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文渊阁中,三位阁老身边围满了人。

    “高阁老,皇上那边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这是吏部官员,高拱是内阁大学士,也是吏部尚书,是他上级。

    高拱也很是担忧,但知道要稳定人心:“皇上方才派人过来,你们也听到了,他没受伤。”

    高拱恨不得现在就进宫去看看小皇帝,但在这么多人面前,他知道孰轻孰重。

    “那皇上什么时候召见我等啊?”

    所有官员都留在官衙不能随意走动,他们都忐忑不安。

    高拱回:“皇上那边安排妥当必然会传来传召,急什么急!”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是啊!谁胆子这么大,竟敢在宫里行刺皇上?”

    众人眉飞色舞,偷偷用眼神各种暗示,嘴巴说话却十分谨慎。

    差不多都是在猜测哪个王爷出手了。

    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孩子坐在龙椅上,宗亲藩王里肯定不少人不服,甚至蠢蠢欲动。

    大明这么些年的经历让他们觉得,只要是朱家人坐在那个位置上,哪一支朱家人并不重要。

    只是小皇帝虽年幼,人却十分机灵,自六岁起被立为太子,习为君之道,百官赞不绝口。

    再加上还有三位忠心耿耿的辅政大臣,以及在宗亲面前很是强势的李太后,他们都不敢轻举妄动。

    没曾想,还是在正月,就有人忍不住出手了。

    高拱将众人神色都看在眼里,心里冷哼。

    不管是哪个王爷动手,一旦被找出来,一定要劝皇上绝不姑息。

    他跟其他人想的一样,只有宗亲或藩王才有这个动力和胆子干这种事。

    张居正坐在桌案前心事重重。

    高拱走过去,“张太岳,你怎么看?你觉得皇上什么时候会召见我们?”

    张居正抬头,静静盯着高拱,微微摇头。

    “你别担心,皇上肯定没事,你别忘了他身边还有那些人。”高拱以为张居正担忧皇上,暗示他小皇帝身边除了御前侍卫、锦衣卫外还有宣宝儿。

    宣宝儿此时此刻紧皱眉头。

    【我怎么这么大意,忘了这么重要的事!】

    她暗自自责。

    小皇帝朱翊钧原本将全部心思放在猜测刺客身份那里,猜测到底是哪位王叔动手的,突然听到宣宝儿心声。

    【我真傻,以为驱逐高拱失败后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什么意思?小皇帝朱翊钧暗暗心惊,怎么又和高拱扯上关系了?

    【这个冯保!真是死性不改!】

    还有冯保什么事?小皇帝朱翊钧更疑惑了。

    【要是我没猜错,今日便是臭名昭著的“王大臣事件”,是大明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

    自此以后,政治斗争毫无底线,甚至越演越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些一个比一个臭名昭著的事件都沿袭了王大臣事件的手法,将大明投入亡国的深渊!】

    方才遇刺都没有比听到这一段话后更令小皇帝朱翊钧惊恐了。

    【只是……】

    宣宝儿难得犹豫困惑。

    【不知道这次张阁老知不知情,有没有卷入其中?】

    小皇帝朱翊钧猛然起身。

    “陛下,你怎么了?”宣宝儿被小皇帝动静打断思绪,以为他想起什么重要事,连忙问。

    小皇帝朱翊钧强忍住好奇,“没事,朕只是想到了一些事。不知道希孝那边审问得怎么样?”

    “陛下别着急,没这么快。”宣宝儿安慰。

    小皇帝朱翊钧坐了回去,他心乱如麻。

    怎么会这样?这事怎么会扯上高阁老和张阁老?

    冯保与遇刺之事有何干系?

    宝儿姐姐脸色比刚刚遇刺时还难看,为什么?

    白荷进来传话:“启禀陛下,太后娘娘很是担心您,她让人传话,想过来看看陛下。”

    “告诉母妃别担心,请她安心待在慈宁宫。”

    没一会,白荷又进来,“启禀陛下,太后娘娘让她身边的花韵姑姑传话,慈宁宫那边侍卫阻拦不住,人正在外面候着。”

    “让她进来。”

    花韵跟在白荷身后,见乾清宫戒备森严,御前侍卫杀气重重,锦衣卫锐利警惕,她下意识低下头。

    “花韵姑姑,母妃有什么吩咐?”小皇帝朱翊钧问。

    花韵从小皇帝脸上看不出任何惊惶或愤怒,只有平静,暗暗心惊,才短短半年工夫,小皇帝已经不是那个软弱无措一味依赖李太后的幼童了。

    她恭敬道:“陛下遇刺是天大的事,好在陛下没出事,娘娘一直在慈宁宫设的小佛堂里跪拜念经为陛下祈祷。”

    “朕让母妃担心了,是朕的不是。花韵姑姑一定要好好看顾母妃,请母妃万万不可久跪,以免伤身。”小皇帝脸色温和许多,一股暖流流过心间。

    “是,奴婢会将陛下的话带到。”花韵含笑继续道,“太后娘娘还嘱咐陛下,三司恐怕心生忌惮难当大任,锦衣卫与勋贵关系盘根错节,或有失公允,只有东厂全心全意忠心于陛下,且手段多样,陛下不妨令他们提审问讯,尽快查出那幕后黑手,早日安抚人心。”

    【宫里果然不养闲人!这个花韵真厉害,三言两语将李太后对小皇帝的关心告诉了他,令他心生感动。正在小皇帝感动之时,又不动声色劝小皇帝按照她主子的意思办事,小皇帝这时很大可能倾向李太后建议。李太后一片爱子之心传到了,事情也办妥了,试问哪个领导不喜欢这样的员工呢?】

    宣宝儿暗自赞赏这种高情商办事方式。

    小皇帝朱翊钧心道他母妃驭人之术厉害得很,身边都是全力办事的人。

    【等等,东厂?东厂的掌印太监不正好是冯保吗?必定又是他在捣鬼!】

    小皇帝朱翊钧知道宣宝儿厌恶冯保,但是不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意思,装作一副深思李太后建议的样子,想听听宣宝儿的心声会不会吐露什么重要信息。

    花韵见小皇帝似在考虑李太后建议,并不着急,站在一旁耐心等他决定,她相信小皇帝最后肯定会按照李太后建议的去做。

    【可惜我对王大臣事件细节知道得太少,只知道这事牵扯到了东厂、锦衣卫,高拱、张居正、冯保以及戚继光。】

    戚继光竟也被牵扯进来了!

    小皇帝朱翊钧手脚冰凉,如坐针毡。

    【史书记载,这原本是冯保设计陷害高拱的手段,在张居正协助下,差点将高拱以及高拱好友和门生们安上个刺杀皇上意图谋反的罪名,甚至东厂发兵围住高拱府宅、进高府拘押仆役,试图以这种黑色恐怖令高拱屈服。

    最开始的证词就是东厂那边审讯出来的,后来幸亏锦衣卫介入,接手审讯;朝堂上又有高拱好友给张居正施压,王大臣才翻供,高拱洗脱嫌疑。只是从此以后高拱政治生涯完全断送,回到老家,在地方官员监视下度过余生。于是,他在晚年写下《病榻遗言》控诉冯保和张居正狼狈为奸,这后来果然成为张居正政敌清算张居正的重要依据。】

    宣宝儿头疼,她想不通这半年来张居正和高拱明明相处融洽,看得出来小皇帝也真心信任高拱,这件事怎么还是发生了?

    她就知道政治斗争不是她能玩得明白的!

    孙海一直低垂着头,现在也忍不住偷偷瞄了一眼宣宝儿。

    小皇帝朱翊钧猜宝儿姐姐现在肯定皱着一张苦瓜脸。

    他的手指在桌上轻轻敲击,快速判断。

    半晌之后,他说:“花韵姑姑,你去回禀母妃,朕马上安排东厂接手审讯。”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宣宝儿心里着急。

    花韵毫不意外,微笑:“是,陛下!只是厂公冯保还在慈宁宫,陛下有旨宫人不可随意走动,他不敢不听。”

    【我还是太小看这个冯保了!还以为李太后早就厌弃了他,没想到他竟还能影响李太后。】

    宣宝儿懂了,冯保思虑周全,一环套一环。

    为了避免调查行刺之事落入锦衣卫手中,他选择在李太后那里下工夫。

    【我还纳闷,刺客虽说是做出行刺小皇帝的样子,但他很快放弃,转头直接刺向我,对我下死手。我是得罪过冯保,可用得着派人杀我吗?还是说刺客知道我认出他是半年前在宫里行凶的人?】

    宣宝儿微微摇头,不对,要是刺客早就发现自己,肯定不会等半年之后再来杀她,而是早就动手,避免她泄露秘密。

    刺客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小皇帝,但他并没打算真的杀死小皇帝;可冯保真的想要自己死,于是命令刺客趁机杀了自己。

    花韵见小皇帝皱眉半天没说话,不敢催促。

    暗自思量,宫中传言冯保在小皇帝这里失宠了,看来传言属实,小皇帝一听到冯保的名字就皱眉。

    小皇帝朱翊钧不悦道:“东厂不是还有其他人吗?难道少了冯保就不能办事?”

    “自然不是。”花韵垂首。

    “先让东厂的人来审问,不行就换人!”

    这句命令是对孙海下的,孙海心领神会,下去传到小皇帝口谕。

    宣宝儿看着孙海背影更着急了。

    花韵见孙海离开,知道冯保暂时不能离开慈宁宫了,不过小皇帝采纳了李太后建议,她回去也不怕不好交待,“陛下若没事吩咐奴婢,奴婢这就回去将陛下旨意传达给娘娘。”

    “嗯,去吧。”

    花韵总算走了,宣宝儿迫不及待,“陛下,刺客本就是个太监,还让东厂负责审问,会不会不妥?”

    她知道王大臣是假太监,但现在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她更顾不得这些话是不是僭越了,只想着一定不能让诬陷之事在这个世界重蹈覆辙!

新书推荐: 捡来的徒弟是上神 画廊里的丘比特 又见江南雨 槐序 锈色蝶骨 【飘/乱世佳人】艾希礼的弟弟:但倒贴贤内助 斗罗:天命帝星路 飞鸟·烬 春闺梦里人(失忆短篇小甜饼) 《满河星》