罐里,留着做汤,或者煎着吃。
另一边,玉姨娘跟方妈妈说了句如厕后便起身去了林子那边,桂姨娘回头见了,跟董如贞说了一句,也起身去了林子那边。
因着平日里二人的关系一般,她没往玉姨娘那边走,而是去了另一边。
不多时,饭好了,干粮是大饼子和馒头两掺,鱼汤和烤鱼,还有从汴州城买的酱菜。
玉姨娘回来,拿起碗挑去鱼刺,一小口一小口喂董怀瑾喝。
虞氏喝了口鱼汤,不紧不慢的说,“瑾哥儿也七岁了,别总娇着,大郎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不用旁人伺候用饭了。”
玉姨娘罕见没吭声,把碗交给董怀瑾,叮嘱他仔细吃,当心鱼刺。
见状,许随安暗暗松了一口气,她就怕玉姨娘再跟虞氏怼起来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吃完饭,许随安又打了些水烧开后装进陶罐里,备着路上喝,其他人也忙活着收拾东西。准备继续赶路。
收拾完一切,许随安道,“祖母,您对这片熟悉,咱们晚上要在哪里歇脚?”
虞氏眯着眼看着北方,想了片刻,道,“再往前走两个时辰,依稀记得有一个农庄,多年前我随侯爷去那边庄子路过过,咱们走走看,晚上就在那歇脚。”
“行。”
有了目标,众人收拾妥当后,重新上路。
培安赶着牛车爬上山坡,察觉到一丝异样,微微蹙眉,摸了摸牛头,没吭声。他怕万一是他多心,再给大家增添无端的烦恼就不好了。
事实证明,不是他多心,他赶着牛车将将走了半个时辰,老牛忽然就不走了,牛嘴里呼哧呼哧冒着粗气。
几乎是瞬息的功夫,老牛忽然瘫倒在地上,连人带东西掀翻在地。
“祖母,您没事吧?”许随安大惊,连忙冲过去查看情况。
虞氏被方妈妈搀扶着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没事,你去看看大姐儿和瑾哥儿。”
“姑娘,老牛不行了。”培安第一时间查看老牛的情况,发现老牛口吐白沫,眼仁翻白。急忙说道。
许随安连忙跑过去,只见老牛挣扎着抽搐了几下,四肢软下来没了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